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由于中药疗效好,副作用少,许多患儿家长求治于中医中药。但苦于未能掌握给小儿服中药的方法,最后只好作罢。其实,只要按照婴幼儿不同时期的特点、不同的药物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给婴幼儿服中药就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相反还是一件容易的事。
煎药量与服药方法 给新生儿喂药,每日药量30-50毫升,分9-10次服完。因新生儿味觉发育尚未健全,可将药汁直接放在奶瓶中由他自己吮吸,或用滴管慢慢滴入口内。1-3岁的婴幼儿,每日药量在100毫升左右,分6-7次服完。这时期的婴幼儿的味觉非常敏感,所以喂药的方法很重要。首先药汁的温度要低于37度,这样可以减轻苦味,另外在不影响药效的情况下,可以在药汁中适当加入些冰糖、白糖等辅助品来减轻苦味。3-7岁的幼童,每日药量在300毫升左右,可分3-4次服用。此阶段的幼童已有自己服药的能力,因此可对他们进行诱导、说理,切不可用粗暴打骂的方式,否则病儿就会产生对抗情绪。
被动喂药法
对极个别不愿服中药的幼童,只好采用被动喂药法了。首先将病儿抱成半卧位,头部抬高,颈部垫上毛巾,固定手足,取吸管吸满药汁,将管口放在病儿口腔颊黏膜与臼齿之间慢慢挤滴。由于体位的关系,药汁可慢慢从舌尖后部入口,这样可减少药汁与舌尖的接触,使苦味大减(因为舌尖的味觉最为敏感)。如小儿不肯咽下,则用拇指和食指捏小儿的两颊,使之吞咽,切不可捏鼻子灌药以防药汁呛入气管,导致窒息。药的温度药适中,过热容易烫伤婴幼儿的咽喉、食道、胃黏膜等,过凉则会造成胃部不适,肠道功能紊乱,还会影响药效。
喂药时间
喂药应在两餐之间,这样才能使药物充分吸收和发挥作用,餐前服药容易刺激胃黏膜,而餐后容易造成呕吐,一般情况下,服药后尽量休息一段时间,以利药物吸收,也可避免因活动量大而引发呕吐,从而影响疗效。
(实习编辑:林志钧)
主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 康复科
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针灸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安达市第八居民委
三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永州市中南路3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中兴街42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北环路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河北省黄骅市府前街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宜昌市夷陵区平湖大道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