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新生宝宝常见疾病对策

  生理性黄疸

  表现: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宝宝的脸却开始发黄,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就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原因:胎儿在子宫内靠妈妈供给营养,生长发育代谢后产生的废物也由妈妈的脏器帮助排泄出来,胎儿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寿终正寝"后,产生的胆红素就是这样由妈妈的肝脏帮助转化排泄的。所以宝宝出生时并没有黄疸

  婴儿出生后,与母亲脱离了联系,他的一切新陈代谢产物也就由自己来处理了。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要经过肝脏转化一下,才能从体内排泄出去。而这时新生儿的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是很弱的。胆红素就不能从正常的渠道排泄到体外,多余的没有经过肝脏处理的间接胆红素蓄积在体内。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就表现出黄疸

  应对:随着宝宝肝脏功能的逐渐成熟,新生儿黄疸会逐渐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黄疸就会退尽。所以父母不用惊慌,可以置之不理。

  便秘

  表现:便秘是指没有大便或大便次数忽然减少很多,同时大便变得很硬,排便困难,以致婴儿哭啼。

  原因:新生儿每天应该有四至五次大便。新生儿如吃母乳或特别配制的奶粉,大便次数会略少,甚至会便秘。

  应对:父母要注意观察宝宝大便的形状,正常大便应是软性的。如果发现宝宝便秘,这时不妨先给些果汁或者把奶调得稀些,如果便秘情况不改,应该带婴儿去看医生。新手爸妈不要自己在家给宝宝灌肠,灌肠次数太多是危险的,会让婴儿养成依赖性,非要灌肠才排便,所以这方面还是听医生的指示去做较安全。

  吐奶

  表现:新生儿吃完奶后,常常会吐出一些奶。

  原因:宝宝并不是生病了,只是在吸奶时连带吸入了空气,在吃完奶后把空气吐出来,使得奶也跟着吐出。

  应对:新手父母对宝宝吐奶的预防方法是,不要让宝宝吸奶吸得太快,在吃奶之后让宝宝有机会排出胃内的空气。当宝宝吃完奶后,不要马上将他放回小床,而应该抱起他,让他把头靠在你的肩膀或膝盖上停留一会儿,轻轻地由下向上抚摸宝宝的背部,使空气排出,这时,爸妈可以听到明显的打嗝声。当婴儿吃得过量,可能将部分或全部的奶都吐出来,这是无碍的。如果发生呕吐现象,应立即停止喂奶,每天给他喂几次少量的温开水;若呕吐不止,就该去看医生。

  腹泻

  表现:腹泻很容易辨认:大便次数忽然增多,而且稀,发出臭味。

  原因:腹泻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在天气炎热或受其他疾病影响时都会腹泻。

  应对:如果发现婴儿腹泻及发热,应立即去看医生,不可拖延。父母在带宝宝看医生之前,应让宝宝多喝流质,如温开水或稀粥。让宝宝多饮流质非常重要,因为宝宝已失去大量水分,这很危险。同时,父母还要注意保持宝宝的清洁卫生,替宝宝处理完粪便后,自己也要洗净双手,以防病菌传染。

  脐炎

  表现:宝宝肚脐发炎

  原因:脐炎是新生儿常遇到的问题。宝宝出生之后,脐带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医生将脐带结扎后5-7天内脐带残端干枯脱落,脱落后的部位即为肚脐。问题就发生在脐带还没脱落的这段时间内。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护理不当,感染细菌而发炎,这就是脐炎。

  应对:预防脐炎发生的方法很简单:保持宝宝脐部清洁、干燥。脐带未脱落时,给宝宝洗澡要分上、下两部分洗,不要让脐带及包扎脐带的纱布沾上水。如果脐带上的纱布湿了,要及时更换。一旦发现宝宝的脐部有渗出液,一定要带宝宝看医生,爸爸妈妈要按无菌操作的程序给宝宝清洗脐带。

  湿疹

  表现:开始是红色的小丘疹,有渗液,最后可结痂脱屑,反反复复,长期不愈,宝宝会感到搔痒难受。主要分布在面部、额部眉毛、耳廓周围,面颊部也有,严重的可蔓延到全身,尤以皮肤皱折处多,如肘窝、腋下等处。常见的湿疹是以2-3个月大的宝宝最严重。

  原因: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有遗传倾向,多见于对牛奶过敏的婴儿。人工喂养的宝宝患湿疹的比例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多。

  应对:一般不严重的湿疹,可不做特别的治疗,只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不要用香皂、浴液等给宝宝洗脸、洗澡,只用清水清洗就行了。到了宝宝4个月以后,开始逐步给宝宝添加辅食,减少牛奶的摄入量,直到宝宝完全脱离以牛奶为主食、以饭食代替后,皮肤湿疹常常会不治自愈。在药物方面,爸爸妈妈可在医生指导下让宝宝口服抗过敏的药物如扑尔敏、维生素C等,同时给宝宝补充一些钙剂。如果宝宝的湿疹较严重,父母可用硼酸水湿敷。患湿疹的宝宝,长大后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如鱼、虾等,爸妈要留心观察。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4-03 07:48:00浏览1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庆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80岁股骨颈骨折怎么治疗比较好
80岁股骨颈骨折可以采取卧床休息、营养支持、止痛药物治疗、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等治疗措施。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 1.卧床休息 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在床上保持静止状态,减少下地活动,直至医生允许。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骨折部位的压力,促进愈合。对于80岁的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骨折后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期。 2.营养支持 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或营养液,如牛奶、鸡蛋羹等。充足的营养摄入可以满足骨骼生长和修复所需的能量和原料,加速康复进程。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良好的营养状况对骨折的愈合至关重要。 3.止痛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镇痛剂,按医嘱服用。止痛药物能够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后续治疗和康复。但需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影响其他治疗效果。 4.内固定术 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由专业医师操作将钢板、螺钉等器械固定于骨折处,通常为微创手术。内固定术可稳定骨折端,缩短愈合时间,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股骨颈骨折。 5.髋关节置换 在全麻下,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采用人工关节替换受损的髋关节,包括髋臼和股骨头部分。髋关节置换是针对严重或无法自愈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同时,鼓励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如被动运动,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股骨颈骨折后腿不一样长
股骨颈骨折后腿不一样长,可能是骨折未愈合、骨折畸形愈合、股骨头坏死、骨折愈合不良、骨折对位对线不良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1、骨折未愈合如果患者股骨颈骨折后,没有进行积极有效地治疗,可能会导致骨折断端愈合不良,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2、骨折畸形愈合如果患者在股骨颈骨折后,没有进行复位或者复位不良,可能会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3、股骨头坏死如果患者股骨颈骨折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仑膦酸钠、利伐沙班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4、骨折愈合不良如果患者在股骨颈骨折后,没有注意休息,而是过早下地活动,可能会导致骨折愈合不良,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在股骨颈骨折后注意休息,避免过早下地活动,以免加重骨折愈合不良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钙、乳酸钙等钙剂进行治疗。5、骨折对位对线不良如果股骨颈骨折后,出现骨折对位对线不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股骨头的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如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在此期间,患者应适量食用钙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虾皮、鸡蛋等,能够补充骨头所需要的营养,促进骨折的愈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