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理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心理科

孩子患上和牛顿爱因斯坦一样的怪病?专家支招阿斯伯格综合征患儿的家庭管理

举报/反馈
2011-08-26 03:56:0039健康网

  自闭症很多家长都听说过,可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知道的家长就不多了。其实,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发病率要比自闭症的高,大约每一万名小孩里就有7位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当中不乏高智商者,据说牛顿、爱因斯坦都是其中一员,而且阿斯伯格综合征显示出比自闭症要良好的长期预后。但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常常多动、不守纪律、心理年龄落后、社会适应性差,家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还是让家长极端头疼的一件事情。如何管理这些让人抓狂的孩子呢?我们请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内分泌专科主任罗向阳教授和儿童心理行为门诊的郭嘉医生一一支招。

  招数一:“大棒政策”

  这里说的大棒,可不是真的指舞动大棒挥向孩子,而是说一旦孩子发生了与社会行为规范有严重冲突的行为,如对自己、他人人身安全、财产等有损害及严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时,必须拿出家长的架势,在尽量不使用暴力的情况下明确、严厉地制止,简单明了地说明问题,而不要让孩子讨价还价,教育孩子时也不要语言模糊不清、喋喋不休。

孩子患上和牛顿爱因斯坦一样的怪病?专家支招阿斯伯格综合征患儿的家庭管理

  郭嘉医生说,青春期的男孩子随着性意识的发育,对女孩子开始有了兴趣,他们会去女厕所偷看呀,摸女孩子或揪女孩子的辫子等,家长会经常收到其他家长的投诉。也有的孩子年龄已经比较大了,洗完澡后不穿衣服光着身子就出来,不管说多少遍,孩子都屡教不改,表现得毫无羞耻心。那么对于这些行为,一定要严肃批评,不能因为他们是有病的孩子而有所姑息。

  招数二:“胡萝卜政策”

  有的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总是和别人玩不到一块,缺乏必要的社交技巧。把别人惹生气了,自己还不知道。不会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不会察言观色,不会听话音,不会换位思考,这和一般人的不机灵、呆板不一样。

  罗向阳教授说,对待这些孩子的方法是引导孩子,与孩子共同商量管理办法,经常需配合一些科学的行为矫正方法,协助儿童建立缺乏的技能和行为,增强社交、沟通技能,提高认知能力等,如不断地教导他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不要显得格格不入,太受人排斥;多用表扬、奖励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教育孩子社交技巧的任务繁杂、艰巨,家长需要极大的耐心。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产生互动的游戏,让孩子在这些游戏中体会感受他人的情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如果能够解决孩子的核心问题——社会交往障碍,便可以培养和促进孩子的良好行为,改善孩子的核心技能缺陷。

  招数三:“怀柔政策”

  有的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会有上课不注意听讲,见人不打招呼,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等毛病。对待这些孩子,罗向阳教授说,家长和老师要注意的是,不要培养十全十美的孩子,尤其是不能对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这么高要求,例如他上课不听讲,那么只要他不骚扰其他同学,老师可以不用管他。也无需强求他见人有礼貌、注意仪态,因为这些不是教育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的核心问题,这些对普通孩子来说非常容易学习的事情对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来说却是个大难题。这些“苛刻”要求,会加重孩子与家长的冲突。家长需要的是抓大放小,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如社交障碍等。

  罗向阳教授说,对待孩子的这些行为不是不去管,而是暂且放一放。因为孩子和家长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眉毛胡子一起抓”是难以解决孩子的核心问题的,还会引发亲子关系紧张,引起孩子焦虑抑郁等各种负面情绪,自身的优势智力无法发挥出来。只有分层次、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对待儿童的行为问题,才能达到问题行为的最佳管理,维持家长的一定权威,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罗向阳教授说,每一个具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都具有其独特的人格,“典型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在每一个体身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对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行为管理上,医生只能提供大的原则和策略,具体的实施还需家长和老师细心观察,因人而异,总结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一套行为管理方法。阿斯伯格综合征没有特效药,目前医生的治疗手段也比较单薄,需要家长付出极大的精力和耐心。

  名词解释:阿斯伯格综合征 这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该病病因不明,发病率可能远高于儿童孤独症,对儿童精神健康危害甚大。

  本文医学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分泌专科主任罗向阳教授、儿童心理行为门诊郭嘉医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文慧;通讯员:梅枚)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