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消化系统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更多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腹泻的5大误区

举报/反馈
2010-03-17 07:34:0039健康网社区

  误区1:把病毒误认为菌痢

  宝宝突然发热、咳嗽、呕吐之后发生频繁的腹泻,很容易被想象为细菌性腹泻或中毒性痢疾。其实,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一种“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毒形似车轮而得其名。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腹泻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小儿,尤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感染高峰期为秋冬季,所以叫“秋季腹泻”。婴幼儿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泻,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治疗不当可导致患儿死于脱水及严重的并发症如发育不良、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误区2:不知道有传染性

  许多人不知婴幼儿秋季腹泻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所以也就不知怎样预防。其实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因患儿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易污染环境,有时可造成局部流行。另外,因照管人员双手不洁,污染奶瓶、玩具、奶制品等造成的感染也很常见。人们一定要注意卫生,喂孩子前认真洗手;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经常清洗消毒;病孩应家庭隔离,粪便妥善处理,便器、尿布彻底消毒。

  误区3:不采取预防措施

  预防小儿秋季腹泻的疫苗在我国近两年开始应用,属于自费疫苗,所以多数家长还不太了解。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但由于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获得免疫维持时间较短,轮状病毒又有A、B、C、D4个亚型,相互没有交叉免疫,疫苗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亚型,所以疫苗需要每一年到一年半接种一次,保护率可达75%至80%。

  接种方法:

  1、疫苗内附的吸管吸取疫苗,送入小儿口内并使其咽下。应一次服用完。

  2、疫苗已被调制成适宜婴幼儿的口味,可直接口服,也可以掺入5—10ml牛奶中,饭前饭后服用均可。

  禁忌症:

  1、严重先天性疾病、过敏史、免疫缺陷者禁用;

  2、一般疾病治疗期、发热者暂缓接种。

  副反应:一般轻微,个别小儿反射性呕吐,极个别小儿低烧和一过性轻微腹泻,一般不需处理。

  误区4:滥用抗生素

  夏季腹泻多为细菌感染性腹泻,用惯了抗生素、杀菌药,以为秋季腹泻也不例外。于是多种抗生素一起上,结果反倒伤了免疫系统,使得病毒有机可乘。轮状病毒跟其它病毒一样,是不怕抗生素的。抗生素消灭了肠道正常细菌,容易继发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等。另外,应用抗生素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误区5:不重视补液

  由于频繁的腹泻,患儿容易脱水。家长只顾忙乱喂药,忘了给孩子补充液体,不知补液是最重要的治疗,没有足够的耐心。其实早期可喂口服补液盐水,应该耐心,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腹泻较重,脱水明显,就应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实习编辑:黄秀杰)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