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上课老走神 或是多动症在作怪

  对于爱蹦爱跳爱跑的孩子,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淘气”。可是一旦长而久之后你是否会怀疑孩子有多动症的嫌疑呢?根据相关调查,在我国学龄儿童中患有儿童多动症的医高达一千多万人,许多家长认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多动症会不治而愈,但是许多专家已明确表明,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与治疗,许多孩子会因为受到压力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这一疾病可能持续至成年,或发展成为其他精神障碍

 

孩子上课老走神 或是多动症在作怪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为异常疾病。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发病原因至今不明 剖腹产儿童约占八成

  儿童多动症是个负责的疾病,病因有许多,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遗传是多动症的重要病因之一。现在研究认为多动症的孩子遗传度可以达到80%,父母患过多动症的,其孩子患多动症的有40%-50%。另外发现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为79%,而双卵孪生子的同病率只有32%。

  其次在最新的一项调查数据中发现,在多动症孩子的求治者中,剖腹产儿童约占八成!不过,有专家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中枢神经介质儿茶酚胺水平较不足,以致脑抑制功能不足,对进入无关刺激起不到过滤作用,导致患儿对各种刺激不加选择地做出反应,从而影响注意力集中并引起过多的活动。此外,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分清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

  “男孩子‘动’是天性,如果一个男孩子老不动那也不太正常,但是要分场合,分时间。”

  多动症的孩子的多动和冲动是不分场合的,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大家在非常安静的电影院里面,或者在教室里,他会突然的出怪声,这就属于多动症。如果只是很好动,但是在上课的时候能守纪律,能跟随大多数人做好很多活动,这就是好动,不是多动症的病理性的症状,这个要区分开。

  比如,顽皮儿童在看喜欢的“小人书”“动画”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药物治疗

  在近千万的患有儿童多动症的学龄儿童中,得到及时和正确诊治者还不到10%,如不及时治疗,有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有3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且多动症常常共患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抽动障碍、心境障碍、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睡眠障碍遗尿症、学习障碍、和适应障碍等心理行为疾病,甚至伴随终生。

  很多家长一听到治疗,就会想到用药,而儿童正好处在发育期间,用药安全与否常常让父母不敢轻易带孩子看病,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使用药物,对6岁以下的患儿应以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为主,对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可酌量给予药物治疗。

  如孩子六岁后采用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的是枢神经兴奋剂治疗,对于安全问题,在这50多年的使用中,各国调查至今未发现孩子口服中枢兴奋性药物治疗多动症成瘾的病理研究报告,也就是说: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多动症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不会成瘾。

  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孩子患有多动症?

  据统计,多动症的患病率在3%-5%,以6-9岁儿童居多,10-12岁次之。多动症的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有些患儿在年龄更小时甚至在娘胎里就显得与众不同。

  1、幼儿期,约有50%-60%多动症儿童在2-3岁时就显得与其他小孩不一样,特别不听话,难管教,睡眠不安,常有遗尿,大多饮食差,培养排便、睡眠习惯均困难。

  2、学龄前期,症状渐明显,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多,不能静坐,爱发气,不服管理,缺乏自控能力,参加集体活动困难,情绪不稳,破坏东西,玩具满地撒,不爱惜,不整理,对动物残忍,有攻击性、冲动性行为,常和小朋友打闹。

  3、学龄期,多动症的一切症状都显出来,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上课不专心听课,容易分注意力,学习困难,不能完成作业,忍受挫折的耐受性差,对刺激的反应过强,冲动任性,情绪不稳,有攻击行为,与同伴相处困难,是班上的“差等生”。

  切勿放松家庭治疗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发展的关键场所,对多动症儿童起着重要治疗作用,家庭成员及老师、同学都应该给予多动症儿童理解、同情和关爱。最好是让患儿少看电视,少上网,要合理组织安排孩子的生活,帮助孩子制定家里以及学校关于行为、家务、作业的计划。多与孩子互动,积极表扬,特别要提醒对于准备要孩子的年轻夫妇们,一定要远离电磁辐射,尽量不要在新装修的房子里居住,同时还要避免烟酒及含色素的食品,减少怀多动症患儿的几率。

  孩子上课老走神 或是多动症在作怪相关阅读:孩子淘气不听话或是心理有障碍

  小儿多动症会影响智力吗?

  小儿多动症如何心理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5大诱因

  多动症儿童家长如何应对?

  广州治疗小儿多动症名医集中营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慧明)

2011-03-08 01:52:00浏览1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李怀宁
精选
李怀宁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去咨询
擅长小儿孤独症、语言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儿童癫痫、脑瘫、感统发育、发育迟缓、自闭症、矮小症、性早熟、智力低下、遗尿症、增高、构音障碍、青少年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疏导、学习困难、厌学等多项治疗,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 在儿童行为发育、生长发育、心理发育综合评估及康复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于淑杰
精选
于淑杰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去咨询
擅长儿童抽动症、多动症、注意力缺陷、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自闭症、孤独症、智力迟缓、癫痫、脑瘫、遗尿症、性早熟、矮小增高、青少年焦虑抑郁、情感心理障碍、学习困难、厌学等多项治疗,尤其在儿童神经发育,生长发育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毛云英
精选
毛云英主任医师小儿内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去咨询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困难、矮小症、遗尿症、性早熟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生长发育疾病;小儿心脏、肾脏及结缔组织病等免疫性疾病;小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幼年类风湿病、川崎病、肾病综合征、心肌炎等疾病。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孩子好动和多动症的区别
小孩子好动和多动症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预后效果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1、病因不同好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半是由于小孩子天生性格活泼,精力旺盛导致的。多动症则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原因导致的。2、症状不同好动的小孩子一般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冲动、任性、学习困难等症状,而多动症的小孩子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冲动、任性、学习困难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等。3、治疗方式不同小孩子好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通过多陪小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多与小孩子进行沟通等方式进行改善。如果小孩子好动是由于多动症引起的,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孩子使用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盐酸安非他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配合心理治疗。如果小孩子好动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小孩子的专注力,让小孩子集中注意力进行改善。4、预后效果不同小孩子好动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而多动症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影响小孩子的日常生活,还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自伤的行为。家长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制定详细的计划表,教孩子整理东西,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参加娱乐活动等方式来辅助孩子治疗多动症。此外,多动症的儿童在饮食上要注意多样化,保持酸碱平衡,如果小孩症状较为明显,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黄俊廷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三甲
严重多动症的孩子怎么办
多动症一般是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通常情况下,严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改善学习环境以及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改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1.药物治疗:如果孩子有多动和冲动症状,则可以使用哌甲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哌甲酯片、专注达等。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托莫西汀进行治疗,该药属于非兴奋剂制剂,在治疗轻度至中度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2.认知行为疗法:这种治疗方法着重于帮助孩子识别和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通过指导孩子如何处理情绪和压力,以及如何应对挑战性情境,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3.家庭治疗: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避免过度责备或者惩罚孩子,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家长还需要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步。4.改善学习环境:对于有强迫和重复刻板行为的患者来说,他们可能对特定的物品或活动特别感兴趣。因此,建议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无干扰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学校里专门设置安静的学习区域,以减少外界因素对他们学习的影响。5.康复训练: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考虑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感统训练、智力开发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总之,针对严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支持,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表现自己。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