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了解宝宝体质 预防手足口病

  身体壮实、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的孩子,无需进补,不然的话,反倒容易生病;体质属热型的孩子易患咽喉炎,饮食要清淡,不可每日大鱼大肉……作为家长,你在喂养孩子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吗?

  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孩子如果具备足够强大的免疫能力,无疑是一道强有力的屏障。而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首先是家长要了解孩子的体质特点,“对症”喂养。在此,市儿童医院中医儿科主任黄建群副主任医师给各位家长开出“喂养处方”:

  中医儿科体质辨识:

  由于小儿的体质与成人有所不同,中医常将小儿五脏特点归纳为“心肝有余,肺脾肾不足”。

  “心有余”:在生理上表现出小儿神思敏捷,聪明好奇,病理上可表现为烦躁、夜啼和口舌生疮心火有余的实证,尚有心气不足,心神怯弱,易受惊吓的虚证一面。

  “肝常有余”:小儿时期少阳升发之气旺盛,如草木方萌,欣欣向荣,病理意义主要为小儿患病后,肝木之气易亢旺而动风。病理上起病急骤可见高热惊厥、肢体抽搐神志昏迷等症状,起病缓慢可见性情急躁、好动不静、两眼时眨、手足蠕动等症状。

  “脾常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对水谷精微的需求较成人为多,然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则易引起运化失常。运化不足,饮食停滞,短期内多生腹胀、大便不调诸症,长期则更伤脾胃,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气血生化乏源,又易导致气血两虚的病证,临床多见面色萎黄、四肢痿软乏力等。

  “肺脏娇嫩”:小儿肺脏尤娇,卫外不固,易受侵袭。在病理上表现为易伤难调。常见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等。

  “肾常虚”:小儿肾阴肾阳均未充盈、成熟,因此要注意对小儿肾阴肾阳的固护,让它逐渐充盈成熟而不可克伐。肾精不足可导致各种疾患,如佝偻病遗尿等。

  喂养指导:

  我们可将小儿体质分为健康、寒、热、虚、湿五型。

  健康型:这类小儿身体壮实、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胃纳佳、二便调,饮食调养的原则是平补阴阳,食谱广泛,营养均衡。此类小儿无需进补,以免阴阳寒热失调,滋生疾病。

  寒型:这类小儿形寒肢冷、面色苍白、不爱活动、胃纳欠佳,食生冷物易腹泻,大便溏稀。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温养脾胃,宜多食辛甘温之品,如羊肉、鸽肉、牛肉、鸡肉、核桃、龙眼等,忌食寒凉之品,如冰冻饮料,西瓜、冬瓜等。临床用药宜温热散寒,忌寒凉。

  热型:这类小儿形体壮实、面赤唇红、畏热喜凉、口渴多饮、烦躁易怒、大便秘结。此类小儿易患咽喉炎,外感后易高热。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清热为主,宜多食甘淡寒凉的食物,如苦瓜、冬瓜、萝卜、绿豆、鸭肉、梨、西瓜等。忌食芒果、榴莲、菠萝、橙橘等热性水果。临床用药宜清热寒凉,忌辛温。

  虚型:这类小儿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不爱活动、汗多、胃纳差、大便溏或软,此类小儿易患贫血和反复呼吸道感染,饮食调养的原则是:气血双补,宜多食羊肉、鸡肉、牛肉、海参、虾蟹、木耳、核桃、桂圆等。忌食苦寒生冷食品,如苦瓜、绿豆等。临床用药宜补气养血,忌寒凉性药物。

  湿型:此类小儿嗜食肥甘厚腻之品,形体多肥胖、动作迟缓、大便溏烂。保健原则以健脾祛湿化痰为主,宜多食高粱、苡仁、扁豆、海带、白萝卜、鲫鱼、冬瓜、橙子等。忌食甜腻酸涩之品,如石榴、蜂蜜、大枣、糯米、冷冻饮料等。临床用药宜化湿健脾,忌苦寒性药物。

(实习编辑:吴春丽)

