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春末夏初 谨防孩子患“大嘴巴”

  不久前,国家卫生部刚通报了4月份传染病疫情报告。在丙类传染病中,俗称“大嘴巴”的流行性腮腺炎赫然列居首位。又到春末夏初,恰逢“大嘴巴”的高发季节。数据显示,仅在上海因“大嘴巴”入院的患者年均可达千余名。

  流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儿童与青少年常见。由于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以垂为中心,向下、向前、向的腮腺部位肿胀并疼痛,因而得了个“大嘴巴”的绰号。提及“大嘴巴”,不少人还存留着儿时染病时的记忆,可对于这种疾病的认知,仍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腮腺不肿,病情不重

春末夏初 谨防孩子患“大嘴巴”

  6岁的文文在幼儿园里染上了“大嘴巴”,年轻的爸妈看到腮腺肿得不厉害,并没当回事。直到几天后爸妈觉出不对头:文文连续发烧不止,并出现嗜睡症状。送至医院时,小女孩已被诊断因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5至14岁的儿童,一般腮腺肿大可长达10天。不少家长以为:腮腺肿得越厉害病情就越重。其实不然,因流腮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其危害性远远超出了流腮本身。就以流腮并发脑膜炎、脑炎为例,并发比率可占所有患者的四分之一。但临床发现,部分患儿染上脑膜炎时,腮腺并没有肿大得出奇,少数孩子的病情还会隐匿,腮腺根本没有肿大。因此,孩子得了“大嘴巴”,家长要格外留个心,发现有持续高热不退、频繁呕吐、精神很差易嗜睡等危险征兆,即使腮腺不太肿,也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

  误区二:腮腺肿大,定是流腮

  “方迪又得‘大嘴巴’了。”听到这个消息,老师和同学都很不解:患过流腮不是可以终身免疫吗?去年他刚生过,怎么又会“中招”?来学校请假的方迪爸爸道明缘由:原来儿子上次得的是化脓性腮腺炎,这次才是真正的流腮。

  引起腮腺肿大的原因有很多:腮腺管堵塞、腮腺管开口畸形、化脓性腮腺炎……流腮,只是众多腮腺肿大病因中的一个。作为病毒传播的疾病,患过流腮的人群绝大部分可以终身免疫,但并不代表患者可免疫所有腮腺炎。一般而言,出现腮腺肿大的患者最妥当的做法是前往医院就诊,并由专业医生仔细询问病情、检查腮腺肿大情况、查出真正病因,切莫自下结论,以免耽搁最佳就诊时间。

  误区三:年龄越大,危害越少

  20多岁的小庄近来突然发烧,脸颊两边也随之肿了起来。经医院诊断发现,自己患了素有“孩子病”之称的“大嘴巴”。小庄本以为自己已成年、抵抗力够好,并没放在心上。可几天后觉得肾部不适,再诊断的结果让她颇为诧异: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肾炎。

  绝大多数人会出乎意料:成人得了“大嘴巴”,病情较儿童要凶险得多。引起流腮的腮腺病毒,对各类人群都有高度感染性。一旦进入人体,病毒非但侵犯腮腺,还会对所有成熟的腺体进行“袭击”,颌下腺、甲状腺腺、乳腺、胸腺、性腺等一例外。此外,病毒对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也会构成危害。成人患了流腮,须警惕并发急性胰腺炎、肾炎、心肌受损、男性睾丸炎、女性卵巢炎等,一旦觉察身体部位不适,应立即对症治疗。

  “大嘴巴”患儿护理小要点

  ●与健康儿童隔离,以免传染

  流腮患儿须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病情痊愈为止。患儿用过的食具、毛巾等应煮沸消毒;居室经常通风换气,充足的阳光与紫外线也可达到消毒目的。

  ●卧床休息

  症状较重的患儿须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症状较轻的患儿,也不能就此掉以轻心,任其自由活动易传播疾病,而缺乏充分的休息,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加重病情。

  ●合理

  张嘴、咀嚼,一些简单的动作也可使患儿疼痛加剧,因此,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是上选,如豆浆、果汁、牛奶、粥等。醋、话梅等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易刺激腮腺使唾液分泌增加,使本已红肿的腮腺管口加剧疼痛,是患儿饮食的大忌。另外,别忘了给患儿多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毒素的排出。

  ●口腔护理

  不要因为肿痛,就不刷。流腮患者更应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后,可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堵塞腮腺管而加剧肿痛。

  “大嘴巴”的防与治

  防:远离患者,远离传染源

  与流感等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相类似,流行性腮腺炎也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等,通过唾液、飞沫等,经由空气传播的;少数可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比较麻疹水痘,腮腺病毒的传染力相对较弱。

  由于流腮的潜伏期可达16至18天,期间并任何症状,病毒已具传播性。远离患者、远离传染源,是预防的关键———

  ▲流腮高发季节,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地方,更不要到有流腮患者的家里串门;

  ▲居家环境应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毒侵犯的可能性;

  ▲对接触过流腮患儿的孩子,应密切观察,口服板蓝根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完善幼儿园及学校里的晨检、隔离制度,患儿须及时隔离,对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应及时消毒;

  ▲最佳的预防方法莫过于注射疫苗。目前,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提供流腮疫苗的注射。

  治:减缓疼痛,降低并发症

  迄今为止,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但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流腮能够自行病愈,病程一般约为九天。所谓治疗流腮,很大程度上是减缓腮腺部位疼痛、降低并发症概率。

  ●腮腺部位异常肿痛者,可用冷毛巾为局部肿痛处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并缓解疼痛;若用板蓝根等中药敷脸,止痛效果还会更明显;

  ●有发烧症状者,可冰敷额头、用酒精棉擦身,并根据医嘱适当服药;

  ●严重头痛,以及男性并发睾丸炎患者,可服用些解热止痛药;

  ●出现其他并发症的,须及时诊断就医。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慧明)

2011-06-02 01:09: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