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受虐女童小艺艺今天康复出院 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疑遭虐待致重伤的女童小艺艺终于迎来了出院的日子!从2011年12月10日凌晨入院至现在,通过珠江医院儿科中心60多天的全力救治,小艺艺身体逐渐康复,目前各项身体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专家组告诉我们,小艺艺此次出院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后,还将择期回院进行会阴部修复及手背挛缩皮肤松解术。

  今天上午(2月14日),珠江医院医护人员专门为小艺艺开了出院欢送会。小艺艺的妈妈对医护人员的救治及社会各界善心人士、媒体的支持帮助深表感谢,“我将尽最大努力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我打算回湖南老家,再穷再苦都要打工养大她。最难的几个月都过去了,我坚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受虐女童小艺艺今天康复出院 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医护人员为小艺艺举办出院欢送会

  两岁女童小艺艺疑遭施暴

  小艺艺,女,2岁5个月大,因“腹泻、尿少3天、无尿腹胀1天余、意识模糊”入住珠海人民医院,因病情严重、生命垂危,家属联系珠江医院要求转院,2011年12月10日当晚,珠江医院儿科紧急派出医生和救护车将小艺艺接入院。入院时检查可见小艺艺全身皮肤浮肿,遍体鳞伤,头顶部可见多处已结痂的陈旧性疤痕,右额头、左耳、双下肢见多处瘀斑,口唇皲裂、出血,口腔粘膜可见多个破溃疱疹,左耳鼓膜穿孔,腹部膨隆,有压痛及反跳痛,外阴部红肿见血性分泌物,阴道见三度撕裂伤,肛门括约肌松弛,左上肢夹板固定,双手腕部以下皮肤糜烂,双下肢可见非凹陷性水肿

  医院成立专家组 数次会诊全力救治

  事态紧急,珠江医院为小艺艺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儿科、骨科、妇产科等科室专家对小艺艺进行了急会诊,结合体检和CT、X片、B超检查,诊断为:全身多发性外伤(阴道撕裂伤、左侧肱骨干骨折、左侧桡骨远端骨折、双手皮肤剥脱性缺如、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心脏、肝脏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腹膜炎、左耳鼓膜穿孔、直肠穿孔、贫血

  获知孩子病情危急,医院迅速成立了专家组,对小艺艺进行积极抢救。珠江医院院长曾其毅亲自到床边会诊指导,先后组织了6次会诊。经过数天的抢救和强有力的生命支持,特别是集中技术优势,针对小艺艺创伤综合症引起肾功能衰竭进行的数次血液滤过治疗后,小艺艺病情逐步得到控制,意识渐趋清醒,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全身外伤情况好转,小艺艺的心脏、肝脏特别是肾脏功能明显改善。小艺艺治疗最大的难关是肾脏功能衰竭, 12月19日前小艺艺一直处于急性肾衰无尿期,19日上午开始,小艺艺尿量逐渐增加,肾功能趋向好转,至29日,小艺艺肾脏各项检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孩子基本脱离生命危险,转出重症病房。

  医院爱心病房让孩子重绽笑容

  刚入院的小艺艺意识模糊,对周边的声音和人都很抗拒,孩子处于惊恐状态中。为了让孩子尽早康复,珠江医院儿科专门辟出了一间爱心病房,选派两名会说粤语、湖南话的护士姐姐护理陪伴小艺艺,工作之余为孩子放音乐、讲故事,鼓励孩子交流,加强了孩子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还自发买来小艺艺喜欢的玩具、牛奶。小艺艺由惊恐、躲避、哭闹慢慢变得愿意和医护人员及妈妈、外婆交流。12月26日上午,小艺艺终于绽开了入院以来的首次笑容。29日转到普通病房的她变得日渐活泼可爱,会积极回答护士姐姐的提问,会要求护士姐姐讲故事,更喜欢粘着妈妈外婆撒娇。她的床头,放满了医护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为她买的玩具和布娃娃。今天早上,出院欢送会现场的小艺艺面对媒体记者们长枪短炮的大阵仗也表现得毫不怯场,自顾自地摆弄着轻松熊公仔。

  小艺艺妈妈表示捐款如有剩余将捐出

  小艺艺事件经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的社会善心人士通过医院特设的爱心账户将善款源源不断打进来,小艺艺爱心账户及家长手上共收到善款22万多元。

