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预防近视发生

  我国已成为近视大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岁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73%,广州地区儿童视力低下的患病率为22.3%,其中屈光不正(占94.9%)和弱视(占1.9%)占了绝大部分。近视除了带来生活、工作的不便,甚至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青少年视觉处于发育期,若得不到及时矫治将导致更为严重的视觉损害。近视患者的年龄也呈越来越小的趋势。另外,城市儿童比乡下儿童更多和更早地患上近视。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的孩子,做户外活动的时间太少,这是造成幼儿视力不良的外界原因,受后天影响较大的近视尤其如此。在眼球的发育过程中,如果总看近的事物,睫状肌长期紧张,晶状体就会处于"凸"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近视。日常生活中,过于挑食的儿童如果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也会导致近视,如缺钙和铬,就会影响眼球壁的正常生理功能,其韧性和成形性发生改变,使眼球伸展,前后径增大,导致近视和助长近视度的加深。另外,如果长期嗜甜食,使血糖增高血浆渗透压上升,也会使眼球水晶体和房水渗透压上升,使水晶体屈光度增加,同时,还会消耗掉大量维生素B1,而维生素B1不足也会造成视力减弱。

  怎样早发现儿童近视?

如何让孩子远离近视弱视

  对于儿童近视眼,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便得到好的治疗效果。首先,家长应该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及早发现视力异常,及早就医;其次,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患近视眼的儿童常常有以下表现:

  ●看远处的物体时经常眯细眼睛,否则就看不清楚;

  ●看书和看电影、电视的距离变近了,尤其是看电视总喜欢靠近电视机;

  ●看物体时容易产生紧皱眉头现象;或者有歪头视物

  ●性格和情绪发生变化,比如情绪急躁,与小朋友之间关系变得不融洽,行动和思维能力减退、学习缺乏耐心,学习成绩下降等。

  日常如何训练儿童的视觉功能?

  正常小孩的视觉发育主要靠"看",而这种视觉训练要靠成人来帮助。训练儿童的视觉功能,可以用各种色彩鲜明、背景对比清晰及反光良好的玩具,从上、下、左、右各个位置由远及近移向眼睛,训练孩子追随及固定目标的能力。随后在1岁左右,应把玩具放在他们周围,让他们观察、寻找,并逐步引导孩子注意周围的事物,如人、家具等;到2~3岁时,应让他们看各种彩色的图画,先是看单一色彩的图,然后看彩色线条图,进一步再看较复杂的图,接下去是练习描图及画画。可以在室外多做瞄准的游戏,进行球类训练,均有助于训练双眼视觉、运动视觉、手眼协调等视觉功能。

  及早发现和预防弱视

  弱视是怎么回事?

  弱视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眼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患病率约为3%,也就是说在我国3亿多儿童中,大约有1000多万弱视儿童。弱视是指眼球检查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通过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9以上。

  弱视有什么危害?

  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常常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如下楼梯时没有深度感,看显微镜时没有立体感等,这将直接影响高考升学及职业选择,影响个人前途。另外,弱视常引起斜视,从而影响美观及儿童身心发育。

  弱视可分成哪几种类型?

  弱视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及先天性弱视。

  如何早期发现小儿弱视?

  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是早期发现弱视的最佳办法。在儿童第一次查视力前,家长应教会孩子识别视力表,尽量避免检查视力时的误差。儿童应每隔半年或一年查一次视力,若发现视力低于0.8~0.9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则应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医生对视力不好的孩子在做散瞳验光检查后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孩子患了弱视怎么办?

  一旦孩子被确诊为弱视,很多家长首先想到通过药物治疗,但至今,尚无行之有效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各种弱视康复性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平时让孩子多做精细工作,如:穿珠子、描画等。家长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让孩子配合训练,不要怕麻烦而影响训练效果,最终导致训练失败。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则视力恢复的机会便很小了。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8岁为治疗的敏感期,总之,弱视治疗越早越好。但须提醒的是,只要弱视儿童存在的斜视或屈光参差等导致弱视的因素不清除,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立体视觉,没有坚持进行巩固治疗,那么弱视都有可能复发。

  早期发现,3岁以前是关键。小儿应分别在出生时、6个月时、1、2、3周岁时进行包括眼部在内的全身检查。儿童到4岁半以后,眼球的解剖及功能的发育已经与成人基本相同,因此,3岁以前是儿童低视力防治的关键期。定期查视力。家长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m远处让孩子识别。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很有可能是弱视。平时注意观察。除了视力低下以外,弱视儿童往往还有其它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等。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因为约有1/2的斜视合并弱视。遮盖试验: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有意遮盖一眼,让孩子单眼视物,若哭闹不安或撕遮盖物,则说明未遮盖眼视力很差,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使每个孩子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是社会、学校、家长及医务工作者共同的心愿。

  专家特别提醒:

  ●优生优育,尽量减少先天性及遗传性眼病的发生。

  ●教育儿童用眼卫生,最大限度地减少近视眼等眼疾的发生。

  ●家长、幼儿园、学校及全社会重视儿童眼睛的保护,避免眼外伤的发生。

  ●合理营养,保证小儿眼的各项功能的正常发育,预防营养缺乏性眼病的发生。

  ●加强儿童视力及眼健康状况的检查和监测,建立儿童视力及眼保健档案,及时发现眼健康异常,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眼健康。

  ●可分几个阶段做重点项目的诊察:

