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沉迷电视怎疏导?

  长时间地看电视并且极为孤独的症状,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电视孤独症。儿童心理学认为,电视孤独症多发于三岁以上儿童,男孩多于女孩。患电视孤独症的儿童,大多对艾母和同龄人漠不关心,对电视以外的事物视而不见,不爱与人交流,只愿意和电视中的人物交流情感,有时甚至误以为自己就是电视节目中的角。另外,这样极端孤独的儿童,语言发展大多比较迟缓,有时给人以言语单调、刻板、重复的感觉。

  电视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体,给儿童带来了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使有些儿童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电视节目中,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儿童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好奇、最好模仿、最好学习的时代。电视能够将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生活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是许多孩子都无法拒绝的一种诱惑。据美国的一些市场调查表明,有300万6至10岁的儿童通常在晚上10~11点钟仍在观看电视。一些在校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均不少于3小时。因此,儿童与家人、与周围环境的感情交流逐渐减少、淡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可见,电视在带给人们娱乐的同时,也在与父母们争夺着儿童的情感世界。

  一般情况下,纠正这种心理偏差,多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对于孩子看电视过多的行为,家长可给予适当的批评。心理学认为,给孩子适当的表扬和适当的批评都是极为重要的,表扬可以使孩子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批评又可以适当地纠正孩子的错误,使儿童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负疚,从而改正错误。但是,家长一定要掌握批评的方法,不能靠打骂来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后果报复”,即如果孩子电视看得过多,家长可以禁止或减少他们看电视,以此来矫正他们孤独、不与人交流等性格缺陷。与此同时,父母还要多与孩子交流,多为孩子提供与人接触、与人交谈的机会。

  二、完全禁止孩子看电视,这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着电视,并利用这种机会与孩子交流。这样既提高了孩子的鉴赏能力,又增进了两代人之间的感情,同时还为孩子提供了与人交流、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当然,家长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看电视,但我想,只要您能隔三差五地抽点儿时间陪孩子看电视,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利用餐问、睡前的时间多和孩子交谈,尤其要和孩子谈谈电视节目。患有电视孤独症的孩子,注意力几乎都在电视上,这是家长打开孩子的“话闸子”的主要契机。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来与之交谈,以避免他们因看多了电视而影响语言的发展,使孩子不致于患有自言自语、语言单调等疾病。同时,这种做法还可以使孩子愿意向家长倾述心中的所思所想,便于家长及时地了解孩子,引导孩子。

  四、有的家长怕孩子哭闹就打开电视机,借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推给电视去“代管”,使两代人之间出现情感距离,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希望父母们能尽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精戏、散步、逛公园,给孩子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使他们明白:除了电视,世界上还有许多有趣的事物。

  五、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家长每天都迷在电视上,要看到“再见”为止,很难想象孩子能经得住诱惑。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要先要“管教”住自己。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3-06 07:20:00浏览2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李怀宁
精选
李怀宁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去咨询
擅长小儿孤独症、语言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儿童癫痫、脑瘫、感统发育、发育迟缓、自闭症、矮小症、性早熟、智力低下、遗尿症、增高、构音障碍、青少年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疏导、学习困难、厌学等多项治疗,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 在儿童行为发育、生长发育、心理发育综合评估及康复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毛云英
精选
毛云英主任医师小儿内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去咨询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困难、矮小症、遗尿症、性早熟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生长发育疾病;小儿心脏、肾脏及结缔组织病等免疫性疾病;小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幼年类风湿病、川崎病、肾病综合征、心肌炎等疾病。
郭雪松
精选
郭雪松副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去咨询
擅长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抽动症、多动症、自闭症、构音障碍、癫痫、抽搐症、注意力不集中、脑发育迟缓、生长发育迟缓、孤独症、精神发育迟缓、感统训练、矮小症、增高、骨龄分析、智力障碍、遗尿症、性早熟、脑瘫、学习困难、儿童焦虑抑郁厌学心理疾病等。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脚指甲脱层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儿童脚指甲脱层,多考虑是营养不良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外伤、甲癣、银屑病、扁平苔藓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营养不良 若儿童偏食严重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钙、铁等营养成分,从而出现脚指甲脱层现象。同时,还可能会伴随出现皮肤干燥、乏力等症状。建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 2、外伤 儿童脚指甲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甲床受损,出现脚指甲脱层现象,同时可能会伴随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冰敷的方式进行缓解。 3、甲癣 若儿童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皮肤感染真菌,产生炎症反应,刺激皮肤出现上述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会出现甲板脱落、甲床增厚等症状。建议可以遵医嘱涂抹环吡酮胺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药物治疗。 4、银屑病 家族中有患银屑病的人,其后代患银屑病的概率较大,可能会出现皮肤红斑、银白色鳞屑等症状。建议可以遵医嘱涂抹他扎罗汀乳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治疗。 5、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会导致皮肤出现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指甲脱层等症状。建议可以遵医嘱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治疗。 建议在用药期间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打羽毛球、慢跑等,能辅助增强机体免疫力。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人沉迷手机怎么回事,怎么办
老年人沉迷手机可能是由好奇心、孤独、缺乏安全感等原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因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的治疗。1.好奇心: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可以满足老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并且还能提供娱乐休闲的方式,所以会让人上瘾。2.孤独:如果老年人长期独居,并且子女不在身边,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在玩手机时能够得到暂时性的缓解。此时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适当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钓鱼、打牌等。3.缺乏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会逐渐下降,同时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行动不便等症状。如果没有家人在身边陪伴,会导致老年人感觉没有依靠,从而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在玩手机的时候可以得到放松。建议家属多给予老年人关心和照顾,必要时可咨询医生后使用阿普唑仑片、氯氮卓片等药物治疗。4.抑郁症:该病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等症状,还可能会影响正常睡眠和进食,部分老人会选择通过手机来转移注意力。建议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治疗。5.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之一,患病以后容易使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下降等情况发生。病情加重以后还会导致老年痴呆的情况出现,所以很多患有此疾病的老人会在玩手机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重酒石酸加巴喷丁胶囊、奥拉西坦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家属多关心老人,引导老人培养兴趣爱好,转移老人对手机的注意力。如果老人的行为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整天沉迷手机脾气暴躁易怒
孩子整天沉迷手机脾气暴躁易怒,多考虑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导致的,也不排除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导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1、缺少父母的陪伴可能是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或者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从而感觉孤独无处倾诉,从而对手机产生兴趣导致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多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症状可逐步改善。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该疾病可能是遗传、神经髓鞘发育不成熟等原因导致,孩子大脑容易出现兴奋,对大多数事物、学习的兴趣不高,但手机内有趣的事物较多,能够短暂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家长制止时会出现冲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多注意休息,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盐酸可乐定片、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双相情感障碍该疾病可能是遗传、学习压力较大、家庭氛围不融洽等原因导致,由于情感无处寄托,从而依靠手机,出现上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拉莫三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焦虑症等疾病导致。如果孩子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