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遭受意外伤害时急救措施

儿童意外伤害时急救措施
 

  ●创伤的急救处理:对大量出血的患儿,应首先止血;对切割伤及刺伤等小伤口,可挤出少量血液,以冲洗掉伤口上的细菌和尘垢;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清洗;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双氧水或碘酒消毒;对于较大的伤口,止血后应用清洁的布覆盖并立即送医院处理;凡是猫、狗咬伤,千万不要急着去医院,首先应立即、就地彻底地冲洗伤口,而且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伤口不可包扎,经过反复冲洗后再送医院进一步做伤口处理,并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严重创伤的急救处理:搬动患者时,应头、颈、躯干一起移动;颈椎、脊椎要固定,可利用颈托、硬板等工具;骨折部位应固定;局部伤口压迫止血;转送三级医院。

  ●中毒的急救处理:紧急处理需要催吐:用手指刺激小儿的咽喉部,促进呕吐,反复进行,直到吐出液变清无味为止;有些毒物,如腐蚀性的酸碱中毒、汞中毒汽油中毒等,可给患者喝牛奶、蛋清或豆浆;口服含盐溶液,可利于从尿液中排出安眠药、抗精神病药、避孕药、退热药等。

  ●气道吸入异物的急救处理:婴儿胸外按压、背部叩击法;儿童腹部推挤法。

  ●消化道异物的急救处理:误吞小的、光滑的、圆形的异物,无特殊表现,可从大便排出;误吞较大的、尖锐的异物,需及时到医院就诊;鱼刺或鸡鸭的小骨头卡在消化道,应立即去医院交由医生处理,切勿使用吞饭团或喝醋的办法,以免异物进入深部,损伤黏膜和血管。

  ●溺水的急救处理:岸边急救:立即倒出呼吸道积水,清除咽、鼻腔中的泥沙和污物,必要时应做人工呼吸,边抢救边设法转送附近医院。

  ●烧伤、烫伤、化学性灼伤的急救处理:尽快消除致伤因素:火焰烧伤,应立即脱去着火衣裤;酸碱烧伤,应迅速脱去沾有酸碱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四肢烫、烧伤,可将肢体浸入冰水或冷水中用干净毛巾覆盖伤口处,迅速转送医院。上述处理对面积大、烫伤严重的患儿不适用,严重烫、烧伤应迅速送往医院。急救要不妨碍创面引流和医生诊治,不要随便在创面涂抹香油、牙膏或红汞、紫药水等。

  ●触电的急救处理:迅速脱离电源,应使用木头、竹竿、塑料制品等绝缘物。为防止自身触电,决不能用手或湿的物品去分离电源。

  ●煤气中毒的急救处理: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开窗使现场空气流通、转移患儿到空气流通处;立刻松开衣领,平卧时头侧位,以免吐后窒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及时供氧;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立即送医院治疗。

  ●中暑的急救处理: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处或有空调的地方,头、颈、腋下等处放置冰袋,用冰水、冷水浸湿毛巾全身擦浴;用电风扇向患者吹风;若患者已清醒,应给患者饮用含盐冷开水或冰的含盐汽水;病重者须送医院补液治疗。

(实习编辑:莫雅贞) 

2007-12-27 08:38:0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发烧、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吃什么药好
发烧即发热,出现发热、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的症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头孢克肟、奥司他韦等药物,治疗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1.对乙酰氨基酚首先,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扩张外周血管,来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该药对于轻到中度的全身肌肉酸痛和头痛症状,常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免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品,且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要慎用此药。2.头孢克肟其次,肺炎链球菌、克雷伯杆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能会引起头晕发热、恶心想吐、浑身疼痛的症状。头孢克肟属于广谱抗生素,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发挥杀菌作用。但新生儿及结肠炎患者,通常需要慎用此药。3.奥司他韦最后,奥司他韦是一种专门针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如果上述症状是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常可服用奥司他韦来减少体内病毒数量并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以此达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等效果。该药建议在吃饭时或饭后服用,通常可以适当减轻服药引起的胃部不适。此外,患者恢复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并养成外出佩戴口罩、远离人员密集场所的习惯。同时,建议患者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怎么办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通常需要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一般治疗首先,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此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对于缓解发热头痛、浑身无力等症状常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建议患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也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患者还应保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发热、呕吐,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出现。2.物理治疗其次,针对头痛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太阳穴和肩颈部位的方式来适当改善。针对发热的症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拭身体、贴退热贴等进行退热治疗。而针对呕吐的症状,常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等物品热敷腹部,或按摩中脘穴、合谷穴等穴位来辅助改善症状。3.药物治疗最后,若上述症状相对较重,或经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的方式处理后,仍无明显改善,此时通常需要患者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呕吐症状常可使用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等药物进行治疗,头痛、发热的症状则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除了对症治疗外,患者还应积极明确具体病因,并进行对因治疗。若为细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药物抗感染;若为病毒感染,则需要使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综上所述,出现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的症状,通常需要患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