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母乳性黄疸的防治

  正常足月新生儿,在出生3天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胆红素不超过12mg/dl,早产儿可以持续2-3周,这是生理性黄疸;至于因为溶血、阻塞或肝细胞损伤而出现的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黄疸程度重,持续时间长达一月以上,称为病理性黄疸。

  近年来发现有一种介乎生理与病理之间的新生儿黄疸,其持续时间比生理性黄疸长,黄疸程度比生理性黄疸重,发生在完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这种新生儿哭声响亮,吃奶好、反应好、大便颜色与母乳喂养儿相同,除了黄疸程度稍深外,没有任何病态。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真性母乳性黄疸)两型。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0-30mg/dl,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持续2-3周,然后缓慢下降,3-12周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发生母乳性黄疸的原因至今还未完全明确,文献报告可能是患儿的母亲初乳中含有2α-20β孕二醇,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使胆红素不能与这种酶相结合,使小肠对胆红素回吸收增加,因而出现明显示黄疸。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数能自行恢复。

  (一)预防:

  (1)孕期绝对禁止服用含有激素的滋补品及食品或饮料等。(2)慎重服用中药人参类制剂及食品。

  (二)治疗:

  (1)停止喂哺母乳2-3天,用配方奶代替。假如胆红素在停乳后下降50%,即可确诊,若2-3天后再次哺乳,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上升至1-3mg/dl,但不会再达到上述高水平。

  (2)少量多次喂母乳可使黄疸减轻。

  (3)服用维生素C及B1、B6,保护肝脏。

  (4)维生素B12注射液0。1-0。2毫升,在足三里穴注射,隔日1次连用2-3次即可。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1-10 07:44:00浏览4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母乳性黄疸停母乳三天后再喂母乳会反弹吗
母乳性黄疸停母乳三天后再喂母乳是否会反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反弹,但如果是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则可能会反弹。 1、不会反弹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3个月内仍有黄疸的情况,可能是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平较高,导致新生儿肠道内的胆红素还未被完全代谢所引起的。如果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宝宝在停止母乳喂养三天后再喂母乳,可能会使黄疸的症状得到缓解,甚至会使母乳性黄疸的情况得到改善,此时一般不会反弹。 2、会反弹 如果是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宝宝,在停止母乳喂养三天后再喂母乳,此时可能会出现反弹的情况。因为晚发性母乳性黄疸通常是由于胆红素排泄障碍所引起的,如果再次摄入母乳,可能会导致胆红素再次堆积,从而出现反弹的情况。 如果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进行治疗,比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可以促进宝宝肠道内的胆红素排出,改善黄疸的情况。同时,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宝宝的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等,也可以促进宝宝的新陈代谢,改善母乳性黄疸的情况。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如果母乳性黄疸婴儿的黄疸水平较低,通常可以继续喂母乳。但如果婴儿的黄疸水平较高,则不建议继续喂母乳。母乳性黄疸是否可以继续喂母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母乳性黄疸通常是指因母乳喂养引起的黄疸,多考虑是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导致婴儿体内胆红素异常升高而引起的,一般在出生后3~5天出现,表现为皮肤发黄、巩膜发黄等。如果婴儿的黄疸水平较低,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通常可以继续喂母乳,但应注意适量喂养,并注意观察婴儿的黄疸是否有加重的现象。家长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儿服用茵栀黄口服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泄,从而改善上述症状。 如果婴儿的黄疸水平较高,并且出现了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此时一般不建议继续喂母乳。因为此时继续喂母乳可能会导致婴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进一步升高,从而加重病情。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去医院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蓝光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要注意做好婴儿的保暖工作,避免着凉。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给婴儿补充水分。此外,家长还需注意做好婴儿的日常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加重趋势,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