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新生儿太乖 警惕智力低下

  生命降临人世,每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动作和表情,都会给父母带来无比的喜悦。而对有些新生儿活动少,面部缺乏表情,很少哭闹等现象,却误认为孩子很乖。殊不知孩子在“乖的假象下,可能隐伏着智力低下的疾病。因此,年轻的父母可以按照以下几点观察新生儿的情况:

  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正常孩子2个月左右就会笑,4个月时能放声大笑。假如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则是智力低下的一种信号。

  眼睛功能发育不全。一般来说1个月的婴儿就会用眼睛注意周围环境,再大一点就会转动眼球,跟踪他有兴趣的事物。但是智力低下的婴儿则对周围的人或事物常常表现为无动于衷。

  对声音反应差。婴儿对周围的声响常常特别敏感,会害怕很大的噪音或者打雷之类的巨响。如果他对声音没有什么反应,即便是听到不普通的声音也显得特别“老实”,则常常是智力障碍的征兆。

  平时哭声少。宝宝都会经常哭,饿的时候哭,尿湿的时候也哭。如果孩子哭得很少,遇到什么事情只会尖叫,或者对外界刺激显得很淡漠,往往是智商比较低的表现。

  喂养困难。咀嚼晚,吃固体食物不易咽下并且常常出现呕吐也是智障的征兆。

  1岁以内小儿流涎可以说是正常现象,但1周岁后还淌口水便要想到智力障碍的可能。

  动作笨拙。出生5个月的婴儿特别喜欢玩自己的手,但到6个月后仍不会玩手或到3岁还喜欢将玩具往嘴里放就不正常了。与同龄正常婴儿相比,智力低下的孩子动作笨拙,等到学会走路后两脚还是相互乱踢,平时无目的的活动较多。

(实习编辑:吴春丽)

2010-05-31 07:46:00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智力低挂什么科
智力低一般可以挂儿科、儿童保健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科室。 1、儿科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遗疾的诊疗和保健科学,主要研究小儿时期的身心发育规律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还可以对小儿进行健康检查、指导教育、健康评估以及疾病筛查等。 2、儿童保健科 儿童保健科是以儿童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临床科室,主要是针对0-6岁的儿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指导和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预防儿童出现智力低、行为障碍等情况。 3、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是以康复医学为主的科室,主要是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损伤、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损伤等进行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患者存在智力低的情况,也可以到医院的康复医学科进行就诊。 4、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是看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室,比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可以检查脑电图、脑血管造影等明确诊断。若患者存在智力低的情况,也可以到神经内科就诊。 5、精神心理科 精神心理科是看精神心理疾病的科室,比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可以检查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明确诊断。上述疾病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智力低的情况,因此可以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总张嘴巴是智力低吗
宝宝总张嘴巴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由于长牙、口腔溃疡、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肥大等原因引起的。1、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的年龄较小,语言中枢还未发育成熟,可能会出现张嘴巴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2、长牙如果宝宝正处于长牙期,在长牙期可能会导致牙龈不适,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磨牙棒缓解。3、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可能与免疫、遗传、饮食等因素有关,宝宝可能会出现口腔内黏膜红肿、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宝宝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冰硼散、桂林西瓜霜等药物进行治疗。4、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宝宝身体抵抗力较低,可能会受到细菌、病毒入侵诱发上呼吸道感染,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等不适症状,由于鼻塞导致呼吸不畅,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可以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5、扁桃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是指扁桃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发生病理性增生。如果宝宝存在扁桃体肥大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咽喉部位异物感、咽喉肿痛等症状,由于疼痛刺激从而出现该现象。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扁桃体摘除术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变化情况,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宝宝逗不笑是智力低吗
宝宝逗不笑不一定是智力低下,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由于自闭症、听力障碍、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等原因所引起的。 1、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宝宝的年龄较小,可能会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而出现不爱笑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宝宝年龄逐渐增长后,这种症状会逐渐消失。 2、自闭症 自闭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脑功能和神经发育异常等原因所引起的,当宝宝患有自闭症后,可能会出现不爱笑、不与人沟通、性格孤僻等症状。建议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培酮、阿立哌唑等。同时,还可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如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3、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当宝宝存在听力障碍时,可能会导致宝宝无法正常接收到外界的信号,从而无法正常出现笑的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可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助听器、人工耳蜗等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通过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4、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指宝宝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早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可出现宝宝逗不笑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可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进行康复训练,如运动训练、智力训练等。必要时,还可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如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等。 5、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比如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感染等,可导致患者出现智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感觉统合训练、认知训练、心理治疗等。必要时,还可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如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等。 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家长平时应多带领宝宝外出,多与宝宝交流,帮助其适应外界环境。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18岁智力低下怎么治疗
18岁智力低下可能是药物刺激、家族遗传、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方式缓解病情。 1、药物刺激 如果机体大量服用刺激性的药物,比如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出现脑部神经受损的现象,因此会智力低下。此时机体需要停止服用药物,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跑步、踢足球等,及时将体内的药物排出体外,多吃甲鱼汤、鲫鱼汤等营养物质,尽可能避免病情加重的情况。 2、家族遗传 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智力低下的情况,小孩也会受到遗传,这种情况治疗难度较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比如认知训练、感觉训练以及技能训练等,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自理能力。还需要养成早睡早起良好的作息习惯,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3、甲状腺功能减退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碘元素缺乏或者过量等因素,可能会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容易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可能会导致智力低下。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比如左甲状腺钠片。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营养脑神经的药物,日常做好智力提升训练,避免病情出现进一步发展。 除了上述比较常见的病因之外,18岁智力低下还可能与环境刺激、颅脑畸形有关。家长需要及时关心、爱护孩子,尽力帮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