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季节转换孩子防鼻炎有佳药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与宝宝过敏性体质的增多,护理不当,环境、居室污染,生活方式突变有很大关系。

  阵发性的喷嚏,鼻、痒,鼻塞流涕,是其特点,还常常伴有反呼吸道感染。这些宝宝有不少成为哮喘的预备队员。

  适当防治极为重要。

  护理是首要的

  1.严格关注冷、热;寒、汗。

  寒,是诱发本病的要素。寒,能令气滞血淤,正气不能御,抗病力低下,免疫功能失调。如睡眠时踢去被子、空调太冷、不适时宜的穿着、冷饮、冷风,这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汗出,则是更严重的感寒。因为出汗时汗孔开泄,犹如开窗;汗出湿衣,通过蒸发,传导散热,寒气直逼体。所以寒、汗这一对矛盾的护理至为重要。衣着适时,以温暖无汗为度;汗出后及时更衣。或平素背后垫一条小毛巾,及时更换。睡眠时,时时关注宝宝的被子,不被踢去。用家长的辛劳换来宝宝的健康。

  2.临睡前不可喝牛奶。

  睡前喝牛奶会发生胃、食道返流,返流的酸腐残奶,会刺激咽、鼻咽部,发生刺激性炎症,诱发本病及上呼吸道炎症。甚至鼻腔中也留有残奶,加剧本病的炎症。显然,现在流行的“睡前一杯奶”是一种误导。睡前至少1-2小时饮奶较宜。母乳喂养的宝宝,哺乳后拍背,听到嗳气后方可平卧入睡。

  每个民族、不同地区,都有适合于宝宝的生长和发育的长期形成的特有生活习惯。虽然时代在变迁,但这些已定型的传统的生活、生存习惯不可能在一代、两代人身上改变。大熊猫运赴美国,必需营造与出生地四川相一致的环境才能生存,也是这个道理。难道奶油面包的营养不比硬竹好吗?可是,没有竹子就是不行。所以护理、饮食、穿着、睡眠、居室环境不要做过多的飞跃式突变。慎用清洁剂、香水、驱蚊剂等化学日用品。这些都是强烈的过敏原。

  护理、饮食、穿着、睡眠、居室环境不要做过多的飞跃式突变。

  锻炼

  1.耐寒训练:冷水洗脸,水温作适当调节,循序、有度。在保暖的前提下增加户外活动,呼吸冷空气,可提高呼吸道抗寒能力。

  2.运动:小宝宝作被动体操,大宝宝可以多散步,活动关节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

  治疗

  1.经常轻轻按摩(揉)鼻翼两侧迎香穴位。有活血、通窍的作用。

  2.口服中药:

  辛美花 10克 黄芪 10克 升麻 6克 防风 6克

  生丹草 10克

  发病时可连服1周,蒸两汁,混合后分两天温服,无毒副作用,有祛风、通窍、抗过敏作用。

  此副中药的适用年龄是6个月以上。

  过敏性鼻炎的宝宝,不宜常用麻黄素等血管活性药物滴鼻或喷雾,久用会使血管脆性增强而流鼻血。甚至有害的抗生素亦无需使用。

(责任编辑:王慧明)

