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远离哮喘不是梦!

  小佳的姑姑送给小佳一只狗,小佳特别高兴,整天和小狗一起玩。可是,不知为什么,还没几天,小佳就开始咳嗽了,断断续续,一直没停过。

  又过了一阵子,小佳开始频繁生病,咳嗽、发烧,呼吸都有点困难。送到医院去输两

  天液,很快又好了,但不

  迎玖话题

  小佳的姑姑送给小佳一只狗,小佳特别高兴,整天和小狗一起玩。可是,不知为什么,还没几天,小佳就开始咳嗽了,断断续续,一直没停过。

  又过了一阵子,小佳开始频繁生病,咳嗽、发烧,呼吸都有点困难。送到医院去输两 天液,很快又好了,但不多久又再次发作。这样循环反复好几次,终于有一天晚上,小佳呼吸特别不对劲,仔细一看,小脸都憋紫了!这一下爸爸妈妈吓得不轻,赶紧送到医院抢救。大夫说,孩子患的是哮喘,幸亏抢救及时,要不然就危险了。

  专家解疑

  专家:何小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教授、主任医师)

  如何判断孩子是哮喘?

  婴幼儿哮喘,就是指三岁以前的孩子的哮喘病。一般来说,这种孩子开始时常常有感冒的症状,比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有的还会有发烧。几天以后孩子就会有喘息,一般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声粗,有的孩子会感觉胸口憋闷、呼吸困难

  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注意听他呼吸的声音。哮喘病患者呼吸时会有喘鸣声。有的家长说孩子呼吸有嘶嘶的声音,或者是像拉风箱一样;这种特殊的声音代表着孩子的呼吸道阻塞。这时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因为如果这种喘息症状不能够及时缓解的话,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从医学上讲,对婴幼儿哮喘的诊断,第一个标准就是典型的喘息要有三次以上(包括三次)。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上述症状出现三次,在除外其他可以引起喘息的疾病后就可以诊断为患有哮喘病。

  哮喘可以危害任何年龄的人

  任何年龄都可以患哮喘病,不过,它的第一次发作有70%~80%是在三岁以前的,也就是在婴幼儿时期。所以婴幼儿时期对于哮喘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孩子今后一生的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种观点认为,“小儿哮喘长大就好了,治不治无所谓”。这种错误观念使不少儿童错过了治疗的有利时机。部分患儿的确可不治而愈,但由儿童哮喘发展为成人哮喘的几率还是很高的,所以,患有哮喘,治疗越早越好。

  哮喘病因多种多样

  哮喘的病因复杂。婴幼儿得哮喘的原因,大多数跟家族的遗传性有关。还有就是与孩子的过敏体质关系比较大,有些人的体质是非常敏感的,一些对于普通人毫无影响的因素都可能成为他们患病的诱因。此外,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孕妇吸烟、孩子出生时体重偏低,患哮喘的几率都会更大一些。

  至于哮喘病的直接发病原因,那就更多了。对于婴幼儿来说,最常见的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还有就是接触某些可以引起患儿过敏的物质,如螨虫、霉菌孢子、花粉、灰尘、某些挥发性化学物质、蛋白性食物及某些药物,这些致敏原都可成为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

  给孩子一个清洁的呼吸环境

  防止哮喘,重点在防。家长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呼吸。

  别吸烟。研究表明,如果孕妇吸烟,那么孩子在出生以后就容易得上哮喘,当然,不仅妈妈不能吸烟,孩子的爸爸也不要在妈妈身边吸烟,否则,就会造成孕妇被动吸烟,一样是很可怕的。孩子出生以后,如果在婴幼儿时期被动吸烟,在儿童时期发病率就会较高。所以,吸烟的父母最好能戒烟,或者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

  避免螨虫侵害。螨虫是一种非常微小的寄生虫,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房间里却大量存在。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这种看不见的小生物则可能是引发哮喘的大敌。所以,家长要想办法尽量减少或避免螨虫的侵害。

  螨虫主要存在于像地毯、窗帘、沙发垫、卧具等一拍就容易扬起尘土的东西里面。对于家长来说,首先要少用这类物品。比如说沙发吧,尽量不用毛质、布质的沙发,可以用皮沙发;地毯就不要铺了;窗帘尽量不要用那种起毛绒的,用一些比较致密的化纤制品就要好一些。此外,卧具、窗帘都要勤洗勤晒,经常用吸尘器清理房间。

  毛绒玩具也是滋生螨虫的好场所,所以不要在房间摆放这类物品,更不要随意给孩子玩弄。

  远离宠物。有哮喘的孩子或者有可能得哮喘的孩子,这样的家庭一定不能养宠物。因为螨虫也大量地存在宠物的皮毛里边,并随着孩子对宠物的抚弄进入孩子的呼吸道。这也是很可怕的。

