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认生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案例:小廖夫妇的儿子已经4岁,原来是夫妻俩自己带,来随着工作日渐繁忙,照顾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于是他们将儿子送到了幼儿园,想让他适应一下集体生活。没想到几周后,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说他们的孩子可能有社交恐惧症,建议进心理辅导。小廖夫妇很是诧异,每天上下学接送,儿子一看见父母就笑逐颜开,回家也不停地说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没看出异常啊。于是小廖决定请一天假,到幼儿园看个究竟。

  在老师的陪同下,小廖来到儿子的班级,躲在窗外观察。他发现,论是上课还是自由活动,自己的儿子总是一个人躲在小朋友们的后面。老师上课提问到他,他低着头、红着脸,不知道嗫嗫嚅嚅的在说什么;自由活动时,小朋友们大部分都聚在一起玩,但自己的儿子却一个人搬着小板凳在边上自个儿玩积木。同时,小廖注意到,晚上带孩子步,见到同院的叔叔阿姨,儿子从来不叫,要么装没看见,要么死命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往身后躲。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许多孩子身上都很常见。我们知道,儿童由于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交经验,在离开父母,独自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产生焦虑。随着和陌生人交往次数的增加,焦虑逐渐降低,最终会成为“熟人”.但如果长时间、反复出现持续的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就表示有社交恐惧症的嫌疑了。

  焦虑症的原因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根据双生子研究,同卵双胞胎的共病率是24%,异卵双胞胎的共病率是15%.此外,直系亲属中有社交恐惧症的,儿童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比直系亲属中社交恐惧症的高10倍之多。可见,生物遗传因素是导致儿童社交恐惧症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后天的因素也不可忽略。如果儿童早期生活在一个敏感、家庭关系紧张的氛围中,如父母经常吵架,婆媳关系(奶奶和妈妈)不和等,都会让孩子产生自我退缩、封闭的防御机制,进而推广到以后害怕面对所有陌生人。此外,父母,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限制越多,孩子越容易形成“行为抑制”的气质,在陌生人面前保守、躲避。

  儿时的社交恐惧症会对其成人后的社交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尽管有研究表明,社交恐惧症与智商没有相关性,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会被同事或上司认为“难以沟通”、“没有团队精神”等,影响职场的发展。

  对于儿童社交恐惧症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改变导致社交恐惧的先天生理因素,后者则侧重于社会因素。药物治疗有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心理治疗主要采用系统敏疗法,即先确立恐惧等级,例如和父母在一起为0,和陌生小朋友在一起游戏为100,然后从在父母陪同下远远看其他小朋友玩耍开始,逐步推进到在父母陪同下靠近其他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说话、一起做游戏……一直到在没有父母陪同下能和其他小朋友做游戏,当每一阶段的恐惧感逐渐降低后,进行到下一阶段,逐渐“脱敏”。

(实习编辑:谭勇)

2011-03-31 00:00:0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自卑内向社交恐惧不会说话怎么办
自卑内向社交恐惧不会说话可以通过日常调理、一般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1、日常调理自卑内向、社交恐惧症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自信、害怕与人交流、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等情况。建议患者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多到户外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多与同龄人玩耍,有助于改善症状。2、一般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避免频繁生气,也要避免过度紧张,否则会加重病情。患者可以适当参加户外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也可以改善上述症状。3、心理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去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通过心理暗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疗法的方式进行改善。4、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焦虑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有利于病情的恢复。5、物理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配合医生通过经颅磁刺激、脑电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对治疗疾病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怕生有社交恐惧怎么办
孩子怕生有社交恐惧可以通过调整心态、家长关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家长培训等方式进行改善。1、调整心态孩子怕生可能是由于性格内向、害怕与人交往等原因导致,建议家长多鼓励,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的方式缓解症状。2、家长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果孩子出现了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以免症状加重。3、心理治疗如果孩子怕生的情况比较严重,并且通过上述治疗无法改善,还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4、药物治疗如果孩子怕生是由于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导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5、家长培训如果家长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怕生的情况。因此家长需要多给予孩子关爱与理解,多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沟通,并且要多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有助于改善孩子怕生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让孩子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如果孩子出现了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