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特殊的用药

宝宝用药十大注意事项

举报/反馈
2008-01-17 08:07:0039健康网社区

  6、不要跟着广告走

  世界上有些国家已明令禁止不允许药物做广告。因为广告带有明显的商业色彩,往往夸大其词或含糊不清。

  7、不要迷信新药和贵药

  有些病儿的家长往往希望医生能开新药和贵药,认为药越新越贵,则疗效越好。更有甚者,还有少数病儿家长不带病儿就去医院点名要药,这是不符合用药原则的。其实药价的贵贱,并不完全和疗效成正比。

  就拿阿司匹林来说吧,这是用来治疗小儿发热的退热药,价格便宜,且疗效迅速。而有些新药只对某种细菌引起的疾病有效,而且还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因此,它的适用范围比较狭小。用这些药来治疗小儿最常见的病毒性感冒,就称不上是好药了。

  8、要对症下药

  药物的作用有两个方面,既有治疗作用,也有不良反应。现今,滥用解热止痛药和某些抗生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滥用链霉素、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之后,出现了耳聋,甚至因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滥用氯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嘿唑(复方新诺明)等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导致死亡。就是维生素类也可引起中毒。因此,用药前,对该药的性能、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等都要详细了解,才能正确应用。同时,注意不要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病毒性疾病,以及非细菌感染性疼痛和发热;不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不要把抗生素作为“万灵药”。

  9、要及时向医生诉说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

  父母对自己的宝宝最了解,用药前应向医生反映以下情况:

  来诊前是否已自行用药。如已用,则须告之药名、剂量、服用次数及服药后的情况等。
  药物过敏史。凡有药物过敏既往史者,再次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就很高。
  变态反应性疾病史。如果小儿有哮喘、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史,药物不良反应往往较常见。
  肝肾疾病史。提供这类病史可让医生避免或慎重使用对肝肾有影响的药物。
  遗传因素。如规范名称糖原贮积症工。型有遗传性。该患者服用解热止痛、磺胺、奎宁类药物及吃蚕豆等,均可引起急性溶血。

  10、宝宝用药要正确掌握用药剂量

  应根据小儿的体重或年龄来计算用药剂量。不要自作主张的增加用药次数和剂量,更不要一天上医院数次或换几家医院,迫使医生不断更换药物。

(实习编辑:莫雅贞)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