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视力的发展阶梯

  当胎儿还在母亲腹中时,最先出现的器官既不是手,也不是脚,而是脑与眼睛。不过,虽然眼睛在胚胎中发育很早,但孩子在出生后直到孩童期间,眼睛的生理发育仍然在持续进行,而视力发展也随着年龄而不同。通常宝宝的视力一直要到4岁才能达到正常标准,到12岁左右视力发展才会完全稳定,达到最佳状态。

  胎儿期  眼及视力发育

  早在母亲怀孕第四周,胎儿的视觉就已形成。此时,胎儿的眼睛很小,而且被一层皮层包覆着。以后四、五个月,眼神经、血管、水晶体和视网膜开始发育,到第六个月末,胎儿眼睛已有很大的发展。

  保健重点:

  母亲要避免不良因素影响

  自母亲怀孕起,就要注意进食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加抵抗力,不可饮酒、吸烟和随意用药。要尽量避免可能受到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孕妇在此时患风疹感冒发烧,或受其他病毒和细菌侵犯,再加上用药不当,就会给胎儿眼球的正常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夫妻双方均是高度近视,应进行遗传性眼病的咨询。

  新生儿期(0~28天)  眼及视力发育

  宝宝刚出生时,对光线就会有反应,但眼睛发育并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视力只有成人的1/30。他能追着眼前的物体看,但视野只有45度左右,视力也只有成人的1/30。而且只能追视水平方向和眼前18~38公分的人或物。新生儿偏爱注视较复杂的形状和曲线,以及鲜明的对比色。

  保健重点:

  尽早发现先天异常

  应注意孩子双眼的大小、外形、位置、运动、色泽等,尽早发现先天异常,并应防治源于产道的感染性眼病。

  1~12个月  眼及视力发育

  ●1~3个月

  孩子满月后,已具有注视与两眼固视能力,会注视抱他的人,不过无法持续太久,眼球容易失去协调。三个月后宝宝的视野已经可达180度,也可看到自己的手,也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此时,大多数婴儿的视觉可以平稳地"跟随"运动的物体,也能将视线固定在某物体上。

  ●4~6个月

  4~6个月的宝宝视网膜已有很好的发育,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4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感。这一时期的宝宝会以视线寻找声音来源,或追踪移动的物体,例如妈妈在房间内走动,婴儿的眼睛也会跟着转动;此时婴儿己经能够转动身体,会伸手去捉眼睛看到的东西,如在婴儿床上方挂着的小吊饰等。这个时候的视力约为0。1。

  ●6~12个月

  6个月以后,两眼可以对准焦点,孩子会调整自己的姿势,以便能够看清楚想要看的东西。

  8个月大时,对于眼前突然消失的东西,会出现寻物的反应,特别喜欢用视线来追踪眼前的物体,眼、手的协调也较为顺利。此时,宝宝的视力保持在0。1~0。2之间。

  8个月以后,宝宝真的能够用眼睛辨识亲人了。这个时候的宝宝积极运用全身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尤其是触觉去认识世界。到1岁时,视力约为0。2。如果孩子学习走路的时间明显延迟,或走路容易跌倒、被东西绊倒,都有可能是视力出现问题了。

  保健重点:

  抱着宝宝到处走走

  ●防止眼内斜:很多父母喜欢在小婴儿的床栏中间系一根绳,上面悬挂一些可爱的小玩具。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眼睛较长时间地向中间旋转,就有可能发展成内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摱芳ρ蹟。正确的方法是把玩具悬挂在围栏的周围,并经常更换玩具的位置。

  ●勿遮挡眼睛:婴儿期是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挡几天时间,就有可能造成被遮盖眼永久性的视力异常,因此,一定不要随意遮盖孩子的眼睛。

