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给孩子用药需要遵循的四大原则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3岁女孩深夜突发高烧,其母在情急之下,将自己以前没用完的退烧药给她服了半粒,不料20多分钟后,孩子出现脸色发青、浑身抽搐现象,幸亏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哈医大四院药剂部吴玉波教授提醒家长:给孩子用药,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原则:

  种类:成分最好单一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可用一种药物治疗时就不用两种药物”的原则,成分单一的更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药名上带“方”两个字的要慎用,成分说明中成分复杂的尽量少用,比如复方甘草片,止咳效果好,但3岁以下童不宜服用。能用一种药解决的,就不同时用两种,比如小儿的解热镇痛药,目前药店里各种退热药成分不同,但其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只要一种足量即有效,没有联合用药的必要。

  剂量:首选儿童剂型

  剂量不当引起的患儿药品不良反应占40%以上。很多大人想当然地把孩子当成大人的“迷你版”,随意根据年龄减半折中,该做法大错特错。正确的做法是买药尽量买儿童剂型,对于发烧腹泻等儿童不适,药店里基本都有儿童剂型;买不到儿童剂型,也切忌自己随意拿成人药调配,应电话咨询医生,采用按体重、体表面积或依年龄按成人剂量折算等传统的小儿用药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遵循医嘱调整用量。

  时机:别急着用药

  由于疼孩子,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不舒服,立刻找药吃。其实,最常见的发热,首先应弄清发烧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用药,并且儿童体温较成人一般偏高,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不必使用退烧药,可以先用酒精给孩子擦擦身子,或者先用冰袋物理降温。再比如腹泻,可能是受凉,也可能是菌群失调,不要马上擅自吃抗生素,这是极其不正确的。使用抗生素也要有针对性,磺胺类抗生素容易过敏,喹诺酮类如左氟沙星引起儿童关节不适等等,不能乱用。

  给药:能口服就不打点滴

  儿童用药,学的顺序依次为口服、肌注、静脉输液,原则上是能口服用药尽量不要挂点滴。婴幼儿输液本就比成人困难,发生输液反应的可能性也较大,药物通过静脉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有增加。随意点滴不一定有助于病情恢复,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口服药物是最佳选择,但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口味和颜色,尽量选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减少用药的次数。此,服药前后应避免喝茶、牛奶、咖啡、可乐等饮品,更不能用它们送服药品。

(责任编辑:王慧明)

2011-09-18 10:02:00浏览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美真主治医师
西安市第一医院 三甲
大运动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影响有哪些
大运动一般指动作幅度较大、较为激烈的运动。通常情况下,该类运动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包括促进神经元连接、增强大脑功能、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促进大脑可塑性、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等。因此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运动状态,如果有异常的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1.促进神经元连接:该类运动通过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促进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沟通,有助于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为学习和认知打下坚实基础。2.增强大脑功能:该类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为大脑提供更多氧气和营养,促进大脑新陈代谢,从而增强大脑的整体功能,包括记忆、学习和思维能力。3.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该类运动还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和记忆力,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高效和专注。4.促进大脑可塑性:该类运动能增强大脑的可塑性,即大脑适应和改变的能力。这有助于孩子在面对新知识和挑战时,更快地学习和适应。5.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长期坚持适当的动作幅度较大、较为激烈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增加海马体等关键脑区的体积和活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运动需适当,尤其是这种动作幅度较大、较为激烈的运动,家长要避免孩子因运动不当而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2岁宝宝大脑发育了多少
2岁宝宝大脑一般发育了80%左右,此时宝宝的智力和语言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宝宝的大脑发育主要包括感知觉、运动、语言等。感知是指人的头脑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包括听、视、味、嗅等。一般情况下,宝宝可以通过感知能力来认识周围的环境,并且能够初步判断环境中的人和物,可以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运动是指人体在执行动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结果,包括跑、跳、行走等。宝宝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时期,正常发育情况下可以通过运动来探索周围的环境,并且运动也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语言是指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以及需要,包括听、说、写、阅读等。宝宝一般可以通过语言来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记忆力,而且大脑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对答以及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给宝宝补充营养,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苹果、香蕉等,可以补充宝宝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同时,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宝宝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