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怎有效防治小儿哮喘?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高达10%以上。2000年我国儿童哮喘的平均患病率为1.97%,比1990年上升了64.8%。由于哮喘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所以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也给患儿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然而,小儿哮喘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了解哮喘的起因,掌握正确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哮喘的发病次数和发病程度,逐渐摆脱哮喘的困扰。

  什么是小儿哮喘

  当孩子经常咳嗽、气喘时,有的家长会担心孩子得了哮喘;但有些被医生诊断为哮喘的患儿,家长又常常不愿意接受孩子是哮喘的事实。那么究竟什么是哮喘呢?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儿经治疗缓解或自然缓解。当患儿有上述表现,除外其它引起喘息的疾病时,一般就可诊断为哮喘。有些年龄略大的儿童,会在发作前出现先兆症状,如流涕、喷嚏、鼻塞、鼻痒、咽部不适、眼痒、流泪等。特别需注意的是,有一种顽固性咳嗽,晨起和夜间较重,干咳少痰,久治不愈,这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即咳嗽变异性哮喘。如果孩子长期咳嗽难愈,家长一定要警惕孩子是否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并及时带孩子到呼吸专科门诊就诊,以防贻误诊治。

  小儿哮喘的病因

  引起哮喘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内因与外因,内因即遗传因素,外因是环境因素。有资料显示,如父母中一方有哮喘史,其子女患哮喘的几率是30%;如父母双方都有哮喘史,则子女患哮喘的几率可达50%。遗传因素虽属重要,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因素较遗传因素更为重要。小儿哮喘与感冒、天气变化、运动过度、劳累、某些食物及药物、被动吸烟、油漆、油烟等有密切关系。此外,小动物的皮毛、室内尘螨、霉菌、蟑螂、花草、花粉等,也是某些哮喘儿童的诱发因素。其中感冒是引起儿童哮喘发作的最常见因素。

  小儿哮喘的好发季节及年龄

  一般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以及换季时,哮喘发病者较多。在我国也有相当一部分患儿无明显的好发季节。另据统计,有70%以上的儿童哮喘首发在3岁以内,因此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反复发作咳喘时要引起家长重视,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好,而应积极诊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日后发生严重的哮喘,甚至发展为成人哮喘,成为终身疾病。

  小儿哮喘的治疗

  儿童哮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因此对小儿哮喘的控制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治疗过程。儿童哮喘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去除发病诱因、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哮喘复发。

  祛除诱因

  由于哮喘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查出病因并加以防护在哮喘治疗中极为重要。对感冒引起的患儿,要积极治疗和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受凉,寒冷天气出门最好戴口罩。患儿家中避免使用油漆、杀虫剂、香味过浓的洗漱用品及化妆品,不摆设毛绒玩具,不喂养猫、狗等宠物。患儿在家时不打扫卫生。被服宜选用全棉制品,并定期曝晒、清洗。尽量少吃小食品及冷饮。总之,对可能引起患儿哮喘发作的一切因素都应遵照“避、忌、替、移”的四字方针予以清除。

  控制急性发作

  当患儿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时,家长应先让孩子保持镇静,给小儿吸入迅速缓解气道痉挛的药物,如万托林或博利康尼等,如有好转,可每3-4小时重复一次。如1小时内吸入3次,患儿的症状仍无好转,就应和医生取得联系,必要时需送往医院治疗。在医院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得到缓解。

  预防复发

  当急性发作缓解后,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及家长的经济情况,给患儿选用不同类型的吸入型皮质激素,这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防治哮喘的药物。家长应帮助患儿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督促他们吸入激素后漱口。但有不少家长担心使用激素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一旦哮喘暂时缓解便自行减量或停药,反而导致病情反复,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延长了病程。事实上常规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相当安全的,国内外多年的临床资料证实,长期应用不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病案:小鹏是一个5岁的男孩,从1岁起就反复咳喘,4岁时被诊断为“哮喘”。医生嘱他每天吸入舒利迭治疗,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小鹏没再发作喘息,他妈妈怕使用激素会有副作用,自行停药了。然而1个月后小鹏又出现了咳嗽喘息,住进了医院。医生说如果坚持用药的话,小鹏的哮喘病是不会复发的,本来舒利迭的剂量该减量了,而现在只能恢复到开始的剂量,从头开始治疗了。

  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可以调整患儿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对部分哮喘儿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可选用口服汤药或穴位敷贴,冬病夏治等方法。剧烈运动可引起某些患儿哮喘发作,这部分患儿只要在运动前吸入平喘药,就可安心运动了。同时合适的体育锻炼可改善肺功能,减少发作。最适合哮喘患儿的体育运动是游泳,年长儿还可以做呼吸体操,进行呼吸训练。此外,保证患儿的合理饮食,保持患儿的健康心态,也是家长需要重视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给患儿用药,定期复查。

