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护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预防护理

留心小儿步态异常

举报/反馈
2010-05-31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双手离开地面,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极其关键的一步。1岁左右,快速成长的孩子开始了蹒跚学步。孩子人生的第一步,带给为人父母者无尽喜悦的同时,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然而,您是否知道,这第一步走得怎样,与孩子一生的健康也有很大关系!

  在婴儿期,能吃会睡的宝宝们生长得很快,遵循人类发育的一些基本原则,按“从头到脚”的顺序发育:先会抬头,其次挺胸、独自坐,然后会站,最后才会行走。因此宝宝下肢的发育异常,往往到学步时才引起家长的注意。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异常步态:  鸭步常见于双侧先天髋关节脱位髋内翻畸形的患儿,往往表现为挺腹、翘臀的摇摆步态

  剪刀步态因髋内收肌、内旋肌和内侧帼绳肌痉挛所致,呈上下肢内收交叉前行,多半有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曲畸形,主要见于脑性瘫痪的小儿。

  跟行步态表现为足跟不能自由抬起,患儿常需依靠外展下肢,过度屈髋屈膝,以使下垂的足离开地面,这是由于小腿三头肌瘫痪所致。

  踮足步态常见于马蹄内翻足患儿,由足跖曲、内翻、内收一系列复杂畸形组成。  双下肢不等长步态故名思义,这是由于双下肢不等长所致,轻者以骨盆倾斜表现;重者出现骨盆下降性跛行或正常一侧屈膝而患侧以马蹄步态来表现。

  跨阶步态主要由于小儿患病一侧的伸肌(伸拇肌、伸趾肌、胫前肌、腓肠肌)瘫痪而导致足下垂,行走时不得不高抬膝部,拖步而行,如跨台阶一样。

  由于婴幼儿运动系统先天性畸形和程度轻重不一,也会有几种病理步态相互交杂,加上大多数小儿本身又处在步态不稳的学步时期,所以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所以,年轻父母千万要注意小儿学步时期的步态,如有疑问,及时去医院请专科医生仔细诊察,以避免因延误病情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实习编辑:张丽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