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五个方面入手防小儿感冒与腹泻

  近日,记者在几大医院了解到,入夏,因感冒腹泻到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不断增加。儿科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夏季到了,要防小儿感冒腹泻的发生。

  从五个方面入手防小儿感冒

  在儿科病房内,一对年轻夫妻抱着1岁零2个月的孩子正在打点滴,孩子母亲告诉记者,从4月份开始,孩子就断断续续的感冒,一直不见好转。

  “小儿自身免疫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自身抵抗力较差”,医生对记者说,室外高温,室内空调,人为造成的忽冷忽热的环境,再加上过度贪凉冷,宝宝很容易感冒

  据专家介绍,感冒,也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部。宝宝感冒,大多表现为流清水样涕、打喷嚏鼻塞咳嗽,患儿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严重者可能出现抽风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

  谈及小儿夏季感冒的日常预防,专家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但避免对流风直吹孩子。

  2、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被,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3、保证足够的睡眠,婴幼儿每天需要12个小时,学龄儿童需要10个小时,加强室外活动和锻炼,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4、食不宜过饱,多食青菜、蛋类和豆制品食物,多饮水,不可过度贪凉,少吃生冷和油腻食品。5、已感冒者不要和孩子亲密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注意食卫生 预防肠道疾病

  家住牡丹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3岁的女儿是前天晚上发病的,刚开始是肚子痛,接着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医生确诊为小儿腹泻

  “夏季,小儿易发生腹泻”,专家告诉记者,孩子的肠功能尚未发育成熟,酸比成人低,消化酶也比成人分泌得少,再加上天气炎热,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夏季是蚊蝇滋生繁殖高峰期,食物和水更容易被污染,孩子卫生观念差,极易误食被污染的食物;过食冷、一日摄入食物种类过多、暴饮暴食等都可能造成小儿腹泻

  据专家介绍,夏季小儿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有时为稀水便、蛋汤样便,同时伴有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症状。正常幼儿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黄色条状物,小儿发生腹泻时,排便次数增多,轻者一日4-6次,重者可达10余次,甚至数十次。腹泻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脱水,甚至休克

  “如果在食、卫生等方面稍加注意的话,肠道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专家提醒广大家长,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注意食卫生。夏季是病原菌滋生的季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加强食和水卫生对于预防夏季小儿腹泻是非常重要的。食品应新鲜、清洁,不能给孩子喝生水,吃过多的冷,生吃瓜果要洗净,喂剩的奶液最好丢弃,以免变质,对食具进定期消毒。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营养丰富,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还含有免疫球蛋白,特别是lgA,可中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母乳喂养时,母亲应注意乳头的清洁,给宝宝喂奶前应用干净毛巾仔细擦洗乳头。

  循序渐进添加辅食。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适应一段时间,如果孩子食欲正常,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再考虑添加第二种。如果添加辅食大便次数增加,性状异常,即应暂缓添加,等大便正常,再从较小量开始。添加辅食不能急躁,孩子患病期间或天气炎热时容易腹泻,应推迟添加辅食

(责任编辑:王慧明)

