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儿科

丁宗一:控制儿童肥胖须分期进行

举报/反馈
2010-07-23 05:12:0039健康网

  一到暑假,充沛的时间成为了孩子们玩耍、疯癫的最好借口,躲在家里享受着沁凉的冷气,窝在自己的被窝里一觉睡到自然醒,肆意的和朋友在网络玩着游戏而不用看父母的脸色,家中堆积的零食,饮料更是成为了孩子们消暑的最佳食品,缺少必要的锻炼,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一个劲的往胃里面塞,等回到学校,孩子的腰围足足胖了一圈,这个时候就轮到父母们担心了,孩子日益发胖的身躯会随之带来的危害谁都知道,该如何正确预防却未必每个家长都明白,为此,小编特意请来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洲儿童营养联盟主席丁宗一教授教大家如何的预防儿童肥胖。

  “很多人都认为预防孩子肥胖只要在其生长发育完全后再来控制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要正确预防孩子肥胖,其实父母在孕前期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了,合理的饮食,营养的搭配都应该开始注意,小孩因为父母在孕前期或孕前没有很好的合理营养搭配导致出生后肥胖并不是个例。”丁教授解释道。

  生长发育时儿童期的主要生命现象,任何一种治疗措施都不能干扰生长发育,也不能留下损害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丁宗一教授指出,基于这个原则,儿童期不使用“减肥”或“减重”的观念,只使用“控制增重”作为指导思想。而控制肥胖的预防方案则要分期进行:

丁宗一:控制儿童肥胖须分期进行

  孕前期预防

  孕前期营养准备与保护不仅对促进胎儿正常发育有影响,对防止出生后发生肥胖亦有重要作用。因为脂肪细胞具有“记忆”功能,无论是在胚胎期还是在生后的生长发育期所受到的不正常营养刺激(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度),脂肪细胞均能在过度营养的刺激下发生过度增生,导致肥胖。

  专家方案:准妈妈应力戒营养不均衡和大吃大喝。

  孕期预防

  优质蛋白是孕妇必需的食品。适宜的热量摄入是避免肥胖的重要前提。多摄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对胎儿发育更为有益。

  专家方案:孕期前3个月,孕妇应避免营养摄入不足,孕期后3个月应避免营养过度和增重过速。

  婴幼儿期预防

  过量喂养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社区医生应告诉家长,不要把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幼儿的手段,以防在不知不觉中喂养过量。

  专家方案:主要是强调母乳喂养。按照婴实际需要量进行适度喂养,在生后3个月内应避免给婴儿喂固体食物。出生4个月时,对已经肥胖的婴儿应避免喂高热量食物。出生6~8个月时,对肥胖婴儿应减少喂奶量,代之以水果、蔬菜。用全米,全面代替精面的制品。


  学龄前期预防

  一些家长往往会不自觉地用“好吃的”(高脂、高热、高糖食品)喂孩子,还把给不给吃快餐当成奖励或惩罚孩子的手段。孩子还容易把快餐当成判断好吃、不好吃的标准,逐渐形成恶习,促成肥胖。

  专家方案:教育家长为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三高”食物。严禁孩子吃西式快餐。少给或不给孩子喝甜饮料。杜绝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养成孩子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和从事家务劳动的习惯。比如可以走路的场合尽量不坐车,上下楼时要自己爬楼而不要坐电梯,养成每天都有一定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对防止其成年后形成静坐的生活方式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青春期预防

  特别是对于女孩子来说,这一时期是一个危险的时期。这时期体格发育的生长速率加快,一方面是身高增长,另一方面试体重快速增长,女孩可出现月经初潮,心理发育也会同时产生。随着青春期女孩的性需求的苏醒,各种性刺激能加速女孩体内脂肪的堆积。在当前社会上普遍追求苗条的心理压力下,不少女孩采取节食方法来维持身体的苗条。但往往节食一段时间后又大吃起来,最终造成肥胖。有的则由于过度节食而发生厌食症。

  专家方案:应在初潮来临之前即加强健康教育要掌握两条:一是不要过度恐慌,要知道体重增加正式这个年龄段的正常生理现象,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营养知识和食物选择的正确教育。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断粮,正常的作息制度。正确的性知识和性别交往规范。另外一条是不要麻痹,放松警惕。在青春期头体力动量很大,能量消耗多,大吃大喝满足能量消耗,不一定马上形成肥胖。容易使人觉得,有关肥胖的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没有那么严重有人甚至认为关于肥胖的警告是耸人听闻,放任自己狂欢豪饮,特别是和男孩子之间比大吃大喝,一旦发胖,后悔莫及。

  “像一些已经肥胖和可能肥胖的青少年可以去请教专业的医师,让他们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早就医、及早干预及时切断脂肪堆积的恶性循环,有助于肥胖的加重。一旦形成肥胖是很难治疗的,付出的代价更是巨大,所以我在这里呼吁各位家长一定要把好第一道关,特别是一些本来就属于易胖体质、肥胖遗传的儿童,更是要密切关注。”丁教授语重心长的告诉在场的记者。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慧明)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