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打开自闭症儿童的神秘大门

  有这样一群孩子生活在我们中间:虽然和你近在咫尺,却让人觉得就像星星一样遥远。他对你视而不见,一天到晚拿着玩具车的轮子转啊转,对别的都不感兴趣;他可能踮着脚尖走路,就像没有适应地球的重力,又怕发出响声把自己惊醒;他对周遭一切都毫无反应,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笑,或者反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今天星期几?”答案必须是他认定的“星期三”,否则就听不见。他们像中了咒语,被封闭在一个我们无法知道的梦魇里。

  1943年奥地利裔美国医生LeoKanner最早描述这种症状,称之为“情感接触孤独障碍”。这些具有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反应奇特等特征的孩子被归为自闭症(Autism,一种精神疾病)的患者。他们的内心世界外人难以理解,因而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这些孩子的大脑并不迟钝,20%的人智商与正常人相当或更高,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格外突出。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每250名儿童中就有1例自闭症患儿,多见于男孩,初发年龄一般在30个月以内。中国自1982年首次在南京报道了4例儿童自闭症以来,目前大约1000名儿童中就有2名患者,总数约达50万左右,上海占到六七千名。

  病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医生从遗传、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作了大研究,但迄今仍未能阐明儿童自闭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这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另一个更明确的控诉则针对用于疫苗的汞防腐剂(thimerosal)。由于汞具有保鲜作用,一直被广泛用于各种疫苗中。2005年,美国数千名家长联名上书,希望政府禁止疫苗制造机构在儿童防疫针中添加汞成分,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都否认汞和儿童自闭症之间存在必然关系。

  找不出确切成因,治疗也就无从下手。美、英、加等国家都设立了自闭症学会,中国则只有南京市脑科医院和原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现已并入北大)两处对儿童孤独症进行专门研究,绝大多数心理卫生医疗单位无计可施。

  早年生活环境中冷淡和过分理智化的抚育方法致病的看法已被否定,但专家仍只能主张“解铃还需系铃人,用心理调适治疗”。患儿家长本身也不太愿意向外界积极求助,这些家庭也成了封闭的小圈子。

  寻找患儿神秘世界的大门

  海洋是一个声音的感觉世界,在水中声波比光波的传播更有效,水生环境导致其居民变成声音信息的交流者,座头鲸便是在《奥德赛》中有着魅人歌声的海妖塞壬。

  1970年代初,墨西哥一家康复中心用海豚在游泳池里帮助治疗自闭症儿童。197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神经病理学家大卫·纳泽森开创了一套“海豚人性疗法”,并在患脑瘫、唐氏综合征、神经性运动障碍和先天性自闭症的孩子身上试验。

  研究者相信,海豚发出的2000至10万赫兹高频超声波能激活患儿“休眠”的中枢神经细胞,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它还能让儿童快乐,产生“安多酚快感”状态,进一步刺激儿童对外界的反应。用海豚等动物辅助治疗自闭症在国外已被普遍认可。

  人类通常只能听到16赫兹-20千赫的声音频率,大量哺乳动物用低于我们听力范围的低频声音密语,蝙蝠、海豚的交谈则高于我们听力的频率范围。这些都让人类这种以有限的视觉为最主要感官、低等感官越来越迟钝的高级动物浑然不觉。

  也许自闭症患儿的神秘世界其实是网开一面,只是朝着一个我们不知道的方向。而海洋生物听不见的歌声能将他们带回那“只有一种语言和极少的词语”的乐园。

  海豚、白鲸主持“专家门诊”

  2003年4月,中国第一家“海豚康复训练中心”在深圳海洋世界成立,四条海豚“医生”至今已接到近千名家长的预约,相继为近百名患儿进行了免费康复训练,方式有海豚伴游、海水水疗、环境诱导等,其中20%的儿童取得了较好疗效。

  2006年9月,哈尔滨极地馆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用两只来自北极圈内的白鲸为16名自闭症患儿展开20天免费治疗。在美国,像这样为期两周(8次)的一个疗程须花费12万人民币,而在广州海洋馆只需600元。

  上海长风公园极地白鲸馆2005年10月也开始为自闭症患儿提供辅助治疗,一周三、四人,从最初的14人到后来有300余人预约,已经排到3年之后。负责人蔡旭东说,白鲸治疗有其难处:首先是患儿的抵触和不配合,他们排斥陌生环境,可能不愿走近白鲸,在训练员的带领下触摸白鲸、给白鲸喂食、尝试着指挥白鲸唱歌,有30%的患儿治疗效果不明显。

  其次,馆中两条白鲸和驯养员每天要在商业表演之余再来加班,过于疲劳。而“海洋馆不是医疗机构,不具备行医资质,也不能确保见效,因此不可能收费,只能作为一项公益活动”,蔡旭东无奈地说。

  尽管如此,10%出头的患儿获得了很好的疗效,能主动开口说话,愿与人亲近,能协调地做动作、表达意愿。几次与白鲸接触后,从小到大没说过话的孩子会开口叫“爸爸”、“妈妈”。

