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被混淆为自闭症的行为

  注意力问题怎样被混淆为自闭症

  有严重注意力缺损的孩子,经常表现出一些类似自闭症行为的特征。工作记忆损伤的孩子,对别人说话时可能表现得心不在焉,甚至在语言学习方面也和自闭症儿童一样表现出迟滞。在注意的选择性、保持性、调节性方面有缺损的孩子,他们的行为表现可能不灵活、刻板,而且有时在社会性联系上也有缺陷,因为他们不容易根据别人的反应转移注意力。

  与自闭症儿童相似,注意力缺损儿童的想象力和认知灵活性削弱,难以将自己的想法从一个领域迁移到其他领域。有明显注意力缺损的孩子也可能抓不住社会性线索,难以应用社会性和行为规则,在奖励和动机方面也存在困难,这些方面都与自闭症儿童相似。

  感觉加工障碍怎样被混淆为自闭症

  感觉加工障碍(有时也被称为感觉统合失调)也可能使孩子表现出与自闭症相同的行为。事实上,感觉加工障碍与自闭症之间有一些关系。很多自闭症儿童也存在感觉加工障碍,有专家认为感觉加工障碍是自闭谱系障碍的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和感觉加工障碍儿童,都在涉及不同脑区之间整合的高级任务中表现出困难。这些任务包括复杂感觉(如视觉、听觉、位置、平衡、运动、触觉)、运动功能和情绪调节。

  即便如此,感觉加工障碍儿童的缺陷看上去好像填补了自闭症儿童症状,主要是在较高级的功能范围内,如语言、社会性联系、移情。第9章中,我们将探讨由于脑结构的相似性而导致的自闭症与感觉加工障碍者相似的行为表现。与自闭症儿童一样,感觉加工障碍儿童在整合小脑(帮助调节和“顺畅”大脑的感知觉和反应)、额叶(帮助协调大脑活动)等不同脑区的长距离连接方面也存在问题。

  由于这些脑结构方面的相似性,感觉加工障碍儿童经常表现出与自闭症儿童十分类似的行为。由于不能准确地感知环境刺激,他们可能因抵触变化而显得僵化和缺乏变通性。他们可能坚持一成不变的环境布置和日常生活程序。他们可能精确地调整家具摆放,一旦房间里有微小的变化就会心烦意乱,因为这些变化可能扰乱了他们的方向感或者东西摆放的位置。他们在平复情绪和运动控制方面也可能存在困难,遭受感觉寻求、感觉逃避和感觉超载引发的问题的困扰。

  感觉加工障碍儿童也可能会表现出重复性的自我刺激行为,如摇晃身体或拍手。这类动作在自闭症行为核查表中都有,通常提醒人们这是预示自闭症的一个警铃,但这并非是自闭症所特有的行为表现。这些同类的运动特征,在那些感觉加工障碍、轻度发育损伤、或由于严重听觉或视觉缺损导致的感觉剥夺的孩子(如雷·查尔斯)中也常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韵律性的活动可以提供动作和感觉输入,有助于提高想象力、平衡和定位能力,使他们不再看上去那样没有目的性。

  有天赋的孩子怎样被混淆为自闭症

  有天赋的孩子经常被贴错标签而被认为是自闭症。尤其是当他们在学习方面也遇到挑战时。有天赋的孩子通常有强烈而特殊的兴趣,在社会交往方面显得笨拙(由于比较内向和情绪敏感),而且他们与同龄人群体的联系少,很少有共同的话题。

  另外,他们的语言模式与同龄人十分不同,包括使用更高级的词汇、谈论更高级的话题。尽管有天赋的孩子可能是自闭症,但除非表现出社会依恋方面的严重损伤和自闭症的情感移情特征,他们从来不会被诊断为自闭症。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3-19 07:13:00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曹雪霞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幼儿糖尿病的五个典型表现
幼儿糖尿病一般是指小儿糖尿病,临床上没有小儿糖尿病的五个典型表现这个说法,但小儿糖尿病通常会表现为多尿、多饮、体重下降以及精神差、进食量增加等,小儿糖尿病是儿童在生长发育中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建议积极接受治疗。 1、多尿 小儿糖尿病会导致尿液中的糖浓度升高,从而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导致患者出现多尿的症状。小儿糖尿病还可能会损伤患者的肾脏功能,特别是肾小管的功能,而肾小管负责浓缩尿液,当糖尿病引起肾小管受损时,尿液不能够被有效浓缩,也会导致尿量增加,出现多尿症状。 2、多饮 多饮主要是因为尿量增多,造成体内的水分流失,导致身体细胞脱水,刺激中枢神经,从而造成患者口渴多饮的症状。 3、体重下降 小儿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过少,身体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地利用,导致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增多,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大量消耗,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体重下降的症状。 4、精神差 部分小儿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能量不足,无法正常供给能量,从而出现精神状态差的表现。 5、进食量增加 小儿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其体内没有足够的能量,从而引起患者食欲亢进,出现进食量增多的表现。 如果出现小儿糖尿病,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大多数小儿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日常要注意监测血糖以及定期进行复查。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婴幼儿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症状
婴幼儿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水肿、尿液异常、食欲减退、发热、精神萎靡等,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治疗。1、水肿肾病综合征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容易出现水钠潴留的情况,通常会伴随明显的水肿,有些婴幼儿甚至会出现全身水肿的情况。2、尿液异常肾病综合征的婴幼儿还会出现尿液异常的情况,通常会出现尿量减少、尿液中泡沫增多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尿液浑浊。3、食欲减退由于婴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还有可能会伴随腹胀、腹痛等症状。4、发热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婴幼儿,由于机体的免疫力比较低,容易受到细菌等致病菌的入侵,从而出现发热的情况,还有可能会伴随咳嗽、咳痰等症状。5、精神萎靡如果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受到损伤,容易出现精神萎靡的情况,甚至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建议患儿家属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对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儿家属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患儿的饮食健康,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菠菜等,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但是应避免吃辣椒、生姜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张保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三甲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物、环境、婴幼儿的主动活动等因素。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又分为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因素,两者都为幼儿心理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父母的性格品性、身体特征都有可能通过遗传传递给孩子,遗传因素是最典型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生理成熟主要依赖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伴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生理成熟情况的升高,婴幼儿的心理状态也会渐渐完善。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婴幼儿所受的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社会经济地位、社会风气均会对婴幼儿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婴幼儿缺乏独立思考及辨别事物的能力,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利于婴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孩子生活在家庭中,所以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父母的生活习惯、说话方式以及教育方法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正确引导性的教育为幼儿的心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婴幼儿的主动活动因素 婴幼儿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群,任何外界的因素,没有婴幼儿与之相互作用,就难以发挥影响作用。孩子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心理内部矛盾是在活动中产生并转化的,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一般有明显的规律,如果在一个阶段内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出现明显与正常情况出现偏离时,建议及时到心理科就诊,咨询心理科医师。平时父母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可以带孩子做一些户外运动,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