  即将出院的小艺艺目前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肝脏、肾脏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恢复正常,全身外伤愈合,手部骨折愈合良好,但双手背皮肤因外伤太严重,留下了挛缩疤痕。小艺艺本次出院休养一阵子后,还将择期回院进行会阴部修复及手背挛缩皮肤松解术。

  小艺艺的妈妈再次对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她表示虽然目前她无以为报,但会尽最大努力争取小艺艺的抚养权,将孩子好好养大,让她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还当场表示,在女儿的全部治疗结束后,如果捐款还有结余,将捐出来帮助其他家庭困难的患儿,将大家的爱心延续下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张灿城 通讯员:胡琼珍 孙健)

2012-02-14 15:40:00浏览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查肝病一般做什么检查
肝病的检查通常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方法,旨在全面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结构变化及病因。1、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肝病诊断的基础,主要包括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评估肝脏的代谢、合成及排泄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可帮助诊断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等。此外,甲胎蛋白检测对肝癌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评估肝脏形态和结构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CT和MRI。超声检查无创、便捷,可初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回声特征以及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CT和MRI分辨率较高,可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超声弹性成像和磁共振弹性成像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3、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尤其适用于病因不明或疑似恶性肿瘤的病例。肝穿刺活检是获取肝组织的主要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炎症、纤维化程度,可明确肝病的病因和病理分期。此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病理学检测可进一步提供病因学信息,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或代谢性肝病等。建议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饮酒、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者或家族史阳性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筛查和影像学检查。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什么是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承载着乙肝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乙肝的发病机制、病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了解乙肝病毒DNA,对乙肝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乙肝病毒DNA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结构独特。其包含多个基因区域,如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区等,每个区域都编码着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于病毒的生存、复制和感染能力至关重要。乙肝病毒感染人体肝细胞后,其DNA会进入细胞核,并在一种特殊的酶作用下,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cccDNA十分稳定,能持续转录出病毒的信使RNA(mRNA),进而翻译出病毒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实现病毒的大量复制,这也是乙肝难以彻底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具有重要意义。其能直观反映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当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较高时,表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传染性较强,此时患者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肝脏受到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相反,若定量数值较低,说明病毒复制相对受到抑制,传染性较弱。此外,通过动态监测乙肝病毒DNA定量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DNA定量持续下降,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反之,若数值不降反升,则可能需要调整治疗策略。对于乙肝患者,若乙肝病毒DNA定量高且伴有肝功能异常,通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务必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肝病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肝病的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消化道不适、全身乏力、黄疸以及出血倾向等。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各种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等。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代谢、解毒、储存能量、合成蛋白质等多种功能。当肝脏受损时,其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和表现。1、消化道不适:肝脏受损后,其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胆汁分泌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和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脏疾病。2、全身乏力:肝病患者常感到乏力、容易疲劳,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能量代谢障碍,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3、黄疸:当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时,胆红素会在体内积聚,导致皮肤和眼睛的黄染,尿液颜色变深,大便颜色发白。这是黄疸的典型表现。黄疸的出现,提示肝脏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到肝脏的代谢功能。4、出血倾向: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之一。当肝脏受损时,凝血因子的合成会减少,导致患者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这些症状的出现,表明肝脏疾病已经对患者的血液系统产生了影响。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肝脏疾病。肝病患者应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方面,如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等。同时,应避免饮酒和食用对肝脏有害的食物和药物。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指血液中检测到针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通常提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可能通过自然感染后恢复或接种乙肝疫苗获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存在是评估乙肝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意义因具体情况而异。对于接种乙肝疫苗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表明疫苗接种成功,机体已产生保护性抗体,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于自然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者,则提示病毒已被清除;此外,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也可能见于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后,但此种情况抗体水平通常较低且持续时间较短。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以抗体滴度表示,滴度≥10mIU/mL通常认为具有保护性。对于接种疫苗者,建议在完成全程接种后1-2个月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水平,以评估免疫效果。对于自然感染恢复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通常伴随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可与疫苗接种者区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感染风险。在少数情况下,即使抗体阳性,仍可能发生乙肝病毒的再感染,尤其是当抗体滴度较低或病毒发生变异时。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一个积极的检测结果,表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检测,以确保健康状态。对于抗体滴度较低者,可考虑接种加强针,以维持足够的保护力。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