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先天性结构性平足症:此类患者足骨结构上有畸形。有的出生后即有僵硬畸形,有的在10岁左右,生长发育迅速,活动增加,才发生畸形与症状;有的亦可因生活与医疗条件较佳,得到较好的照顾而不出现症状。这些畸形中有跗骨桥,垂直距骨及副舟骨等。
先天性姿态性平足症:先天性姿态性平足症、无结构上畸形,有以下数种情况。
(1)尚未下地行走或刚会走路的婴儿,足底脂肪组织多,再加上足部内、外在肌不发达,外观上似无纵弓,而实际上有纵弓存在,这叫做假性平足。
(2)患儿父母之一或两人均有或轻或重的平足症。患儿出生后,即有韧带松弛,肌肉乏力,负重时足弓下沉且有外翻,不负重时足弓恢复正常。这种病儿若平足程度轻,生活及医疗条件好,能及时得到医疗上的指导,穿矫正靴,锻炼足肌,亦可不发生平足症的症状。若平足程度重,又缺乏医疗上指导,便会产生平足症。
(3) 外翻足;患儿足内侧三角韧带松弛,致足自其胫骨—F方正常位向外旋转,结果下肢力线自第一,二两跖骨间,向内侧转移,有时甚至移至第一跖骨内侧,患儿多并有膝外翻畸形。患儿无疼痛亦无任何不适,仅见内髁明显突出,跟骨和跟腱的轴线向外翻转。若足不负重,畸形消失,纵弓无塌陷。小儿行走时,足趾常内转,使载重线移至足的中央或外缘,在不自觉中自动矫正畸形,待畸形消失后步态仍恢复正常。故应鼓励患儿以此步态行走。若患儿行走时足趾不内转,可在鞋底加妥马氏鞋跟,即在鞋跟内侧加高0.42cm、内缘向前伸延1.25cm,站立时体重移向足外缘,使足得以内转。此鞋跟要持续应用,直至小腿和足恢复正常关系为止。
(实习编辑:陈晓双)
主任医师
广州市儿童医院 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针灸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隔离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二级 综合医院
扬州市刊江区甘泉镇
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街道天元东路3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中路2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天津市静海县静海镇胜利南路1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山东青岛崂山区海尔高科园株洲路177号(A-9)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杨浦区市光路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