2011-09-22 09:46:00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女性吃什么可以抗老抗衰
女性可通过摄入多种食物辅助抗老抗衰,包括猪蹄、蓝莓、胡萝卜、三文鱼、酸奶等。同时,配合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自我修复和新陈代谢。1、猪蹄:猪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体内胶原蛋白流失加速,导致皮肤松弛、出现皱纹。补充胶原蛋白能增加皮肤紧致度,让皮肤饱满有弹性,还能保持骨骼、关节健康。猪蹄可通过炖煮等方式烹饪,使胶原蛋白更易吸收。2、蓝莓:蓝莓富含花青素,这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远超维生素C和维生素E。花青素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减少皱纹产生,增强皮肤弹性;还可改善视力,预防眼部疾病,对女性整体健康和抗衰有积极意义。3、胡萝卜: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对维持皮肤细胞正常生长和分化至关重要,能使皮肤光滑细腻,减少粗糙、干燥问题。同时,其对眼睛健康有益,可预防夜盲症等眼部疾病。4、三文鱼:三文鱼富含优质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特性,可减少体内慢性炎症反应,降低心血管疾病等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健康也有积极作用,能改善记忆力,预防认知能力下降。5、酸奶:酸奶富含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吸收,减少便秘。肠道健康与整体健康紧密相关,良好的肠道功能可减少体内毒素积累,使身体轻松,皮肤健康,从而起到辅助抗老抗衰作用。此外,适度运动可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压力和焦虑,这些综合措施协同作用,才能更好实现抗老抗衰目标。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性哪些时候最容易怀孕
女性在排卵期及其前后几天较容易怀孕。排卵期是女性卵巢排出成熟卵子的阶段,此时卵子在输卵管内等待受精,若有精子进入,二者相遇结合的概率大幅提升,进而形成受精卵,开启受孕过程。从生理周期来看,正常育龄女性的月经周期平均约28天,排卵期通常处于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以28天周期为例,第14天前后即为排卵期,在这期间,卵巢释放出卵子,卵子存活时间大约12-24小时,而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后,一般能存活2-3天。这意味着在排卵前2-3天至排卵后1天内同房,精子有足够时间抵达输卵管与卵子相遇,大大增加受孕几率。若女性月经周期规律,通过推算排卵期,并在此时间段合理安排性生活,备孕成功可能性显著提高。但是一些外在因素可能会影响受孕时机。比如季节变化,春末夏初时,气温适宜、光照充足,人体各项机能相对活跃,包括生殖系统。此时男女双方身体素质较好,精子、卵子质量相对更高,女性排卵也更为规律,受孕几率会有所上升。另外,生活作息稳定、心情舒畅的阶段,女性内分泌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激素水平正常调控排卵,也更利于受孕。相反,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可能干扰排卵,降低受孕可能。对于有备孕需求的女性,建议先记录几个月的月经周期,精准推算排卵期,可结合基础体温测量、观察宫颈黏液变化等方法辅助判断。排卵期前后适当增加同房频率,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还要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早睡早起、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戒酒,为受孕创造良好身体条件。若备孕一年以上未成功,夫妻双方应及时就医,排查不孕不育因素。而暂无生育计划的女性,在易孕期务必做好可靠避孕措施,如使用避孕套、口服短效避孕药等,防止意外怀孕。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卵巢囊肿有什么危害
女性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危害主要体现在影响生育能力、引发疼痛和不适、导致内分泌紊乱等方面。1、影响生育能力:卵巢囊肿可能阻碍精子、卵子或受精卵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不孕。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会直接影响排卵过程,降低受孕几率。此外,某些类型的卵巢囊肿如黄体囊肿或内膜样囊肿,可能会影响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进而影响生育能力。2、引发疼痛和不适:卵巢囊肿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较小的囊肿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囊肿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导致下腹部坠胀感或隐痛。囊肿扭转或破裂时,可能引发急性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引起周期性疼痛,尤其在月经期间加重,影响生活质量。3、导致内分泌紊乱:部分卵巢囊肿可能干扰卵巢的正常内分泌功能,导致激素水平异常。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表现为雄激素水平升高、月经紊乱及代谢异常。功能性囊肿如黄体囊肿可能引起孕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或异常子宫出血。内分泌紊乱不仅影响生殖健康,还可能引发痤疮、多毛、体重增加等症状。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囊肿并评估其性质。若囊肿引起疼痛、月经紊乱或怀疑恶变,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卵巢囊肿的治疗1、观察与监测:对于无症状的小型功能性囊肿,如卵泡囊肿或黄体囊肿,通常可自行消退,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超声以监测囊肿变化。2、药物治疗:若囊肿引起轻微症状或与内分泌紊乱相关,可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可调节激素水平,或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以抑制囊肿生长。3、手术治疗:对于囊肿较大、引起严重症状或怀疑恶变的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囊肿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旨在彻底去除囊肿并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程梦婕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中年人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出现什么症状
中年人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诸多症状,主要包括身体虚弱易疲劳、皮肤毛发状态变差、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以及精神状态不佳等方面。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食物种类应丰富多样,包括谷类、肉类、蛋类、奶类、蔬菜水果类等,以确保摄入全面的营养。1、身体虚弱易疲劳:中年人营养不良时,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正常运转,肌肉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滋养,会导致肌肉力量减弱,日常活动稍多就容易感到身体乏力、疲倦,且经过休息后疲劳感也难以完全消除,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精力。2、皮肤毛发状态变差: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会使皮肤失去光泽、变得干燥粗糙,出现皱纹增多、松弛等现象。同时,头发也会受到影响,变得干枯、易断裂、脱发情况加重,严重影响个人外观形象。3、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可导致胃肠黏膜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这会引起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减少。还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进一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形成恶性循环。4、精神状态不佳:大脑正常功能的维持依赖充足的营养供应。营养缺乏时,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导致中年人出现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问题,甚至增加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