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小婴儿们总是做出些怪动作吓唬爸爸妈妈,比如“对眼”,有不少1岁以内的小宝宝都会经常“对眼”,吓得妈妈们四处咨询。
新生儿出现“对眼”的几率很高,大多不属于器质性病变,而是发育问题。1岁以内宝宝可塑性特别强,两眼内直肌张力很高。如果宝宝双眼互动功能没有发育完全,尤其是双眼分开单独看东西的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就会造成对眼或斜视。宝宝眼睛有点对眼,不一定是遗传性的,也可能是健康时报特约记者尹琳后天引起的。
一般来说,造成宝宝“对眼”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新生儿期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如小床上方吊一些小花或较小的玩具,或者宝宝习惯于玩自己的小手,都有可能由于视线长时间集中造成对眼或斜视。如果不矫正,会引起长久的内斜,影响美观,以后看东西也不方便。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宝宝鼻梁比较塌,或者脸颊肉多显得脸比较鼓,看起来是“对眼”,其实不是,待宝宝长大一些就可能消除。要矫正宝宝对眼,应注意从他们很小的时候起就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家长抱着孩子的时候可以多走动,让宝宝的注意力被更多东西吸引,可以锻炼他们的视力。尽量让宝宝看远一点的东西,床边的挂饰也要经常更换角度和位置。1岁内的宝宝“对眼”要矫正还来得及,最好先到儿科检查一下。
(实习编辑:黄秀杰)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隔离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针灸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儿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路1838号
三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47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梓园路86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黄浦大街工农兵15号空军医院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青海省海西州茫崖镇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运城市红旗西街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