2011-08-07 01:26:0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病毒性肺炎引起脑炎的可能性大吗
若病毒性肺炎病情严重,或患者存在特定嗜神经病毒、免疫力低下等情况,引发脑炎的可能性较大;但对于常见的肺炎病毒、血脑屏障正常且治疗及时,则病毒性肺炎引起脑炎的可能性通常不大。从某些情况来看,病毒性肺炎引起脑炎的可能性较大。比如一些特定的病毒具有较强的嗜神经性,例如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等。当这些病毒引发肺炎后,病毒有可能突破血脑屏障,进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炎。此外,若患者自身免疫力较为低下,如患有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处于恶性肿瘤终末期等情况,身体对病毒的防御能力大幅下降,病毒就更容易从肺部扩散至脑部,增加了引发脑炎的风险。然而,大多数常见的引起肺炎的病毒,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虽然可能在体内引发全身性的感染症状,但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炎的情况相对并不多见。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脑屏障能够有效地阻挡病毒从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为大脑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并且,如果病毒性肺炎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病情早期就控制住病毒复制和炎症反应,那么病毒进一步扩散至脑部引发脑炎的可能性就会明显降低。针对病毒性肺炎患者,为降低引发脑炎的风险,建议一旦确诊为病毒性肺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避免病情延误或加重。此外,患者在患病期间需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同时,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若在肺炎病程中出现头痛、呕吐、精神萎靡、抽搐、意识障碍等疑似脑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慢性肺炎最严重的后果
慢性肺炎可能导致肺功能受损、引发肺部结构改变、增加感染风险等严重后果。对于慢性肺炎患者,建议首先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按疗程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以确保炎症得到有效控制。1、肺功能受损:慢性肺炎长期存在会持续对肺组织造成损害,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逐渐下降。肺泡和细支气管受到炎症影响,其弹性和扩张能力降低,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起初可能在剧烈活动后出现气促,随着病情发展,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费力。2、肺部结构改变:炎症的反复刺激可使肺部组织发生重塑,导致肺纤维化。正常的肺组织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肺的顺应性下降,变得僵硬,进一步影响肺的功能。还可能形成支气管扩张,由于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被破坏,支气管管腔出现不可逆的扩张和变形。这会导致痰液引流不畅,容易反复发生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治疗难度。3、增加感染风险:慢性肺炎使肺部的防御功能受损,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减弱,免疫细胞的功能也受到影响,导致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频繁发生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且感染后病情通常较重,恢复时间延长。同时,要注意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和过敏原。另外,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哪3个征兆说明已有肺炎
通常情况下,当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征兆时可能提示肺炎,需引起重视。1、持续发热:多数肺炎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常常可高达38℃甚至更高,且发热状态可能持续数天。这是因为肺部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侵袭后,免疫系统启动防御机制,释放致热物质,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导致发热。2、咳嗽咳痰:早期肺炎患者可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之后随着病情进展,痰液会逐渐增多,且性质多样。细菌感染导致的肺炎,痰液可能呈黄色、绿色且较为黏稠,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常咳出大量黄色脓性痰;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痰液相对稀薄,可能为白色黏液状;而支原体肺炎的咳嗽较为剧烈,多为刺激性呛咳,可伴有少量白色黏痰。3、呼吸困难:当肺部炎症累及范围较广,影响气体交换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同时,可能伴有呼吸深度改变,如呼吸变浅,以及呼吸费力感,患者会不自觉地用力呼吸,甚至出现鼻翼扇动、吸气时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等表现。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氧气进入血液受阻,二氧化碳排出不畅,身体为了满足氧气需求而引发的一系列代偿反应。如果出现上述疑似肺炎的征兆,应及时就医。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伴随症状等信息,方便医生诊断。确诊肺炎后,要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避免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需随时复诊。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孩子中考前的焦虑家长该如何缓解
孩子中考前焦虑,家长可通过营造良好氛围、有效沟通、合理安排生活、给予积极暗示等方法缓解。焦虑是孩子面对中考压力时产生的紧张不安情绪,一般无需就医,若焦虑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也可通过一些心理测评量表来评估孩子的焦虑程度。1、营造良好氛围: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避免家中出现大声喧哗、争吵等情况。同时,家长自身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紧张和焦虑,以免将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2、有效沟通交流:主动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孩子焦虑的原因。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他们知道家长理解并支持他们。在沟通时,家长要保持耐心,不要急于评判或指责孩子的想法,而是给予他们合理的建议和引导。3、合理安排生活: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和休息计划,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适当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让孩子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情绪。4、给予积极暗示:多鼓励孩子,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让孩子树立自信心。例如,家长可以说,你最近学习很认真,进步很大,只要保持这样的状态,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等话语,帮助孩子克服焦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要让孩子明白,考试虽然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无论结果如何,家长都会爱孩子、支持孩子,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备考,以减轻焦虑情绪。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