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疝气延误治疗影响发育

  小儿疝气千万别大意

  由于患上了小儿疝气,而导致睾丸切除?这可并不是耸人听闻,它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沈阳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周福金表示,天气转暖,疝气就诊人数也开始增加。患了疝气之后,患儿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在长到6个月大以后就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这样可以避免影响睾丸或者卵巢发育。

  就诊太晚 导致病情加重

  周福金主任回忆说,最近1~2个月以来,小儿疝气的患者就开始增加,从冬天每日就诊3~5名左右的患者,增加到现在每天10名以上。就诊量是从前的两倍多。

  小峰(化名)由于患上疝气而导致睾丸切除的例子,正是发生在1个星期之前。

  原来小峰出生后不久便患上了疝气,大腿根部一直有个鼓包,到现在他已经快4岁了,可家长认为疝气是小毛病并没有做任何治疗。

  就在就诊前23小时,小峰出现呕吐的症状,苦水都吐出来了,肚子涨得鼓鼓的,非常痛苦。

  家长马上把孩子抱到儿童医院,被诊断为“右侧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疝气卡住了”。医生决定立即手术,一个小时后,疝气治好了,而小峰的睾丸由于长时间嵌顿,已经坏死,只能切除了。

  延误治疗 可能影响孩子发育

  家长听到这个消息后,虽然痛心疾首,可也无法挽回了。对此,周福金解释说,家长不重视可以说是首要原因。

  其实小儿疝气,就是百姓俗称的“脱肠”,可以说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婴儿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

  而疝气不及时治疗,一旦发生嵌顿,可出现肠管、甚至是卵巢、睾丸梗死。小儿年龄越小,发现越晚导致疝内容物坏死或睾丸梗死的可能性越大。虽然不是所有的患儿都会发生嵌顿,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据统计,嵌顿疝的发生率占全部疝病例的1/6,婴幼儿嵌顿疝中,由于精索血管长时间受压,可并发睾丸梗死,约为10%~15%。

  剧烈运动 可能导致疝气发生

  为什么天气转暖,就诊的患者就开始增加?周福金分析,首先要弄清楚疝气的位置,疝气位于大腿内侧,成因是内环未闭合的结果。

  而这个内环是睾丸,或者女孩圆韧带下降的通道,正常情况下内环在小儿出生时即应闭合,如果没有及时闭合,再加上有腹压增加的因素,例如剧烈哭闹、剧烈咳嗽等,都可能导致肠管挤出来,患上疝气。

  孩子大于6个月可手术治疗

  得了疝气怎么办?周福金表示,小儿疝气这种疾病一般在宝宝出生后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时突然发病,另外大腿根处内环的闭合是一个逐渐过程,有的生后还在慢慢闭合,所以疝气小儿生后6个月内可以先观察,但是必须时时留意。

  家长应该在给孩子换衣服的时候,和孩子玩耍的时候,注意孩子大腿根处,多留意宝宝阴囊或腹股沟区是否异常,如果发现小儿哭闹或用力时,两侧腹股沟或阴囊出现一个包块或不对称,看是否两个内侧有鼓包。

  一旦发现鼓包,并且孩子剧烈活动后鼓包更加突出,那么就要特别注意,到医院做检查。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手术治疗。也可以采取微创手术,切口小,损伤轻微,可以一次处理两侧疝气。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来慧丽)

2010-06-17 00:43:00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黄威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月经不调看哪个科室
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时可以到医院挂妇科、内分泌科、中医科、不孕不育科、血液内科等科室进行检查。建议患者明确自身情况后及时就诊,并遵医嘱治疗。1.妇科:如果女性在来月经期间出现了痛经、月经量少等情况,则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导致,此时则需要前往医院的妇科进行腹部彩超检查以明确诊断。2.内分泌科:若女性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也可引起月经失调的现象发生。因此当女性伴有其他激素异常表现时,可前往内分泌科完善性激素六项等相关检查。3.中医科:若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是长期熬夜等因素引起的月经紊乱,通常还可配合医生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调理改善。4.不孕不育科:对于备孕时间较短且有正常性生活的女性来说,不排除是由于怀孕早期先兆流产所致,因此也可以直接去正规医院的不孕不育科就诊。5.血液内科:如果患者长期存在月经不调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小板减少,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此时可以到医院的血液内科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刘浩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月经不调是病吗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和出血量的异常,同时还会伴有月经前、经期出现的腹部疼痛和全身症状。可能由于情绪异常、节食、嗜烟酒等原因导致。 1、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失调 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导致情绪异常,都会引起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由于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卵巢、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会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2、节食引起月经不调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青春期女性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才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后可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导致身体中的脂肪和蛋白质的大量消耗,从而使雌激素的合成出现紊乱,从而影响月经来潮,甚至出现经量稀少或闭经的现象。因此,减肥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3、嗜烟酒引起月经失调 香烟中的某些物质成分和酒精能干扰月经周期的正常生理反应,引起月经失调。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失调而到医院诊治。每日抽烟超过1包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升的女性中,月经失调的女性是不吸烟喝酒女性的3倍。所以建议女性不要吸烟,少饮酒。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规律作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引发疾病的各种因素。
关晓琳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月经不调有什么影响
一般情况下,月经不调可能会危害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影响生育功能、诱发妇科疾病、肥胖。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危害心理健康 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等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失眠多梦和入睡困难等症状,会对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 2、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的情况,并且伴有腹痛的症状,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此时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不适反应,如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等症状。因此,对于此类情况需要积极进行调理和改善,以免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3、影响生育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工作做得不到位或者经常熬夜加班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的发生,从而引起月经紊乱的情况发生。此时会对正常的受孕产生不利的因素,并且也会降低精子的质量和活力,从而会影响到正常怀孕的概率。 4、诱发妇科疾病 长期存在月经不调的情况下,会使体内的雌激素以及孕酮发生变化,从而使卵巢的功能受到影响,严重者还容易引发宫颈炎或者是盆腔炎症等方面的疾病。 5、肥胖 当体内脂肪含量过高时会抑制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而雌激素则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两者相互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一旦内分泌系统失衡,可能会出现体重过重等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寒凉食物,以免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月经不调、大姨妈推迟怎么回事,怎么办
大姨妈一般指月经,月经不调、月经推迟,多考虑是不良生活习惯、内分泌失调、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宫颈炎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应的治疗。1、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患者平时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出现月经推迟、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爬山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月经不调的情况。2、内分泌失调如果患者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引起月经不调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同时也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必要时,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母草颗粒等中成药进行调理。3、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性腺功能的减退,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4、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类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导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异常、痤疮、不孕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地屈孕酮片、螺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宫颈炎宫颈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宫颈黏膜引起的炎症反应。通常会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金刚藤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