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初生儿大便不正常的4种现象

  家长我的宝宝现在30天了,一直有吐奶,而且拉大便是喷水状,但在尿布上会有适量的软软的絮状的渣,颜色是金黄色的,一天大概有5次,但每次放屁或拉尿都会带一点点大便,请问这样正常吗?

  专家:会吐要注意喂奶的技术,吃母乳的需要按时喂奶,隔3个小时喂一次,喂完奶把婴儿抱起伏在左肩上轻拍背部80次,等听到有嗝气声3次,才把婴儿放下。抬高头部右侧卧位。如为人工喂养,吃配方奶也是隔3小时一次。奶需要每日用冷水煮开30度。喂奶时应把奶瓶竖直,让奶嘴充满奶,如果平放,容易吸入很多空气,而造成嗝气吐奶。喂完同样要拍打背部驱气。

  大便次数5次,有点粘液,可能是母乳中某种营养成分的量超过了婴儿本身的消化能力,而引起的腹泻。目前认为是母乳中前列腺素E2过高时刺激婴儿肠道引起的肠蠕动增加。使水分和电解质排出增加而导致腹泻--这种称为生理性腹泻。一般不影响婴儿体重的增加。随着月龄增加,消化能力的增强而逐渐正常。如再有疑问或大便次数增加外,小儿哭吵,体重不增等应请儿科医师诊治。

  腹泻是婴幼儿十分常见的症状,喂养不当也是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婴儿不会说话,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不适,家长只要仔细观察婴儿的大便,就可以大致了解腹泻的原因。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为金黄色,像膏一样软,稍有酸臭味,一天大便三、四次。人工喂养的孩子,大便为黄色,稍硬,臭味大,偶有奶瓣,每天大便一两次。

  婴幼儿一旦喂养不当,大便就会出现异常,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1、奶瓣蛋便

  婴儿的肠道如果对蛋白质脂肪消化不良,就会出现奶瓣蛋汤样大便,应该缩短喂奶时间,以减少食量。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延长牛奶煮沸的时间,以利吸收。对于增加辅食的婴儿,应减少喂辅食的次数和数量,暂停增加从未吃过的食品品种,使肠道得到休息。

  2、发酵性腹泻

  婴儿喝过甜的料,或多食淀粉量高的食物,导致肠道吸收不了,排出的大便稀,发出酸臭味,并可夹杂少量食物残渣,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8次或更多。此时应减少(或暂停)加糖的甜食和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食以浓缩鱼汤,或鱼肉米糊为佳。同时,进食应定时定量。

  3、腐败性腹泻

  婴幼儿进食过多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或食物烹调不当、加热不够,可使大便呈糊状,褐色或淡黄色,混有涕样粘液,发出臭鸡蛋味,每天大便3-8次,量时多时少。此时应停止或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同时在奶中加少量淀粉类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加喂米汤。增加肠道内的碱性,促进恢复。

  4、脂肪过食性腹泻

  婴幼儿进食油腻过多,反复消化不良,会使大便变稀,呈糊状,白色,夹有小 米粒样白色奶瓣,外观发亮似奶油,量较多,臭味较重。每日排便3-4次或更多。这时应注意缩短母乳喂哺时间。

  除了食原因引起腹泻外,也有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腹泻,要注意加以区别。除了食调节外,还要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相关阅读:刘喜红:从宝宝大便看孩子是否健康

  新生儿大小便有何特点?

  孩子便便中的秘密

(责任编辑:王慧明)

2011-08-15 09:37:0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心寒斑多怎么调理
心寒斑多一般是指心寒即心阳不足等情况时,易出现较多色斑。心寒斑多时,可以采取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运动锻炼、艾灸心俞穴、按摩内关穴、中药调理等治疗措施进行调理。如果症状无法改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保持心情舒畅 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与亲友交流、参加兴趣爱好等方式实现。建议定期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压力和焦虑。心情舒畅有助于减少心理压力,进而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脸上色斑。比如可以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慢慢地进行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深沉,持续做几分钟。 2.适当运动锻炼 适当运动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皮肤状态。同时,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3.艾灸心俞穴 艾灸心俞穴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通常使用艾条或艾柱对穴位进行加热刺激。每次治疗时间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心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是心脏的背俞穴,艾灸该穴位可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对于改善色斑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在艾灸过程中,患者要放松身体,保持安静,避免乱动。如果感到过热或不适,要及时告知艾灸师进行调整。 4.按摩内关穴 按摩内关穴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使用指腹轻柔地按压位于手腕横纹上两寸处的内关穴。每日可进行多次按摩。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穴位,按摩该穴位可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寒引起的不适症状。 5.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情况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如炙甘草汤加减、附子理中汤合桃红四物汤、桂枝甘草汤加味,并按照医嘱服用。治疗周期因人而异。中药具有温补心阳、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改善心寒斑症状有显著效果。通过中药调理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斑点的形成。患者拿到中药后,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煎煮和服用。比如,有些中药需要先浸泡一段时间再煎煮,有些中药需要分多次服用。 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导致色斑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心寒斑多的人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晒工作。外出时,要涂抹防晒霜,戴帽子、太阳镜、遮阳伞等,避免阳光直射皮肤。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