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理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心理科

孩子适应型优于单纯型

举报/反馈
2008-01-21 08:48:0039健康网社区

  首先,独生子女的现状本来就使孩子接触别人的机会太少,家长更未有意识地多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的条件。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保姆抚养,他们又经常把孩子限制在屋子里活动.或者经常抱着孩子,不让孩子自由行动;有不少孩子甚至没有经过必需的爬行阶段.这也不让孩子摸,那也不让孩子去.这样孩子是没有接触危险因素.但是大大影响了孩子身心发育和智能发展。孩子到了学龄期。就极容易因为前庭功能发育不足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拖拉等学习能力障碍。有些家长很少带孩子去户外游玩.不让孩子到别人家串门,孩子只能接触到有限的几个家里人.结果孩子的性格变得胆小、内向、孤僻不会和别人交往;有的孩子一到陌生环境、见到生人就哭.到公园也不敢玩游乐设施。有位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放在姥姥家.姥姥怕孩子出去学坏,就把孩子关在家里看电视,看书。孩子长大后性格特孤僻。胆小退缩,好幻想神经质,最后患了强迫性思维。还有的家庭是由母亲带孩子,父亲忙于工作,儿子和母亲一张床睡觉.和母亲总粘在一起,感情上完全依赖母亲,结果性格呈现男性女性化。

  其次,家长在价值观念上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单纯。有个初中生性格懦弱。在班上一个朋友也没有。问他为什么不交朋友,他说:“他们都不是好孩子。因为他们说话带脏字。妈妈说,讲脏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所以我不能和他们玩。”有位模范教师的女儿考上了大学,但不愿意住校。不愿意和同学交往,问她为什么。她嫌同宿舍的同学吃饭会发出声音、咳嗽不捂嘴、睡觉前爱说话等等,就不愿意和同学一起生活,原来她妈妈就经常要求她吃饭不要出声,咳嗽要捂嘴。睡觉别说话。她在家条件很好。单独一个房间,没有人打搅她,结果她就认为做人就不应该那样.有人打搅她就觉得厌烦,无法忍受。在学校她也不参加课外活动.她说:“妈妈说过,在学校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就是犯罪。”她妈妈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好,以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很成功,但孩子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差.要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这个结果是这个做教师的母亲没有料到的。许多家长习惯于对孩子说教,给孩子现成答案,经常说孩子“你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你这样不对”等等,很少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自己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孩子对事物设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价值观,生理上早熟,心理上幼稚。

  第三,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什么宽大有务也不让孩子做,更不让参加社会活动(打工、办事 、交际等)孩子的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都很差,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 折时就不知所措,上大学后不适应学校生活,参加工作后不会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单纯幼稚,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只会死读课本等等。有个5年级的小学生,家长除了让他学习和拉琴之外,什么也不让他做,包括看电视、游戏、运动、交往、做家务等等,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小提琴考到8级,但因压力过大、生活过于单调而患了精神分裂症。还有一位某省高考状元,毕业分到单位什么实际工作也拿不起来,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后来出现幻觉和妄想。生活是复杂的,但我们给孩子的教育、给孩子提供的生活环境过于单调,孩子没有要会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家长应该深刻反省自己的教育观,应按社会的需求来培养孩子的适应性,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培养孩子的单纯性。

(实习编辑:莫雅贞)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