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意外伤害

暑假 你是否看好了你的孩子?

举报/反馈
2011-07-26 09:31:00新浪健康

  意外伤害是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暑假是儿童意外伤害的最高峰。

  国内权威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4岁以下儿童每年由于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人数已超过其他各种疾病的死亡人数,占儿童总死亡数的31.3%。粗略推算,我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因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伤残高达50万人以上,平均每天就有千余儿童发生意外伤害。

  因此,如何培养孩子及其家长的安全意识,对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必不可少。

  记者从本市儿童医院了解到,进入7月,因意外伤害住院的儿童正在直线上升,已经占所有急救儿童的一半左右,所幸今年尚没有死亡病例。交通事故、坠楼、溺水、中毒依次为今夏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

  专家指出,夏季儿童各种户外活动较多,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对于0至6岁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增强危险意识,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安全,从而忽视可能发生意外的隐患。对于7至14岁的儿童,暑假使他们终于得到“放飞”的机会,社会和家庭都有义务为孩子营造安全健康的活动氛围,有义务不断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安为,并教授他们简单的急救常识。

  交通事故成伤害首因

  平均每周发生3至4例

  妈妈带3岁的宝宝在小区里玩,忽然听到有人喊,“撞到孩子了”,正和邻居聊天的妈妈这才发现宝宝不在身边,飞奔过去看到孩子已经躺在地上,原来宝宝在汽车玩耍,司机倒车时撞了宝宝,伤势极为严重。120将宝宝送至本市儿童医院医院立即组织了泌尿、消化、烧伤等多学科专家联合手术,手术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转天凌晨3点,手术非常成功,不仅保住了宝宝的生命,预计今也不会留下残疾。

  据该院急创外科王继忠副主任医师介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最主要因素,且严重伤害日益增多。今年7月以来,医院每个星期都收治3到4位因交通事故受伤的孩子,宝宝这样的学龄前儿童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患儿是7至14岁的学龄期儿童。他说,夏季学龄期的孩子们经常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外出,有些甚至骑自车外出,加之家庭驾车出游的孩子也较多,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也随之增大。

  王继忠说,对于学龄前儿童,家长一定要看护好他们,在社区玩耍远离停放的汽车,也不要让孩子在社区道路中间停留过久。对于学龄期儿童家长要让孩子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学会识别设立在街道或危险场所的醒目标志,同时要充分告知违反交通规则可能引发的果。另外,由于儿童处理紧急事物的能力有限,12岁以下的孩子不要骑自车上路,10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独立过马路。家庭驾车出游时,4岁以上儿童要系好安全带。当车辆驶途中发生意外应让孩子迅速抱住头部,并缩身成球形。

  坠楼者5岁以内高发

  预防重点是窗户周围

  进入暑期,本市儿童医院急创外科已经收治了三位坠楼儿童,年龄均在3岁以下,多是睡觉醒来,身边没有大人看管,自己爬上窗台,从敞开的窗户或缝隙宽大的护栏跌落。其中有两位是从4楼坠落,所幸下落中被楼下物体阻拦,伤势不太严重。据王继忠介绍,除开窗通风、不装护栏等因素外,近年来高层建筑增多及其飘窗的普遍应用,也是坠楼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

  王继忠说,儿童坠楼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家长尤其要在窗户周围做好预防。窗户边不要放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等家具,更不要把床放在窗边;窗户上应装一定高度的栏杆;开窗通风时,家长不要离开婴幼儿,或开一定的宽度,确保孩子不会爬出去;阳台的栏杆要足够高,不易孩子攀爬;阳台栏杆间的宽度最好不易孩子钻出。

  空巢孩子谨防误服烫伤

  家长做好居家安全教育

  统计显示,暑假意外伤害的学龄期儿童一半以上是独自在家的“空巢儿童”,误服、烫伤触电和动物咬伤是这些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王继忠说,近期已经发生了三例儿童误服中毒病例,其中有两例都是家长将消毒药水放在料瓶中,并将料瓶放在厨房中被儿童误服导致中毒

  王继忠提醒家长,让孩子独自在家应高度注意居家安全,出门前关闭煤气和门窗,尖锐物及药品等应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过期和不用的药品或化学用品要及时扔掉;药品和化学用品要放置在标志清晰的原来的容器中,放在儿童不易取到之处或上锁的抽屉中。同时要多对孩子进用电、用气的安全教育,并告知他们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接到陌生人电话要当心,要告知他们各种应急措施,最好在家中醒目位置写上提示语及父母电话和求救电话,家长在单位上班也应抽空打电话回家,随时了解孩子动态。同时父母要让孩子熟悉家庭环境,为他们设计一条安全逃生路线或躲避藏身地方,以备不急之需。

  相关阅读:暑期为了孩子家长学点“急救术”

  金标准:夏季宝宝10种常见外伤处理法

  宝宝5种皮外伤的家庭处置

  宝宝“各种”意外烫伤怎处理

  宝宝需挂急诊的10种状况

 

(责任编辑:王慧明)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