2010-07-05 00:48:00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焦虑症状出现如何迅速缓解
焦虑症状出现时会给人带来不适,通常可以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接触自然、营造舒适空间等方法帮助缓解。1、深呼吸: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使腹部膨胀,然后再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深呼吸能调节呼吸频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让身体从应激状态恢复到平静状态,缓解焦虑带来的紧张感。2、转移注意力:可以尝试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将注意力从引发焦虑的事情上转移开,能让大脑从紧张的状态中暂时解脱出来,使情绪得到放松。3、渐进性肌肉松弛法:从脚部开始,先紧绷脚部肌肉几秒钟,然后突然放松,感受肌肉的紧张与松弛的差异,接着依次对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部、手臂、肩膀、颈部和面部的肌肉进行同样的操作。这种方法能帮助身体放松,减轻肌肉紧张,进而缓解焦虑情绪。4、接触自然:如果条件允许,到户外公园、花园等地方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自然景色。自然环境能让人感到平静和舒适,降低焦虑水平,其宁静的氛围和丰富的视觉刺激可以舒缓紧张的神经。5、营造舒适空间:待在自己觉得舒适、温馨的房间里,调暗灯光,播放轻柔的音乐,或者使用香薰等。舒适的环境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焦虑症状。当焦虑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要忽视或压抑焦虑。平时也可以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等方式来增强心理韧性,预防焦虑症状的频繁出现。如果焦虑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焦虑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吃什么中成药
焦虑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可服用逍遥丸、解郁安神颗粒、四磨汤口服液等中成药来进行治疗。焦虑情绪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诱因之一,患者常伴随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1、逍遥丸:逍遥丸是一种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作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柴胡、当归、白芍等,能够缓解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对于焦虑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逍遥丸可通过调节情志,改善肠道功能,从而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2、解郁安神颗粒:解郁安神颗粒主要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其成分包括柴胡、大枣、石菖蒲等,具有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的功效。该药物能够缓解患者因焦虑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进而改善肠道功能,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的消化道症状。3、四磨汤口服液:四磨汤口服液由木香、枳壳、乌药、槟榔等中药组成,具有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尤其是那些伴有大便干结、腹痛腹胀等症状的患者。四磨汤口服液能够调节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改善肠道功能,从而缓解患者的消化道症状。针对焦虑引起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心理调适。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冥想、瑜伽等方式来缓解焦虑情绪,从而减轻肠道症状。同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可能刺激肠道的食物如辣条、麻辣火锅等,也是缓解症状的重要措施。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焦虑症躯体化障碍有哪些症状
焦虑症躯体化障碍是指焦虑情绪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其症状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1、神经系统症状: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疼痛程度和性质不一,可为胀痛、刺痛或隐痛等,可能会在紧张或焦虑情绪加重时发作或加剧。还会有失眠症状,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像蚁走感、烧灼感等,仿佛有东西在皮肤上爬行或皮肤有发热感,但实际并无外部刺激。2、心血管系统症状:可能出现心慌、心悸,自觉心跳加快、不规律或有强烈的心慌感,在安静状态下也可能明显感觉到心跳异常,有时会伴有胸闷、胸痛,胸部有压迫感或紧缩感,疼痛可呈放射性,向左肩、左臂等部位扩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压波动,紧张焦虑时血压可能升高,伴有头晕、头胀等不适。3、消化系统症状:常见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和欲望,进食量明显减少,即使面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胃口。还会有恶心、呕吐感,尤其是在情绪紧张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可能会频繁出现干呕或呕吐。此外,可能出现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肠道蠕动加快或减慢,导致大便性状和频率改变。焦虑症躯体化障碍的症状多样且复杂,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和改善躯体症状。同时,尝试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怎样才能走出焦虑、抑郁的困境
要走出焦虑、抑郁的困境,可从心理调节、社交互动以及药物辅助等方面着手。1、心理调节:学习情绪管理技巧,通过深呼吸、冥想、正念练习等方式,专注当下,缓解焦虑情绪。当感到焦虑、抑郁情绪袭来时,做几次深呼吸,用腹部呼吸,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再缓缓呼气,重复多次,能帮助放松身体,平静思绪。积极的自我暗示也很重要,每天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些正面肯定,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重塑自信,增强心理韧性。2、社交互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分享生活点滴。社交支持能提供情感慰藉,当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时,与他人交流可获得不同视角和建议,缓解内心压力。参加兴趣小组、志愿者活动等,结识志同道合的人,拓展社交圈子,丰富生活内容,增强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改善焦虑、抑郁状态。3、药物辅助:若焦虑、抑郁症状严重,经医生评估后,可能需药物治疗。例如舍曲林,其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浓度,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改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抑郁症状。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建议患者正视焦虑、抑郁情绪,不要逃避,及时采取行动应对。在自我调节过程中,要有耐心,改变不会一蹴而就,持续坚持才能看到效果。严格按医嘱使用药物,定期复诊,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和身体反应,以便调整治疗方案。若进行心理治疗,积极配合治疗师,认真完成布置的任务。保持积极心态,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帮助能够走出困境。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