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口腔疾病

医生支招:让孩子有一口好牙

举报/反馈
2011-09-07 09:37:00新浪健康

  编者按:婴幼儿时期既是牙齿的发育期,又是牙病的高发期,龋齿、牙颌畸形、牙齿过敏及乳牙替换异常等都是多发病。怎么才能让孩子有口洁净的牙齿?本期特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韩永成主任、李欣医师给父母支招。

  小小年纪别有一口坏牙

  “您小孩患有龋齿,建议去医院接受医生指导治疗。”面对医生的告诫,李女士怎么也不明白,儿子宋果才5岁,但2颗牙齿已经严重龋坏。

  其实,像宋果一样患有严重龋齿的孩子太多了,“每年都有1.5万左右儿童就诊,且大多是严重龋坏。”韩永成主任介绍。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66%,而对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9%的家长知道含氟牙膏,仅9%的家长能够每天帮助孩子刷牙。目前,由于家长和儿童自身原因,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乳牙不用护理,反正会被新牙代替。如果乳牙过早脱落,导致新生的恒牙过早萌出时,孩子的牙齿就会长得东倒西歪,引起畸形。

  误区二:含奶瓶入睡。糖分在牙齿和牙龈周围积聚,与口腔内的细菌混杂在一起,促进细菌繁殖引起龋齿。睡觉时,唾液流动缓慢,更易发生。

  误区三:没长牙的孩子不需要刷牙。事实上,婴儿还没有萌发出第一颗牙时,家长也要在每次喂养后用软纱布给孩子清洁牙床,因为没有一个好的“根基”是长不出好牙来的。乳牙将出未出时,要给婴儿提供用来咀嚼的玩具,以帮助孩子牙床发育。

  误区四:牙病不需要有病历。牙医在诊疗牙病时常常需要查看病人的既往病史,帮助判断牙齿状况。因此孩子从小就应该建立一本健全的牙齿健康档案。

  误区五:孩子看牙是很痛苦的事。在美国,牙医最关心的是帮助孩子克服看病时的恐惧,因此,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爱护牙齿,给牙齿保健是件快乐的事情,而不要让他对看牙医产生阴影和排斥。

  吸手咬嘴,容易暴牙和兜齿

  除去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遗传等先天因素,牙颌畸形和喂养方式、口腔习惯及饮食等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吮指、吐舌导致牙不齐;咬下嘴唇可引起上牙前突,形成“暴牙”;咬上唇可引起下颌前突,变成“兜齿”。

  支招:1.避免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使用奶瓶时家长要扶住奶瓶,垂直于面部,尽量不要让孩子自己拿,切忌平躺喝奶。1岁半到2岁应停止使用奶瓶。

  2.帮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如不吸吮唇、舌、颊部软组织;不咬钱币、手指等异物;不用自己的牙齿当工具,用牙去嗑坚果壳、螃蟹腿等。有用嘴呼吸习惯的孩子,应检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畅,及时治疗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等病症。

  3.多给孩子吃纤维性食物,增强咀嚼功能。常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丰富的食物,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不易患龋病,且能促进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

  4.不要错过牙齿矫正最佳时间。乳前牙反咬合(地包天)的最佳矫治时间为3—4岁。如果存在牙齿排列不齐等咬合畸形,则要等到12岁左右,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时进行矫正。

  饮料喝太多会倒牙

  牙齿过敏俗称“倒牙”,主要是指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产生的短暂而尖锐的疼痛,现在已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喝碳酸饮料,甚至把碳酸饮料当水喝,使口腔内长期处于酸性状态。而酸会使牙齿表面牙釉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使牙齿内部的牙本质暴露出来,从而造成牙齿过敏。有些孩子睡觉磨牙,也会加快牙釉质的磨损程度,出现牙齿过敏。

  支招:1.首先尽量少喝或不喝碳酸性饮料。如果喝,最好使用吸管,这样可以使碳酸饮料不直接接触牙齿,对牙齿起到保护作用。

  2.喝完碳酸饮料后及时漱口。最好半个小时后再刷牙,因为刚喝完碳酸饮料,牙釉质非常软,立即刷牙会破坏牙釉质。

  3.少吃坚硬的食物及糖,改正孩子睡觉磨牙的习惯。

  4.给孩子挑选合格的牙刷,同时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刷牙时用力过大。

  龋齿是乳牙大敌

  1岁后少用奶瓶,别嚼碎食物喂孩子

  危害乳牙健康的头号大敌,就是龋齿。6个月的婴儿刚出乳牙即可患龋病,5—7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薄,钙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弱,一旦遇上滞留在牙面的食物,尤其是蔗糖,易发酵产酸,直接破坏乳牙,发生龋齿。乳牙龋齿不如恒牙症状明显,家长容易忽视,常常是出现严重的牙髓病或根尖病时才带孩子就诊。

  支招:1.尽量母乳喂养。研究表明,相比人工喂养,母乳糖分少,孩子患龋病的风险降低。

  2.1岁后应尽量少用奶瓶。孩子1岁时开始学习使用奶杯喝奶,1岁半后完全脱离奶瓶,用杯子或勺喂含糖液体。奶瓶内则只能装白水和无糖奶。

  3.大人别把细菌传给孩子。不要把食物嚼碎喂孩子,以及把奶嘴或勺子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以免把自己口腔里的致龋细菌传给孩子。

  4.睡前不再进食。睡眠期间口腔运动少,唾液分泌量低,口腔的自洁作用差,如果睡前再进食,易使口腔内细菌繁殖,从而患龋病和牙龈炎。

  5.局部用氟预防乳牙龋病。6岁以前不要给孩子使用成人牙膏,要选购儿童含氟牙膏。此外,可在医院和幼儿园接受由专业人员实施的牙齿涂氟,预防龋齿。“六龄牙”萌出后可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

  相关阅读:宝宝一口好牙精心护理是功

  想宝贝拥有漂亮牙齿看7招

  谁让孩子的牙齿变了样?

  坚固宝宝牙齿筑健康防线

 

(责任编辑:王慧明)

韩永成副主任医师口腔预防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