  海中哺乳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复杂得超乎想象,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海豚和白鲸还具有可爱可亲、能让患儿抛开戒心的外形:多愁善感的大眼睛、微笑般的上翘嘴唇、饱满的前额、灵活的前鳍和滚圆的身体,这些特点使它们成为自闭症患儿眼中的天使而不是海妖。

  又有谁知道,它们在向那些拒绝感受和承认的孩子们诉说些什么呢?我们也许已经听不见动物世界的大部分声音频段,但不应忘记一旦我们不再在和谐的自然交响乐团中占有一席,人类也将成为孤独的、自我封闭的生物。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3-14 07:23: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是绝症吗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绝非绝症。尽管其是一种棘手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现代医学有多种手段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患者无需过于担心。从疾病本质来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主要因毛囊堵塞、细菌感染引发炎症。针对这些病因,临床有相应治疗策略。在感染控制方面,抗生素,如夫西地酸乳膏,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减轻局部炎症。对于病情较重、感染范围广的患者,口服四环素等抗生素,能系统性地控制感染,缓解炎症反应。同时,维A酸类药物,如维A酸乳膏可调节毛囊角化,减少毛囊堵塞,从源头上改善病情,阻断疾病发展进程,这表明该疾病在病因治疗上具有可行性。此外,虽然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病程较长,常表现为慢性迁延不愈,反复出现脓肿、窦道及瘢痕形成,但并非无法控制。多数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后,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缓解。例如,通过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处理脓肿,可及时排出脓液,减轻局部压力与炎症。随着治疗进展,患者症状通常会逐步减轻,发作频率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确诊后,患者要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日常患者务必注意头皮清洁,使用温和洗发水,减少油脂与细菌积聚。同时,避免搔抓、挤压病灶,防止炎症扩散加重病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按时涂抹外用药物、服用口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会癌变吗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通常不会癌变。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虽然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但癌变的可能性极低。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主要累及头皮的毛囊及周围组织。其发病机制与毛囊堵塞、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导致皮脂排出不畅,进而引发细菌滋生,炎症持续反复。但这种炎症局限于毛囊及其周围,病变主要是炎症细胞浸润、组织坏死、脓肿形成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等。与那些具有明确致癌倾向的疾病不同,其没有导致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关键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等内在因素。而且,炎症虽然长期存在,但并非那种可促使细胞无序增殖、异常分化的特殊慢性炎症类型,所以从疾病本质特性上,癌变风险就很低。患者一旦确诊,应保持头皮清洁,避免搔抓、挤压脓肿,以防炎症扩散。治疗上,可外用抗生素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等,控制局部感染。病情较重者,需口服抗生素,如四环素。还可联合维A酸类药物调节毛囊角化,如维A酸乳膏,但患者需注意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于有脓肿形成的患者,则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另外,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头部牛皮癣的治疗方法
头部牛皮癣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系统用药、物理治疗等。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1、局部用药:卡泊三醇搽剂是常用药物。其属于维生素D3衍生物,可抑制皮肤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诱导其分化,从而使牛皮癣皮损的增生及分化异常得以纠正,减轻头皮鳞屑、红斑等症状。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哈西奈德溶液,能快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头皮瘙痒、红肿,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少炎症细胞聚集发挥作用。局部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2、系统用药:对于病情较重、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维A胶囊。阿维A属于维甲酸类药物,能调节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生,改善头皮牛皮癣症状。甲氨蝶呤也可用于系统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能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合成受抑,从而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控制头部牛皮癣病情。3、物理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头皮,可抑制皮肤细胞的增殖,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促进皮损消退。光化学疗法也是一种选择,可促使皮肤细胞DNA结构改变,抑制细胞增殖,治疗头部牛皮癣,但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防护眼睛等部位,防止损伤。对于头部牛皮癣患者,应保持头皮清洁,使用温和的洗发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以免加重头皮损伤。避免搔抓头皮,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加重病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精神因素对牛皮癣病情有较大影响。若头部牛皮癣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皮损面积扩大、出现脓疱等,应及时就医。
王方敏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肺癌转移到头部的症状有什么
肺癌转移到头部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通常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头痛、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行为改变、癫痫发作。1、头痛: 肺癌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持续性头痛,这种头痛往往在早晨更为严重,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有时头痛可能伴随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在早晨或剧烈头痛时更为明显。2、神经功能障碍: 脑转移瘤的位置不同,可能导致各种神经功能障碍。例如,视觉通路附近的肿瘤可能导致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或复视等症状。位于语言中枢附近的肿瘤则可能引起失语症,表现为表达困难或理解障碍。运动功能受影响时可能出现肢体无力或协调能力下降,行走不稳等情况。精细动作如书写、扣纽扣也可能变得困难。3、认知和行为改变: 肺癌脑转移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受损等。患者可能出现健忘、思维迟缓、难以完成日常任务等问题。情绪方面,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易怒或情感淡漠等变化。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4、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是肺癌脑转移的另一个常见症状,表现为突然的抽搐、意识丧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癫痫发作的形式多样,从局部肌肉抽搐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等。频繁的癫痫发作不仅对大脑造成进一步损害,还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针对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