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面对角色病毒的策略

  “角病毒”,是指某些“角色”的恶劣形象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影响,严重的可以被看作是残害少儿灵魂的“精神病毒”。当然,它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病毒,它像破坏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电脑病毒一样,是侵犯人的大脑、毁坏孩童心灵的病毒。“角色病毒”通过黄色网络、恐怖影视片、淫秽书刊报,把一些特殊角色的形象塑入未成年人头脑中,占领他们的精神世界,致使许多少儿幻想某些“角色”,甚至扮演某些异常乃至犯罪的“角色”。

  角色病毒为什么嗜噬少儿?

  这一点倒有点像生物病毒,因为儿童没有抵抗力。就像麻疹、水痘、灰质炎等病毒一样,专门攻击免疫功能尚不健全的婴幼儿;同理,处于尚不健全的脑功能,特别是正待发育完善的少儿心理十分脆弱,最易遭致侵害。

  即使进入小学,他们的认知能力及思维能力仍未发育完善,分不清自我与环境以及事物的真伪。他们富于幻想,经常把幻想、欲望与现实掺和在一起,对于进入他们视听中的离奇古怪的人物角色更是分不清真假善恶。往往把虚幻的角色当成偶像,顶礼膜拜。

  解色病毒的危害是干扰心理发育,导致儿童心理障碍疾病越来越突出,导致孩子撒谎、逃学、离家出走、吸毒、酗酒;神经症妄想症、精神分裂症袭扰着未成年人;青少年自杀、凶杀、破坏公物、伤害动物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

  面对角色病毒的策略

  ●不能回避如今发达的传播媒介和多元文化泛滥,精神垃圾污染是回避不了的。你想把孩子管制隔离起来,不接触“传染源”根本做不到!就像我们无法回避麻疹、流感病毒一样。唯一的办法就是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它、抵制感染、消除污染,使孩子真正出污泥而不染。

  ●增强“免疫”影视节目中、文学作品中以及现实生活中都离不开“角色”,即使是丑角、反面角色都不可缺少,我们无法拒绝角色的存在,也无法改变他们吸引、诱惑、唆使未成年人的形象。现代信息网络的发达,你更无法切断角色与少儿的联系。传播途径是切不断的,那么防范角色病毒泛滥的唯一方法就是强化易感人群的免疫力了。让孩子到生活中,到“角色”中间去接受刺激,经受磨砺,当然必须跟上教育。

  对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应该让他知道真实与虚幻的区别,文学艺术与虚构、影视片的制作与加工,尤其是那些特别镜头离奇玄妙的实质,不可信以为真。

