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口腔疾病

鹅口疮的常见治疗误区

举报/反馈
2010-10-25 00:00:0039健康网

  鹅口疮治疗必须彻底 鹅口疮俗称雪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由白的颜色数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故又称口腔数珠菌病常因患霉菌性阴道炎的母亲在分娩时传染孩子的口腔,或者因哺乳时母亲的奶头不洁、人工喂养时用的奶具消毒不严及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

  该病的特性是在口腔黏膜外貌呈现白的颜色的形似乳凝块样小点或者小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白斑,不易擦去常见于两侧颊黏膜、上下唇内侧、面、龈、上等处,重者全部口腔黏膜均被白的颜色斑膜笼罩,甚或者可伸张到部如果病变累及气管、、食管、肠道,会呈现呕吐声音嘶哑及呼吸坚苦等症状,但一般不影响哺乳,也无全身症状。

  1、淘米水

鹅口疮的常见治疗误区

  女博士刘芬(化名)轻信“用淘米水可治疗鹅口疮”,给自己才三个月大的宝宝洗了两次后,不仅病没好,孩子反而因此感染了败血症

  3个月前,32岁的刘芬剖腹产下儿子,宝宝两个月大时,患上鹅口疮。刘芬的母亲支招:将淘米水放一周后,用来灌洗孩子的嘴跟舌,洗几次后就可见效。

  并称,刘芬小时候所患鹅口疮,就是用此法治愈。

  有着博士学历的刘芬没有多思考便照做。连续洗了两次后,孩子的病情没有改善,1月9日晚,突然高烧,口腔内的白点也溃烂了。

  1月10日清晨,刘芬急忙带孩子赶到武汉市儿童医院,此时,孩子已经因感染得了败血症医生说,如果再晚送来几天,孩子就有生命危险。

  该院内分泌科主任陈寿康介绍,鹅口疮俗称“雪口”,是口腔粘膜受白色念珠菌(属霉菌)感染所致,一般多发于新生儿。

  陈寿康说,其实预防鹅口疮很简单,如喂完奶后可给孩子多喝点水清洁口腔,孩子所用的奶具等用开水煮沸消毒。但从接诊情况来看,很多家长甚至很多高学历家长因缺乏科学育儿知识,自己盲目擦拭,结果使孩子的病情雪上加霜。

  2、紫药水

  紫药水药名甲紫、龙胆紫,因其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过去常用于鹅口疮的治疗。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用紫药水治疗鹅口疮有不少缺点。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的口腔黏膜薄嫩,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分泌较少,口腔黏膜干燥,长时间涂搽紫药水后,可使口腔黏膜更加干燥而产生溃疡和明样损害;涂紫药水后,口腔黏膜被染成紫色也不宜观察病情的变化。

  3、没有根治鹅口疮轻易复发

  鹅口疮用1%~2%的苏打水(碳酸氢溶液)于每次哺乳前后清洁孩子的口腔,是治疗鹅口疮的有效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轻症患儿不用其他药物,病变2~3天即可消失。有些母亲看到宝宝口腔的病变已经消失,就马上停药,这样轻易复发。这是因为苏打水治疗鹅口疮主要是通过清除口腔内能分解产酸的残留乳凝块或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从而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不能直接杀灭白色念珠菌。因此,用苏打水治疗鹅口疮时,在口腔内病变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4~5日。

  4、抗生素的滥用

  当宝宝患了鹅口疮后,有的母亲为消除感染,常自作主张给孩子服抗生素类药物。殊不知,小儿鹅口疮用抗生素不但无效,有时反而会加重病情。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口腔内寄生着许多微生物,如常见的乳酸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拮抗,并常保持共生状态,一般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当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时,会使一些微生物被抑制或杀死,从而破坏它们之间的生态平衡。但是,抗生素是无法抑制和杀灭白色念珠菌的。当那些可以产生抗白色念珠菌物质的微生物数量因使用抗生素而减少时,白色念珠菌就迅速繁殖,从而使病情加重。

  正确护理口腔 预防鹅口疮

  1.整个新生儿期(初生至28天),应勤喂宝宝温开水,以清洗口腔。无论母乳或人工喂养,每次吃完奶,都要养成喝水的习惯,尤其是宝宝发烧、感冒时,更应勤喂温开水。

  2.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吸奶速度较慢或者吃吃停停时,妈妈不能用橡皮奶头去顶宝宝的口腔黏膜,催促宝宝吸吮,这样频繁操作,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3. 严格保持奶头、奶具的卫生。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保持乳头的清洁很重要,每次哺乳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头,擦试乳头的毛巾要先用热水消毒。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后再使用。

  4.冲调的奶粉温度要适当,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试一下温度。如果奶温较高,很容易烫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5. 不宜用纱布擦试口腔。

  什么情况下应该送宝宝就医了?

  1、 宝宝患鹅口疮后,应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2、 宝宝不愿意进食。有轻度发热烦躁不安,应去医院;

  3、 若发现口腔粘膜上的乳凝块样物向咽部以下蔓延,应送医院治疗,以防止发生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

  4、 治疗5~7天后仍未改善,或鹅口疮情况越来越严重应去医院。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吴春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