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得“奶癣”是怎么回事?

  “奶癣”,即婴儿湿疹的俗称,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它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与变态反应有关的表皮性关症,往往反复发作,并在短时间内不容易治愈。孩子得了湿疹以后,往往因剧烈瘙痒而表现烦躁,哭闹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过分抓挠则会引起皮肤和局部淋巴结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Q:为什么会得奶癣呢?

  A:引起婴儿湿疹的病因十分复杂,包括内外因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与婴儿的皮肤特性和过敏体质有关。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并对各种刺激因素较为敏感,所以容易发生变态反应。进食鱼、虾、牛羊肉、奶、鸡蛋等致敏食物,机械性摩擦及唾液和奶液的刺激是引起湿疹的主要外在因素,有的家长用碱性较强的肥皂给婴儿洗澡,也可引起湿疹。

  此外,日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丝织品或人造纤维,以及皮肤不清洁等,都可能诱发湿疹发生或使病情加重。有些孩子在湿疹发生时或发生以后,可以有支气管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这和遗传性过敏体质有密切关系。

  Q:奶癣都有哪些症状呢?

  A:奶癣大多在生后1个月出现,并多在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少数可以延到幼儿或儿童期,而且病情轻重不一。皮疹多数见于头面部,也可以蔓延到颈部、四肢、臀部甚至全身。皮疹大多为散发或群集片状的小红丘疹或红斑,并可见小水疮。根据皮肤的变化,可以将湿疹分为脂溢型、渗出型和干燥型三种。脂溢型表现为皮肤潮红而且表面覆盖有黄色油腻的鳞屑,头顶部往往可以见到较厚的黄色节痂并不易除去。渗出型则多见于较肥胖的婴儿中,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并可以有浮肿现象,抓挠后常见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干燥型皮肤表现除红色丘疹外,还可以有红肿,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如果孩子患有湿疹后出现发热、皮肤红肿、流出黄色脓性分泌物或淋巴结肿大等异常情况,大多数是继发感染发生,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Q:那么,如何有效防治奶癣呢?

  A:大多数婴儿湿疹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根治。治疗应采取病因治疗和全身、局部用药的综合措施。

  寻找并避免致敏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孩子因食用了牛奶、蛋、牛羊肉或鱼虾等食物而出现湿疹,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应尽量避免再次进食这些食物。可以该换为大豆蛋白婴儿配方奶粉。对鸡蛋过敏者可以单吃蛋黄而少吃蛋白。

  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

  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对湿疹不太严重的孩子,只须按照病情进行局部用药就可以了,但要注意不能私

  自滥用药物,以免引起皮肤损害或感染。湿疹面积较大的患儿,需去皮肤科诊治。对脂溢型湿疹千万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经常涂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渐软化,然后用梳子轻轻地梳理掉。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实习编辑:朱文斌)

2007-11-15 00:57:00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