  实践证明,通过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坚持规范科学的防治,绝大多数哮喘患儿可以摆脱哮喘的折磨,并且拥有健康、正常的生活。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1-15 07:20:00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6种
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一般没有6种的说法,临床上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较多,常见的有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以及肉毒杆菌等。1.沙门菌:属于寄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在动物粪便、羽毛和土壤中均可发现。人类感染后主要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而发生,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物即可引发食物中毒的情况出现。2.大肠埃希菌:是一种肠道正常寄生菌,常存在于人体消化道、食品及水中。如果进食了被大肠埃希菌污染过的食物,则可能会造成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情况发生。3.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广泛存在于海水及海产品中,主要通过污染的海产品和盐渍食品传播,如带鱼、黄鱼、乌贼、梭子蟹等。4.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特别是腐烂的水果、蔬菜以及奶制品当中。人可通过摄入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而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发生。5.肉毒杆菌:一般在肉类、腌制类食品中较为多见,尤其是罐头食品,因保存时间长且经过高温杀菌,所以比较安全。但若罐装食品储存不当或者过期,则可能导致肉毒杆菌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诱发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情况出现。此外,还有其他细菌也可引起食物中毒,如伤寒沙门菌、志贺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细菌,均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情况发生。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吃变质或隔夜的食物,以免引起不适症状。还有其他多种细菌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如志贺氏菌、霍乱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品安全卫生,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品。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为什么吃青头菌会中毒
一般情况下,吃青头菌是不会中毒的。如果出现中毒的情况,可能是食物未煮熟导致的,也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等因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1、食物未煮熟如果没有将青头菌煮熟,或者没有清洗干净,可能会将食物上的细菌食入体内,容易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患者腹泻症状比较严重,需要配合医生服用止泻类药物,例如蒙脱石散、复方地芬诺酯片等,注意多补充盐水,一般症状能够逐渐缓解。2、胃肠功能紊乱青头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元素以及铁元素等营养元素,可以达到促进通便、开胃健食的效果。但是,对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而言,过量食用青头菌之后可能会出现刺激胃肠道的情况,可能产生腹痛、腹泻、头晕、恶心等症状。建议患者保证舒畅的心情,注意规律作息,可以改善症状。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服用香砂养胃丸、健脾丸等药物,有助于养胃护胃。3、过敏如果患者属于易过敏体质,对青头菌过敏,进食之后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例如丘疹、皮肤瘙痒等,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有全身水肿的表现。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例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症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食用青头菌,要清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平时应注意适量运动,避免精神压力,保证睡眠质量。除此之外,出现中毒还可能是肠应激综合征等因素引起的。如果身体有不适的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吸入化学品中毒后如何处理
吸入化学品中毒后,需要根据中毒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方法有立即脱离中毒环境、保持呼吸通畅、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使用对症支持治疗、抗休克治疗等。1、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如果患者是因为吸入了有毒的化学物质,出现了中毒的症状,首先要立即脱离中毒的环境,转移到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同时还要去除被污染的衣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2、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吸氧治疗,同时还要清除鼻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以免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3、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如果患者是因为口服了有毒的物质,导致出现了中毒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洗胃治疗,同时还需要遵医嘱使用特效解毒剂进行治疗,如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等,从而缓解中毒的症状。4、使用对症支持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疼痛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5、抗休克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休克的症状,则需要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常用的抗休克治疗方法有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等。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接触有毒的化学物质,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职业中毒的急救措施是什么
职业中毒的急救措施包括撤离中毒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紧急处理皮肤污染、催吐等,如果患者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送医。 1.撤离中毒现场 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出有毒作业环境,转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中毒者受到二次伤害。如在有毒气体泄漏的环境中,应从上风向迅速将中毒者转移至安全地带。 2.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中毒者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情况,应立即解开其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使其呼吸顺畅。将中毒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3.紧急处理皮肤污染 若皮肤被有毒物质污染,应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部位,至少冲洗15分钟。如为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污染,冲洗后可根据情况用弱碱性或弱酸性溶液进行中和处理。 4.催吐 若中毒者为经口中毒,且在中毒后短时间内,一般为1-2小时内,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可进行催吐。让中毒者喝适量温水,然后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部,促使其呕吐。但如果中毒者昏迷或有抽搐症状,禁止催吐。 5.尽快送医 在进行上述急救措施的同时,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将中毒者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向医护人员准确提供中毒者的职业、接触的有毒物质种类、中毒时间等信息,以便医生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在治疗职业中毒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调整。同时,应避免自行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或方法进行治疗,以免加重病情或产生其他不良后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