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打开孤独症孩子的“自闭”门

  “有这样一群孩子生活在我们中间:虽然和你近在咫尺,却让人觉得就像星星一样遥远。他对你视而不见,一天到晚拿着玩具车的轮子转啊转,对别的都不感兴趣;他可能踮着脚尖走路,就像没有适应地球的重力,又怕发出响声把自己惊醒;他对周遭一切都毫无反应,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笑,或者反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今天星期几?’答案必须是他认定的‘星期三’,否则就听不见。他们像中了咒语,被封闭在一个我们无法知道的梦魇里。”

  这段话中所描述的一群孩子其实就是现在被称为“孤独症”的孩子。由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外人难以理解,因而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这种现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广泛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类型之一,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以人际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兴趣局限和行为刻板为特征,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此症的概念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不同,它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孤独症患者容貌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每250名儿童中就有1例自闭症患儿,多见于男孩,初发年龄一般在30个月以内。我国自1982年首次在南京报道了4例儿童自闭症以来,目前大约1000名儿童中就有2名患者,总数约达50万左右。

  孤独症的病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医生从遗传、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作了大量研究,但迄今仍未能阐明儿童自闭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此病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孤独症有哪些表现呢?

  该症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此外,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1、社会交往障碍

  即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被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用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打开孤独症孩子的“自闭”门


  2、交流障碍

  (1)非言语交流障碍。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言语交流障碍。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

  3、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只有20-25%的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三、综合干预——打开孤独症孩子“自闭”的门

  如果对孤独症的孩子进行合适的干预,他们多数可以取得相当大的改进。

  孤独症干预原则:

  1、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

  2、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患儿本人、儿童保健医生、患儿父母及老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应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形成综合治疗团队;

  3、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培训方案;

  4、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根据患儿病情因人而异地进行治疗,并依据治疗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5、治疗、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患儿的躯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

  6、坚持治疗,持之以恒。

  一、药物治疗

  目前无特效药可以治愈孤独症,但以下药物可能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并有利于教育训练的进行。具体包括:

  (1)抗精神病药:可减轻多动、冲动、自语、自伤和刻板行为,稳定患儿情绪;改善孤僻、退缩,使患儿活跃、言语量增多,并改善情绪。

  (2)抗抑郁药:该类药可改善该症的刻板重复行为,改善情绪,并缓解强迫症状。

  (3)中枢兴奋药或可乐定及其它:适用于伴有注意障碍及多动症状的患儿。其它如改善和促进脑细胞功能药、维生素B6和镁剂亦可酌情使用。

2010-04-08 07:02:00浏览6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脑卒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脑卒中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饮食、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注意情绪管理、用药,以免加重病情。1、饮食脑卒中患者要注意饮食的健康,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少吃动物内脏、蛋黄、肥肉等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可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鸡蛋、牛肉等。2、生活习惯患者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不要长期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可以适当参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能够增强体质。3、戒烟戒酒平时需要改变长期吸烟、喝酒的不良习惯,也应避免吸二手烟,否则可能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4、注意情绪管理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此时患者可以多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5、用药脑卒中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切勿自行停药或者更改药物剂量。同时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怎么回事,怎么办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指脑卒中患者出现肩部不适、手部麻木的情况,多考虑是脑卒中后引起的,也可能与神经损伤、颈椎病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对症治疗。1、脑卒中后引起的由于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出现堵塞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利于病情的改善。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进行处理,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2、神经损伤由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必要时,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3、颈椎病如果脑卒中患者经常伏案工作,可能会使局部神经受到压迫,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肢体麻木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颈复康颗粒、谷维素片等药物改善病情,能够营养神经,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必要时,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是脑卒中后合并症等造成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小中风可以治愈吗
小中风一般可以治愈,小中风在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脑部、脊髓以及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导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一般因为小中风是因为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改变以及血栓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血流动力学改变 如患者患有高血压,那么在血压波动或者血压偏低时,脑供血灌注不足,发生血管的痉挛,导致缺血出现小中风的情况发生。高血压中风的患者在康复期,如无吞咽困难,所以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柔软的膳食平衡为主。其次,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如非洛地平、贝尼地平等监测血压,通过各种手段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2、血液成分改变 如果遗传性血液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血液成分发生变化,阻塞血管影响脑供血,导致短暂性脑供血发作,也可能会造成小中风的情况发生。通常患者可使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还可以给予动脉取栓或动脉溶栓治疗。 3、血栓形成 脑部的小动脉硬化后,可能会形成血管壁的小斑块,而小斑块脱落后通过血管形成堵塞,可能会造成小中风。如果在血栓中风发病后4-5个小时内紧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就很可能把阻塞的血管再通开,使脑血管缺血影响到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或其他功能的脑组织得到再次灌注。也可以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如血管内拉栓、取栓等方法,把阻塞血管的血栓取出来,使机体功能得到恢复。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在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小中风时,孕妇禁用哪些
中风一般是指脑卒中,小中风一般指暂时性缺血中风。通常情况下,在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及暂时性缺血中风时,孕妇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同时不建议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咖啡因类饮品。 1、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但是妊娠前三个月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异常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因此,孕妇应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2、氯吡格雷片 氯吡格雷片也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疾病。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氯吡格雷片,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畸形的情况,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孕妇应禁用氯吡格雷片。 3、华法林钠片 华法林钠片是一种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防治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华法林钠片,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发育异常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因此,孕妇应禁用华法林钠片。 4、生冷寒凉的食物 如冰淇淋、冰镇饮料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进而会影响气血循环和经络通畅,不利于病情的好转。 5、咖啡因类饮品 如浓茶、咖啡等。此类饮品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饮用后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流产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建议孕妇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