  1~3岁  眼及视力发育

  1~3岁孩子的视力发育标准约能达到0。1~0。6之间。一般2岁时为0。4,已经可以判别事物的远近,且视线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并看得清楚。3岁时为0。6,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从1岁开始,孩子特别喜欢藉由眼睛导引手部活动,他们喜欢接触新事物,眼手间的协调能力也因此快速成长,视觉辨识能力在这一阶段也大大提高了。

  保健重点:

  谨防眼外伤

  孩子逐渐长大,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还学会了奔跑,眼外伤的可能也增大。这时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不要拿着铅笔、筷子等尖物猛跑;家里人在使用洗涤剂时,要让孩子避开,以免液体溅到孩子眼中,造成化学烧伤;如果眼内进了灰尘等异物,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帕去擦,以免造成眼球表面的划伤和继发感染。

  4~6岁  眼及视力发育

  4~6岁的孩子视力已逐渐成熟,视力的清晰度增加,6岁时能达到1.0,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准。

  这一阶段若孩子视力异常,有明显的征兆。喜欢近距离看电视,喜欢眯眼或歪头看东西,喜欢揉眼睛,或对视觉活动特别不感兴趣,这些都应该引起重视。这时近视问题也已经浮现, 当孩子出现近距离看电视或看书,常抱怨看不清楚,很容易撞倒东西时,可能都是出现近视的重要征兆,需要及时接受检查与持续进行各种矫正治疗。

  保健重点:

  不要长时间用眼

  ●不要用眼过度:此时孩子的眼睛还处于不完善、不稳定的阶段,长时间、近距离地用眼,会导致孩子的视力下降和近视眼的发生。因此特别要注意限制孩子的近距离作业时间,一般每次不应超过30分钟。可以经常带孩子向远处眺望,引导孩子努力辨认远处的一个目标,这样有利于眼部肌肉的放松,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监测视力发育状况:此时应开始对孩子的视力进行监测,特别是要分别查两眼的视力,以便发现单眼的视力异常。因为视力不好的一只眼睛常常失去使用机会而发展成为弱视,弱视可由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斜视等引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6岁以前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最好每3~6个月做一次视力检查,有条件的还可以在这一阶段进行1次散瞳验光。

  噪音损害视力

  ●科学研究发现,噪音不仅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而且还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使人的视力减弱。研究指出,噪音能使人眼对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还能使视力清晰度的稳定性下降,比如噪音在70分贝时,视力清晰度恢复到稳定状态时需要20分钟,而噪音在85分贝时,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再者,噪音还可使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另外,噪音可使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性平衡反应失灵。

  ●缺乏营养素也会造成眼疾

  1、维生素

  维生素A对眼睛的新陈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维生素A缺乏症是引起眼干燥症的重要因素,它还可以引起结膜色素沉着,造成慢性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等;此外,维生素A缺乏还会导致视网膜视紫红质缺乏,表现出眼睛对暗的适应能力减退。

  缺乏维生素B1在眼部表现为看东西模糊,眼睛干燥等,严重的会引起视神经炎

  缺乏维生素B2在眼部表现为视力减退,怕光,眼部灼烧感或异物感。

  维生素C缺乏能使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从而造成出血倾向。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眼部的血管、组织出血,还可能引起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

  2、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锌、铜、铁、镁、硒等与眼组织的关系很密切。

  锌在维持正常的视功能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眼组织中锌的含量在整个人体中的比例最高。缺锌可能导致夜盲,还可能引起视神经疾患及视神经萎缩