  ●为孩子筑“防毒墙”防范电脑病毒可以安装杀毒软件,那就是抵制、消除各种病毒的程序。我们防范角色病毒,也可以借鉴这一杀毒手段,早一点给孩子无知的头脑中输入一些健康的、能识别好坏、真假的认知程序,为他们天真的心理世界筑起一道“防毒墙”?你就可以用自己的切身体验,编制成故事程序,输入孩子头脑。你还应该随时汲取身边周围发生的,特别是那些震动社会的“伤熊”、“自杀恐怖”等事件中的“角色资料”,用来教育孩子。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2-05 08:59:00浏览2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毛云英
精选
毛云英主任医师小儿内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去咨询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困难、矮小症、遗尿症、性早熟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生长发育疾病;小儿心脏、肾脏及结缔组织病等免疫性疾病;小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幼年类风湿病、川崎病、肾病综合征、心肌炎等疾病。
李怀宁
精选
李怀宁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去咨询
擅长小儿孤独症、语言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儿童癫痫、脑瘫、感统发育、发育迟缓、自闭症、矮小症、性早熟、智力低下、遗尿症、增高、构音障碍、青少年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疏导、学习困难、厌学等多项治疗,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 在儿童行为发育、生长发育、心理发育综合评估及康复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杜虹
精选
杜虹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去咨询
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构音障碍、矮小增高、性早熟、智力低下、遗尿症、青少年焦虑抑郁、学习困难、厌学、心理疏导等多项治疗,并对儿童矮小增高、遗尿症、性早熟、肥胖症、生长发育等疾病有独到见解。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儿童多动症缺什么微量元素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锌元素、铁元素、镁元素等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对于怀疑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的多动症儿童,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微量元素检测,明确缺乏情况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锌元素: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传递,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的血浆锌水平通常低于正常儿童,缺锌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多动等症状。2、铁元素:铁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大脑神经递质的代谢。缺铁可能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进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多动等症状。3、镁元素:镁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稳定,对缓解神经紧张、改善睡眠质量有重要作用。缺镁可能导致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表现为多动、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在饮食方面,要保证儿童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锌、铁、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例如,瘦肉、海鲜、坚果等是锌的良好来源;红肉、豆类、绿叶蔬菜等富含铁;而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等则是镁的丰富来源。如果发现孩子存在微量元素缺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补充,避免自行盲目补充导致不良后果。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避免接触含铅等有害物质,也有助于改善多动症症状。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儿童多动症吃药有副作用吗
儿童多动症吃药可能存在副作用,兴奋剂类药物如哌甲酯会致食欲减退、失眠;非兴奋剂类药物如托莫西汀可引发胃肠道不适、心血管影响。但并非所有孩子都会出现,与个人体质、药物剂量等因素有关。多动症治疗药物主要分为兴奋剂类和非兴奋剂类,不同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概率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一些常用的兴奋剂类药物如哌甲酯,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在消化系统方面,部分儿童服药后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孩子进食量减少,影响营养摄入,长期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神经系统方面,可能出现失眠症状,药物作用使得孩子大脑兴奋度增加,难以在正常时间入睡。非兴奋剂类药物如托莫西汀,也存在副作用风险,例如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胃肠道不适,像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使孩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然而,并非所有服用多动症治疗药物的儿童都会出现这些副作用。一方面,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也有所差异。部分儿童身体素质较好,新陈代谢较快,能够较好地适应药物,在服药过程中并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另一方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与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医生能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精准调整药物剂量,并且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就有可能降低副作用出现的概率,或者减轻副作用的严重程度,使孩子在接受有效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因副作用带来的困扰。对于儿童多动症患者及其家长,建议在孩子开始服药前,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全面了解所使用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以及应对方法。在服药过程中,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疑似药物副作用的症状,如食欲明显下降、睡眠异常、情绪不稳定等,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儿童多动症药物治疗有副作用吗
儿童多动症药物治疗是存在副作用的。药物治疗是多动症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虽能有效改善症状,但不可忽视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家长及医护人员需充分了解,权衡利弊,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目前用于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兴奋剂,如盐酸哌甲酯;另一类是非兴奋剂,如盐酸托莫西汀。兴奋剂类药物常见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可能导致儿童进食量明显减少,影响营养摄入与身体发育;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干扰正常睡眠节律;还可能引发情绪波动,如烦躁、焦虑不安等。非兴奋剂药物部分儿童用药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像恶心、呕吐、腹痛,影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也有一定几率导致头晕、乏力,使儿童日常活动耐力下降;少数还会出现肝酶升高,影响肝脏正常代谢。不同个体对药物副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有些儿童可能仅出现轻微不适,持续用药一段时间后身体适应,副作用减轻或消失;但有的儿童反应较为强烈,副作用给生活学习带来较大困扰。并且,药物副作用的发生还受剂量、用药时长等因素影响,剂量越高、用药越久,出现副作用风险相对越大。建议家长务必带儿童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评估诊断,由医生依据儿童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选择合适药物与剂量,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儿童身体、情绪、学习等各方面变化,定期复诊,一旦发现难以耐受的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策略。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儿童多动症都检查什么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可通过一系列检查进行综合性诊断,如体格检查、精神状态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1、体格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一般体格检查主要检查儿童的身高、体重、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以及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情况。神经系统检查则侧重于检查儿童的神经反射、肌张力、肌力等,以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精神状态评估:通过与儿童交流、观察其行为表现等方式,评估儿童的精神状态,包括情绪、认知、注意力等方面。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儿童抑郁量表、儿童焦虑量表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共病的精神心理问题。3、实验室检查:通常会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以排除感染、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导致抽动症状的原因。此外,还可能检测血铅等重金属含量,因为铅中毒等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4、影像学检查:一般会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以观察脑部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如脑发育不良、脑损伤等。同时,也可能进行脑电图检查,以了解大脑的电活动情况,排除癫痫等疾病。对于儿童抽动症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检查结果,并结合儿童的症状表现、病史等进行判断。一旦怀疑孩子患有抽动症,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儿童神经科就诊,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