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新生儿护理常见误区

  误区一: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适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产生原因:

  (1)后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2)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误区二:挤压乳腺

  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还可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属于生理现象,2~3周即可消失,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误区三: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甚为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

  误区四: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驰,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约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喟奶后应将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误区五:误擦胎脂

  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及保温作用。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其它部位的胎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误区六:脱水热误为感染

  少数新生儿出生后的第3-4天有一过度性发热,体温骤升,有时可达39度C左右,但一般情况良好,夏季多见。若补足水份后,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不需治疗。有人误为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是不必要的。

  误区七:新生儿脱发

  有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很黑,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这不是病态,属正常现象,俗称“奶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越好的。不过造成新生儿脱发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误区八:四肢抖动是不是抽疯了

  因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或睡眠时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父母不必担心,这不是病态,是正常现象,慢慢可以随孩子的增长而消失。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3-21 07:43:00浏览3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昨晚睡觉的时候饿,今早起床晕,怎么回事
昨晚睡觉的时候饿,今早起床后晕,可能是睡眠不足、贫血、低血糖、低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引起的。1、睡眠不足如果患者经常熬夜,导致睡眠不足,可能会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就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利于缓解症状。2、贫血可能与机体内血红蛋白水平低有关,血红蛋白水平低促使氧的结合减少,脑缺氧而出现头晕等不适。此时机体对能量的需求量会增加,从而会出现肚子饿的情况。平时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鸡蛋、牛奶等。3、低血糖低血糖可能是由于糖摄入不足、糖生成不足、糖消耗过多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下降,不能维持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从而出现头晕、饥饿感、四肢无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适当吃糖果、喝含糖饮料,或者进食糖果、饼干、面包等含糖量高的食物进行缓解。必要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等药物进行治疗。4、低血压低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低于正常水平。如果患者在睡觉前没有吃饭,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低血压,出现头晕、心前区隐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辅助改善。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机体代谢亢进的病症,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乏力、食欲亢进、消瘦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早起口苦、喉咙疼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早起口苦、喉咙疼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咽炎、扁桃体炎、胃食管反流、胆囊炎等原因所引起,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或者经常吸烟、喝酒,可能会导致口腔以及喉咙部位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口苦、喉咙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同时还需避免吸烟、喝酒。患者也可以适当饮用温水,缓解不适症状。 2、咽炎 咽炎主要是由于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的咽喉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组织炎症的统称。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咽痛、咽干、咽部灼热感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早起口苦、喉咙疼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缓解不适症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主要是由于感染、免疫等原因引起的扁桃体急性炎症。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咽痛、发热、扁桃体肿大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4、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主要是由于抗反流功能和结构受损、食管清除能力降低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患者可能会有上述情况发生。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保护胃黏膜。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胃底折叠术进行治疗。 5、胆囊炎 胆囊炎主要是由于胆道梗阻、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的胆囊炎症。患者一般会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伴随上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消炎利胆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症状。如果患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每天早起腰酸疼白天就恢复了怎么办
每天早起腰酸疼白天就恢复了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缓解,具体病因不同,治疗方式不同,常见有过度劳累、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1、过度劳累 如果日常在工作中经常弯腰或坐姿不良等导致每天早起腰酸疼,白天就恢复了,此情况建议在工作中避免弯腰驼背、避免久坐久立、长时间工作后起立进行活动即可恢复;此外可在早起的时候适当按摩局部和热敷局部,可促进血液循环。 2、腰肌劳损 患者处在长期阴冷潮湿或者过度拉扯肌肉造成肌肉劳损等也会发生腰痛,有可能还会出现肌肉紧张、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美洛昔康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缓解,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吃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香蕉、水蜜桃等,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3、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会有腰疼症状,除此症状之外,有可能还会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等状态,需要再经过CT或核磁共振等明确诊断后进行治疗。若疼痛难忍,可遵医嘱用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来止痛。若症状严重也可采用髓核摘除术来治疗。 如果出现早起腰疼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确诊病情后对症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每天早起头不舒服
每天早起头不舒服多考虑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脑供血不足、脑梗死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根据其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1、生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睡眠不足、夜间睡眠时间过短等,容易导致脑部缺血缺氧,便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患者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即可。 2、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泵血不足、脑部慢性缺氧等因素导致。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昏、头痛等症状。脑供血不足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以及缓解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临床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部分患者还需遵医嘱服用有利于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扩血管药物治疗,如尼莫地平、长春西汀等。对于部分因血管狭窄引起脑供血不足,且病情严重、用药效果不佳者,可通过手术方式治疗。 3、脑梗死 脑梗死一般是因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出现神经功能损害,长时间抽烟、喝酒,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因素。患者主要表现为头脑昏沉、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改善效果不佳的患者还可采取手术措施进行治疗。 患者除以上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可能性疾病,比如脑出血、脑炎等,可积极就医,明确诊断检查后,遵医嘱规范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