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初夏孩子长的快 家长注意健脾胃

  初夏是小儿生长最快的季节。生长越快,所需要的营养也越多,这对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虚小儿来说是一种挑战,家长要注意给小儿调理脾胃。

  脾胃虚种种表现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此外,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脾胃虚的小儿特别容易患感冒,表现面色萎黄,带青暗,梁有“青筋”,身体瘦小,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常有腹泻

  合理调整

  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烧烤油煎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糕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家长要注意食有节制,防止过饱伤及脾胃。

  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适合脾胃虚热反胃的小儿,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富,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帮助;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提高小儿胃肠功能及有助于智力开发;苡米有健脾补,清热利湿作用,蛋白质含量远比米、面高,而且容易消化;黄豆有健脾益气作用,如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小儿。家长给脾虚小儿吃杂粮可采取多种方法,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使小儿容易接受。

  推拿按摩有关穴位

  按摩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的效果。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每日给小儿按摩足三里穴10-15分钟,可使小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消化吸收率增加,面黄肌瘦好转。

  对婴幼儿可采用捏脊法。家长站在小儿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渐向上移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每天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减少感冒,增强体质。

  食疗也可健脾胃

  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纳呆的脾阴虚小儿。

(责任编辑:王慧明)

2011-03-28 04:06:00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嗳气、腹胀与肝病有关系吗
嗳气、腹胀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有关,但也有可能是慢性胃炎导致的。1.病毒性肝炎首先,乙肝病毒等各类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常会因肝功能受损而出现身体乏力、厌油嗳气、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不适。建议患者清淡饮食、卧床休息,并遵医嘱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药物进行治疗。2.肝硬化其次,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坏死、纤维化等病变,都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由于肝脏也会参与整个消化过程,因此肝硬化患者除典型症状外,也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反酸嗳气、体重下降等表现。建议患者多吃新鲜果蔬、避免饮酒,并遵医嘱使用索磷布韦、达卡他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3.慢性胃炎最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常会因胃黏膜持续受到炎症刺激,而出现中上腹钝痛、恶心反酸、嗳气打嗝等不适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联用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诺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四联疗法,以达到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目的。此外,嗳气、腹胀还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若上述症状持续无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积极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