2010-07-09 00:36:00浏览1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产妇呼吸困难挂什么科室
产妇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较为复杂,通常可以到妇产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就诊。1、妇产科:产妇在产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可能因子宫复旧不良、恶露排出不畅等原因导致宫腔感染,进而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影响呼吸功能,出现呼吸困难。此外,产后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也可能导致身体各系统出现一些应激反应,影响心肺功能。妇产科医生熟悉产妇产后的生理变化和常见并发症,能够对产妇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判断呼吸困难是否与产后相关因素有关,并给予相应的治疗。2、呼吸内科:如果产妇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可能是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呼吸内科医生擅长诊断和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血常规等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止咳平喘、吸氧等。3、心血管内科:产后由于血容量的变化、心脏负担加重等原因,可能导致产妇出现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疾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等症状。尤其是对于有心脏病史或孕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产妇,更应考虑心血管系统的问题。心血管内科医生会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产妇出现呼吸困难时,应立即休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家属要保持冷静,尽快送产妇到医院就诊,在就诊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描述产妇的症状、分娩情况以及既往的病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高龄产妇破腹产有什么风险嘛
高龄产妇剖腹产的临床风险主要涉及手术并发症、胎儿预后、麻醉风险及术后恢复等方面。高龄产妇长期关注心血管代谢指标,建议每年进行糖耐量及骨密度检查。1、手术并发症风险:如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较适龄产妇高2-3倍,导致术中出血量常超过1000ml。盆腔粘连,增加膀胱肠道损伤概率。切口愈合不良风险上升,与胶原合成能力下降直接相关。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发生率可达15%,需警惕凶险性前置胎盘。2、胎儿预后影响:如胎盘功能减退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约25%,低出生体重儿比例显著增高。脐带绕颈等急性胎儿窘迫情况更常见,紧急剖宫产中新生儿窒息率升高。早产风险与宫颈机能不全及妊娠并发症相关。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假阴性率升高,需结合无创DNA提高检出率。3、麻醉管理挑战: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增高,与血管弹性下降及代偿能力减弱有关。硬膜外麻醉药物扩散异常风险增加,需调整给药浓度和剂量。全身麻醉时困难气道发生率约8%,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上升。合并妊娠高血压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波动更为显著。4、术后恢复问题: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较年轻产妇高3倍,与血液高凝状态及活动减少相关。切口感染率约5-8%,与糖代谢异常及免疫功能下降有关。肠梗阻持续时间延长,平均排气时间推迟6-8小时。孕前全面评估基础疾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孕期坚持适度运动,如孕期瑜伽可改善盆底肌功能。建立规范随访计划,重点监测切口愈合及心理状态。产后42天复查需包括盆底肌力评估,适时开展康复训练。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35岁生二胎算高龄产妇吗
35岁生二胎算高龄产妇。在医学上,通常将年龄达到或超过35岁的初产妇定义为高龄产妇,对于生二胎的女性而言,35岁同样符合这一界定标准。对于35岁计划生二胎的女性,建议在备孕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评估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妊娠。35岁女性的身体各项机能相较于年轻时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卵巢功能下降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卵巢产生卵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卵子质量下降会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如唐氏综合征等。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的子宫肌肉收缩力也会减弱,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增加难产的概率。此外,35岁的女性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弹性也有所降低,这不仅会影响分娩时胎儿的顺利娩出,还会增加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其次,35岁生二胎的女性在孕期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妊娠高血压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弹性逐渐下降,血压调控能力减弱,使得孕妇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升高。这不仅会对孕妇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如引发子痫等严重并发症,还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不良后果。在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产检,增加产检的频率,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和自身的身体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血压升高、血糖异常等,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保障母婴的健康安全。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母乳喂养的女性,饮食禁忌有哪些
母乳喂养的女性饮食禁忌通常包括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油腻食物、避免生冷食物、避免含酒精食物等方面。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的女性应避免食用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芥末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刺激宝宝胃肠道黏膜,进而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2、避免油腻食物:油腻食物如肥肉、炸鸡、奶油等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热量,营养成分相对单一,不利于哺乳期女性补充营养。3、避免生冷食物:此类食物包括冰淇淋、冰镇西瓜等,可能使哺乳期女性的身体受到寒凉刺激,导致腹泻、腹痛等胃肠道问题。此外,这些生冷食物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宝宝,导致宝宝腹泻,影响宝宝的健康。4、避免含酒精食物:含酒精的食物和饮品应避免摄入,如米酒、啤酒等,因为酒精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和肝脏造成损害。建议哺乳期女性保持饮食清淡,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鸡蛋、苹果等,以满足自身和宝宝的营养需求。此外,每次哺乳前后应清洗乳头,及时清理溢出的奶水,避免滋生细菌。另外,还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有助于宝宝有效吸吮,减少乳头受损的风险。在哺乳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如乳汁不足、乳房胀痛等,应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