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三勤”预防儿童夏季传染病

  初夏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儿童抵抗力差,极易被传染。昆明市疾控中心的疫情监测数据显示,昆明此时多发传染病为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腹泻伤寒等。市疾控中心主任邱泓介绍了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及预防措施,并提醒家长和孩子,预防夏季传染病要做到“三勤”勤洗手、勤换衣、勤晒被。

  特邀专家: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邱泓。

  儿童慎防 流腮腺炎

  邱泓介绍说,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季在昆明市形成发病高峰,2-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较易感染。此病可通过唾液飞沫进行传播,少数也可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发病较急,传染性强。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前和耳下部)肿大,张嘴、吞和吃东西时疼痛。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可通过接种疫苗使肌体产生相应抗体,形成免疫保护,是针对此病最积极有效的防控手段。

  保持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的关键。饭前便、以及活动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勤换衣、勤洗头、勤洗澡、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可从大大减少患此病的机会。

  及时就医:患病后应及早到医疗机构就诊。

  缺水山区易发感染性腹泻

  根据市疾控中心多年对疫情的监测分析,感染性腹泻主导昆明市夏季传染病疫情走向。邱泓介绍,此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人群普遍易感,在农村地区、部分缺水山区发病尤为明显,主要通过水、食物传播,不良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亦可导致感染发病。症状主要为腹泻、腹痛、大便的性状异常,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预防措施:

  注重饮水卫生:加强水源保护和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养成喝开水的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熟食品要有防蝇措施。

  及时就医: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接种疫苗:感染性腹泻中部分疾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如痢疾、伤寒、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等。

  防止病从口入

  除感染性腹泻外,还有其他侵害人体健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邱泓说,肠道传染病是指一些病原微生物经口进入人的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及其他症状的疾病。夏初是肠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有伤寒、甲肝、痢疾、感染性腹泻等。

  伤寒和副伤寒,是由伤寒或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多发于夏、秋季。儿童和青壮年发病较多,主要症状是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症状、发热、食欲不好、头痛等,胸腹部可有红色疹,肝脾肿大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常见症状有:发热、食欲不振、腹部不适、尿色加深和黄疸。主要通过粪-口途径,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后感染,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疾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并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惊厥昏迷休克。全年发病,夏秋季多见。

  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严把“口”关,做到以下几点: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海鲜产品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煮透;不喝生水,养成喝开水的习惯;不把生、熟食品交叉吃,不吃腐烂变质食物;搞好环境卫生,及早注射疫苗。

  讲卫生

  防呼吸道传染病

  邱泓提醒,除流行性腮腺炎外,夏初还应预防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有风疹水痘等。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病人唾液飞沫传染,亦可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水痘初起时可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多感染幼龄儿童。风疹多以低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红色或淡红色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及躯干。皮疹2-3天消退,一般不留色素沉着。患儿全身症状轻微,疹退时全身症状亦渐消退,但肿大的淋巴结需数周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预防措施:

  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饭前便后以及活动后要洗手,勤换衣,勤洗头,勤洗澡,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

  重锻炼: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注意气候变化,合理安排运动量。

  常通风:学校、宿舍必须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建议各班指派专人负责教师及宿舍的开窗通风。

  生活规律:保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睡眠充分,注重衣食细节,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接种疫苗:打预防针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积极的手段。

  及时就医:切莫讳疾忌医,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少到人多处:不到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大型集会。

(责任编辑:王慧明 实习编辑:谭勇)

2011-05-13 00:00:00浏览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老年人咳嗽有痰老不好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咳嗽有痰老不好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如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坠积性肺炎等。1.长期吸烟首先,长期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使黏膜上的纤毛功能受损,纤毛的摆动能力下降,无法有效地将痰液排出体外。同时,吸烟还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进一步加重咳嗽和咳痰的症状。此外,长期吸烟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使老年人咳嗽有痰的症状更加难以缓解。2.慢性支气管炎其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也会随之减弱,此时会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侵袭,从而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该病病程通常较长,因此呼吸道黏膜会持续受到炎症刺激,从而使气道分泌物增多,最终导致老年人咳嗽有痰的症状持续存在。3.坠积性肺炎最后,坠积性肺炎多与老年人长期卧床有关。老年人常会因为身体机能衰退,而导致咳嗽反射减弱,因此气道中的分泌物常会无法顺利排出。该病不仅会引发咳嗽咳痰的症状,还会因痰液蓄积引发细菌滋生,而导致反复发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出现。此外,建议老年人尽早戒烟,并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通过辅助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促进上述症状的恢复。同时,建议老年人养成外出佩戴口罩、定期开窗通风的良好习惯,对改善上述不适症状,常有一定的帮助。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老年人咳嗽有痰老不好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咳嗽有痰老不好,可能与长期吸烟、坠积性肺炎、肺结核等原因有关。1.长期吸烟首先,长期吸烟是导致老年人咳嗽有痰老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常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加,最终出现反复的咳嗽、咳痰症状。此外,吸烟还可能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此时会进一步影响呼吸系统功能,从而加重原有症状。建议老人尽早戒烟,并养成外出佩戴口罩的习惯。2.坠积性肺炎其次,坠积性肺炎多见于长期卧床或体质虚弱的老人群体,多是由于痰液排出不畅并积聚在肺部,进而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有关。老人常会表现为咳嗽、痰多、发热、气促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3.肺结核最后,老人可能会因自身免疫力低下,而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从而导致肺结核的发生。该病患者常有持续加重的咳嗽、咳痰症状,症状持续时间常会超过2周,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表现。建议老人按照医生指导,使用异烟肼、乙胺丁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老人在恢复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并保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时,建议老人尽量远离人员密集场所,并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