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大手牵小手 担心宝宝牵拉肘

  莹莹的妈妈做好早点,赶快去叫莹莹起床,想让她早点去上幼园。可莹莹还没睡醒,妈妈赶快拽她出被窝。妈妈在拉着莹莹的右手匆匆给她穿上衣的时候,莹莹猛然哭闹起来,用左手使劲推开妈咪的手。怎么也不让妈妈碰她右手,而且使劲说:“疼!疼!”这可把妈妈吓坏了,赶紧带她去医院看急诊。来到医院,医生一检查并询问病史,便告诉小儿的妈妈这是牵拉肘,经过简单手法位,莹莹的右手很快就活动自如了。

  牵拉肘常发生在五六岁以下的小朋友身上,特别是开始学习走路的2~3岁小孩子。据医生介绍,会出现这种毛病是因为小朋友手臂伸直时,被大人牵拉的力道过大,以致于桡骨头脱离肘关节,最后引起肘脱臼。家长牵小朋友的时候要特别留意,不要太过于用力。

  什么是牵拉肘?

大手牵小手 担心宝宝牵拉肘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为“牵拉肘”,多发生于1~4岁幼儿,偶见10岁左右儿童。损伤机理是:幼儿桡骨小头发育尚不完全,头直径几乎相等,环状韧带也比较松弛,所以在力牵拉作用下,桡骨小头即可自环状韧带向下脱出,而发生半脱位。环状韧带则嵌入关节间隙内,阻碍了肘关节和前臂的旋转功能。

  牵、拉小手太用力 导致宝宝牵拉肘

  从医院病患情况看,牵拉肘多发生于五六岁以下的儿童中,这是因为,小孩子关节、韧带发育还不完善,而2~3岁孩子正处于学走路的阶段,家长牵拉孩子的机会增加,造成了发生率的增高。

  医生分析,最常见导致宝宝牵拉肘主要有四种情况,一、宝宝要跌倒时,大人猛然地拉住他的手部,二、大人牵拉宝宝的双手打悠悠玩,三、大人给宝宝穿衣时,生拉硬托的把小手从袖口中抽出,四、像提东西那样,拉着宝宝的小手走路或上下楼梯。

  三种情况辨别宝宝是否发生牵拉肘

  宝宝的手臂呈现半弯曲下垂,不能举手,拒绝伸手拿东西,而且不让别人碰触手臂。

  宝宝的肘部可能稍微有些肿胀,但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

  宝宝的肘关节压痛特别明显,以致不敢活动肘关节。

  值得注意的是,照X光是看不出牵拉肘的,因而,有些家长会联想不到牵拉肘而忽略治疗。一旦孩子发生牵拉肘,可请骨科医师帮助复位,牵拉肘的治疗很简单,复位比较容易,医生用一只手的拇指按压住桡骨头外侧,另一只手握住前臂向前旋转或屈曲肘关节,此时拇指按压处可听到一声低低的清脆响声,说明复位成功。复位后患肢立刻屈伸自如,但复位后要用三角巾悬吊两天,局部不用外固定,但1周内避免再用力牵拉,否则变成习惯性脱位就麻烦了。

  温馨提示:

  1.牵拉肘都是由于不当的牵拉造成,因此除此之外的损伤不可轻易误认为是牵拉肘而尝试自行复位。特别是由于宝宝跌伤后导致的手臂不能活动一般都不是牵拉肘,此时如果尝试手法复位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危险(例如使骨折错位加大),此时必须去医院让医生拍片检查。

  2.当牵拉肘复位后一般不需要固定或其他治疗,但要注意的是避免近期再度牵拉,否则很容易转变成习惯性的脱位,也就是很轻微的动作就会导致再次的脱位,到8—9岁后待桡骨头基本发育后就很少再发生脱位了。

  3.家长只有正确搀住幼儿的上肢才能避免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抓住孩子的肘关节或上臂部位,而尽量避免直接牵拉幼儿的手。开始时可能不太习惯,经过一阶段就会逐渐适应了。1岁的幼儿,家长应该把两手放在他的腋窝下训练其走路,避免牵着手臂练习。

  相关阅读:强力牵拉孩子桡骨小头易脱位

  牵手孩子防伤肘

  小儿各系统发育怎判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慧明)

2011-08-24 01:21:00浏览2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