  (1)出生~3个月:早产儿或有猫眼、牛眼、眼皮下垂者,要在出生后尽早求诊。

  (2)3个月~1岁:发现有斜眼、泪眼、眯眯眼者要及早诊治。

  (3)1~3岁:请医生做一次简易的眼部及视力检查。

  (4)3~5岁:视力检查(裸视在0.6以上才算正常)。

  (5)上小学前:检查视力并检查有无屈光不正或斜视、弱视。

  (6)学生时期(6~25岁):每半年做定期视力检查。

  (7)25岁~45岁:每年检查视力,并检查眼底。

  (8)45岁以上:每半年检查眼压及眼底。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期俊军)

2010-05-30 10:08:00浏览2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乳腺淋巴恶性肿瘤要做放疗吗
乳腺淋巴恶性肿瘤可能需要进行放疗。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按照既定的治疗计划接受放疗及其他综合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监测放疗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不适症状。首先,对于中晚期乳腺淋巴恶性肿瘤,尤其是肿瘤侵犯范围广、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存在局部残留病灶的患者,放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这类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单纯手术难以彻底清除潜在的微小转移灶,而放疗可通过高能量射线照射肿瘤区域,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抑制其增殖和扩散,从而降低局部复发率。此外,若肿瘤累及乳腺周围的淋巴结,如腋窝、锁骨上淋巴结等,放疗能够有效控制淋巴结内的肿瘤细胞,减少远处转移风险。其次,放疗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在化疗后进行放疗,可以对化疗不敏感或残留的肿瘤细胞进行补充杀伤,增强治疗效果;对于HER-2阳性等具有特定靶点的乳腺淋巴恶性肿瘤,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既能利用靶向药物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又可通过放疗的局部作用进一步控制病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此外,放疗还可缓解肿瘤引起的疼痛、压迫等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机体对治疗的耐受性。
曹卫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放疗一次的费用大约多少
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放疗一次的费用通常在500元至5000元,具体费用受医院级别、地区、患者个体情况的影响。一、医院级别:三级医院:三级医院的设备先进、技术成熟,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和更高的治疗效果,因此放疗费用较高,一次的费用通常在3000元至5000元。二级及其他基层医院:这些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可能相对三级医院较有限,费用也相对较低,一般在500元至3000元一次。二、地区: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医疗资源集中,消费水平高,放疗费用普遍较高,一次通常在4000元至5000元之间。二三线及其他小型城市:这些城市的医疗资源相对较少,生活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费用也较低,一般在500元至4000元一次。三、患者个体情况: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肿瘤部位及放疗次数等因素也会影响费用。早期肿瘤放疗次数较少,费用相对较低;晚期或复杂肿瘤放疗次数多,费用更高。例如,脑部放疗因精度要求高,费用可能偏高。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病情、预算及所在地区医疗资源选择合适的医院和治疗方式。术前应充分了解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治疗过程中需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粘液癌乳腺癌需要放疗吗
粘液癌乳腺癌一般指乳腺粘液腺癌,对于乳腺粘液腺癌,部分接受保乳术或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放疗可降低复发风险;但低危患者、存在严重禁忌症或不能耐受放疗带来的不良反应的患者,一般可以不采取放疗。对于接受保乳术的乳腺粘液腺癌患者,放疗通常是必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保乳术仅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组织,保留乳房外观,但局部残留癌细胞的风险较高。通过术后放疗,利用高能射线对瘤床及周围乳腺组织进行照射,可有效杀灭残留癌细胞,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此外,当肿瘤直径较大、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或存在脉管癌栓等高危因素时,术后放疗也有助于降低胸壁及区域淋巴结复发风险,常用的调强放疗技术能精准照射靶区,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然而,并非所有乳腺粘液腺癌患者都需放疗。对于低危患者,如肿瘤分期早、病灶小且手术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无转移,单纯手术联合内分泌治疗(如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或化疗(如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即可达到较好疗效,放疗带来的获益可能有限。此外,若患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放疗禁忌症,或无法耐受放疗相关不良反应,通常建议选择其他替代治疗方案。确诊乳腺粘液腺癌后,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如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肿瘤分期和分子分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另外,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若进行放疗,要注意保护照射区域皮肤,避免摩擦、暴晒,防止皮肤损伤。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肺部良性肿瘤为什么还要放疗
肺部良性肿瘤通常不需要放疗,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考虑使用,比如肿瘤位置特殊、患者身体状况差、肿瘤有恶变倾向等,在这些情况下放疗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放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1、肿瘤位置特殊:当肺部良性肿瘤生长在靠近心脏、大血管、气管等重要结构的位置时,手术切除可能会对这些重要结构造成损伤,难以做到完全切除肿瘤。此时,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来破坏肿瘤细胞,尽可能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2、患者身体状况差:部分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存在多种基础疾病等原因,身体耐受性差,无法承受手术带来的创伤。放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身体的整体负担相对较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肿瘤有恶变倾向:虽然是良性肿瘤,但如果通过病理检查或其他检查发现有恶变的迹象,如细胞异常增生、肿瘤生长速度加快等,为了防止肿瘤进一步恶变并发生转移,放疗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性的治疗措施,杀死可能存在的癌细胞,降低恶变的风险。对于肺部良性肿瘤考虑放疗的情况,建议患者及家属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详细了解放疗的必要性、可能的副作用及预期效果。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放疗过程中,要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