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或情感性精神病,是一组以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抑郁症是极为常见的心理疾病,患病人数占世界人口的5%左右,其中自杀率高达12%~14%,位居各类心理和精神障碍之首,号称“第一心理杀手”。抑郁症患者有痛苦的内心体验,是“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忧郁

  持续性情绪低落、忧郁、心境恶劣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这类情绪低落的压抑状态是原发性的、内源性的,即无明显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病人呈现特殊的哭丧面容,两眉紧闭、愁眉苦脸、双目凝视、面无表情,暗自流泪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二、 焦虑和激越

  焦虑和抑郁常相伴出现,抑郁症患者伴有焦虑症状者约占70%。常见的焦虑症状为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出现莫名其妙的惊恐、多虑和焦躁不安,是一种病理性的紧张、恐怖状态,还可出现易激动、易发怒。这种焦虑症状突出的抑郁症被称为“激越性抑郁症”,多见于更年期抑郁症病人。

  三、 脑功能下降

  通常表现为思维困难,脑力劳动的效率明显下降。一向思维敏捷的科技人员或白领人士患抑郁症后,很难胜任日常工作,更谈不上有创造性。平时学习优秀的学生成绩明显下降,不少病人谈到自己的主观体验时说:“整个头脑犹如一桶浆糊。”

  四、 思维消极

  忧郁心境可导致思维消极、悲观和自责、自卑,犹如带着有色眼睛看世界,感到任何事情都困难重重,对前途悲观绝望。病人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对微不足道得过失和缺点无限夸大,感到自己对不起他人、家属和社会,认为自己罪恶深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有的病人还感到活着毫无意义,生活在人世间徒然受苦,只有一死才能逃出苦海得以解脱。这种自杀观念强烈者如果得不到及时医治或监护,自杀成功率相当高。

  五、 精神运动性阻滞

  典型表现是行动迟缓,精力减退,缺乏兴趣和活力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家务和日常活动都懒得去做,整天无精打采、身心疲惫,严重者呆若木鸡或呈抑郁性木僵状态。病人对周围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对工作没有一点儿热情,平素衣着整洁的人也变的不修边幅。

  六、 躯体症状

  主要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阳痿闭经、乏力等。躯体不适感可涉及各脏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较常见。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往往查无实据,且多为非特异性的,难以定位,但一定要排除躯体疾病。

  七、 睡眠障碍

  抑郁症患者常有顽固性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98%,表现为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睡眠质量差等形式。抑郁症患者早醒尤其是在清晨3~5时醒来,此时情绪低落,自杀的危险最大。

  八、 危害性强

  人们之所以称抑郁症为“人类第一号心理杀手”,就是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有如此高的自杀率。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1-30 08:10:00浏览1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8岁儿童下面有异味是什么原因
下面一般指的是阴部。8岁儿童阴部有异味多考虑不注意个人卫生引起的,也可能是喝水比较少、尿道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不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大小便以后不能及时清洗,也不能每天更换内裤,尿液或粪便可能会残留在局部从而出现有臭味的现象。可以通过温水清洗的方式进行改善,清洗完以后还要及时更换内裤。2、喝水比较少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喝水比较少,可能会使尿液浓缩,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味道更加浓重,排尿以后会有残留的尿液粘在内裤上,从而出现阴部有难闻的气味。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改善,也需要适当吃一些水分含量比较高的水果,比如梨、西瓜等。3、尿道炎通常是淋球菌或非淋球菌进入尿道部位引起的炎性疾病,如果接触了带有致病菌的毛巾或浴盆,可能会受到传染。在炎症的刺激下容易出现上述症状,还会伴随尿道刺痒、尿痛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温水清洗的方式进行改善,有助于缓解症状。另外,不排除与外阴炎有一定关系。可以到医院通过医生查体、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进行判断,查明原因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免疫性疾病有哪些
儿童免疫系统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为遗传性,由基因缺陷导致免疫功能损害,如X连锁无病种球蛋白血症、慢性肉芽肿病、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等。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改善预后。 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生后不利环境造成的免疫系统暂时性功能失调。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良、细菌病毒感染、肿瘤和血液病等。因病情较重,抗HIV病毒、化疗放疗等治疗难度较高,治愈率相对较低。而蛋白质-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造成的免疫缺陷,在经过营养补充、抗感染等纠正不利因素后,免疫功能即可恢复。 3、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强烈,引起组织严重破坏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等。在发现病情后要及时就诊,并且严格按照医嘱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减慢发展,一般总体预后相对良好。缓解病情的药物有硫酸羟氯喹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抗炎糖皮质激素药物有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 若怀疑出现免疫相关的疾病,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增强儿童免疫力的药物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增强儿童免疫力的药物有很多,比如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维生素AD滴剂等,服用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属于一种免疫调节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也可以用于治疗湿疹、血小板减少、慢性皮肤黏膜念珠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2、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是一种免疫调节药,主要成分是猪脾脏中提取的多肽,可以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等。3、匹多莫德口服溶液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是一种免疫调节药,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比如呼吸道反复感染、带状疱疹、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等。4、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是一种矿物质补充剂,可以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等。5、维生素AD滴剂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AD滴剂,可以促进钙吸收,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鸡蛋、鱼肉、苹果、橙子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要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支气管咳嗽,咳痰有血丝
儿童支气管咳嗽,咳痰有血丝可能是空气干燥、过敏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空气干燥如果儿童所处的环境空气比较干燥,会导致咽喉部位的黏膜水分蒸发,使咽喉部位的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咽喉部位干痒、咳嗽等症状,如果咳嗽比较剧烈,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改善空气湿度,同时让儿童多喝水,有助于缓解症状。2、过敏性咳嗽如果儿童吸入过敏原,比如花粉、尘螨等,会导致气道黏膜出现过敏反应,引起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出现咳嗽、咳痰、有血丝等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儿童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以免导致病情反复发作。3、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一般是由于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肺部炎症等原因导致,由于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扩张,导致支气管变形,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儿童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除此之外,此类症状还可能是肺炎、肺结核等原因导致,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儿童肛周瘙痒怎么办
儿童肛周瘙痒可能是饮食不当、卫生习惯不良、肛周湿疹、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饮食不当 如果儿童平时吃了过多辛辣刺激的食物,就可能会刺激到肛门周围的皮肤,从而出现瘙痒的症状。儿童平时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西红柿等,有利于改善症状。 2、卫生习惯不良 如果儿童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时间不更换内裤,或者是不及时清洗肛门部位,就可能会导致该部位的皮肤出现瘙痒的症状。建议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使用温水清洗肛门部位,并及时更换内裤。此外,儿童在排便后也要及时清洗肛门部位,以免粪便残留。 3、肛周湿疹 如果儿童长时间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就可能会导致肛周部位的皮肤出现湿疹,进而引起瘙痒、疼痛等症状。儿童要避免抓挠患处,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儿童还可遵医嘱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等药物治疗。 4、真菌感染 如果儿童肛门部位的皮肤受到真菌感染,也会引起瘙痒、红肿等症状。儿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克霉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 5、寄生虫感染 如果儿童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就可能会导致肠道出现寄生虫感染,进而出现肛门瘙痒、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儿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苯达唑片、甲苯达唑片等药物来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儿童的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