  缺铜的小孩经常出现视觉反应迟钝,瞬目反射呆滞,白内障,视功能障碍等症状。

  ●缺硒会致使晶体代谢障碍,发生白内障及近视性改变。

  开灯睡觉会影响孩子视力

  医学研究表明,婴儿睡眠时不关灯会增加孩子患近视眼的可能性。

  ●国外医学研究人员在对4余名2~16岁的近视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睡在灯光下的两岁以下的婴儿与睡在黑暗中的婴儿相比,近视发病率要高出四倍。睡在黑暗中的孩子患近视的只占10%;夜间睡在照明灯光下的患近视的占34%,睡在室内较强光照明灯下的孩子,患近视的占55%。有关专家指出:婴儿在出生后头两年,是眼睛和焦距调节功能发育的关键阶段,光明与黑暗的时间多少,可能会影响幼儿视力的发育,希望家长应该慎重对待。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1-10 08:42:00浏览9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怎样判断是过敏性咳嗽还是咽炎
过敏性咳嗽和咽炎在症状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同点,可以从病因、症状、检查等方面进行判断。1、病因:过敏性咳嗽主要由接触过敏原引起,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属于气道的过敏性炎症反应。而咽炎病因较为多样,可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于长期吸烟、饮酒,受到有害气体刺激,以及患有鼻炎、鼻窦炎导致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等因素引发。2、症状:过敏性咳嗽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多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如在春秋季节花粉浓度高时,或在有宠物的环境中接触动物毛发后。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喘息、胸闷等症状,一般无明显的咽部疼痛或异物感。但咽炎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如咽部有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常有刺激性咳嗽,早晨起床时可能会咳出少量黏痰,一般无气喘症状。如果是急性咽炎,可能还会伴有发热、咽痛明显等症状。3、检查:过敏性咳嗽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可发现患者对某些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肺功能检查可能显示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可能呈阳性。而咽炎患者在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对于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如果出现咳嗽或咽部不适等症状,想要明确是过敏性咳嗽还是咽炎,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如果是过敏性咳嗽,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尘螨滋生。若考虑是咽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用嗓,积极治疗相关疾病,以减轻咽部症状。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支气管炎症引起的咽炎怎么治疗
支气管炎症引起的咽炎可通过生活习惯调整、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局部治疗等方法治疗。支气管炎症引发咽炎主要是由于气管、支气管的炎症蔓延至咽喉部,导致咽部黏膜出现炎症反应。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喉镜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以明确病情。1、生活习惯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干燥刺激咽部。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恢复,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同时,要避免过度用嗓,减少对咽部的刺激。2、饮食调节:咽炎患者饮食宜清淡,多吃水分含量较高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梨、苹果、菠菜等,补充维生素,有利于咽部黏膜的修复。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防加重咽部炎症。3、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抗生素,用于控制支气管和咽部的细菌感染,从根源上消除炎症。还可使用咽炎片、清喉利咽颗粒等中成药,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缓解咽部不适症状。但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4、局部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复方硼砂含漱液,能清洁口腔、杀菌、消炎,减轻咽部炎症。也可用桂林西瓜霜含片、银黄含片等,直接作用于咽部,起到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的作用,缓解咽部疼痛、异物感等症状。日常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从而减少支气管炎症和咽炎的发作。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避免细菌感染蔓延至咽部。同时,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引发支气管和咽部的炎症。
丁言言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咽炎自己在家做雾化用什么药
咽炎患者在家中进行雾化治疗时,可选择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炎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化痰类药物。这些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能够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快速缓解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和不适感。1、抗炎类药物:抗炎类药物在咽炎雾化治疗中应用广泛,常见的有庆大霉素注射液等。这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咽部黏膜的充血和肿胀,缓解咽痛、咽干等症状。庆大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通过雾化吸入可以减少咽部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尤其适用于合并细菌感染的咽炎患者。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例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它们能够快速减轻咽喉黏膜的充血和水肿,缓解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尤其适用于伴有明显炎症反应的咽炎患者。3、化痰类药物:化痰类药物可帮助稀释痰液,促进其排出,从而缓解咽部不适。常用的有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和盐酸氨溴索雾化液。这些药物能够降低痰液的黏稠度,减轻咳嗽和咳痰症状。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黏液溶解剂,通过雾化吸入后,可以分解痰液中的黏性成分,使痰液变得稀薄,便于咳出,从而减轻咽部异物感和咳嗽症状。雾化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及身体状况综合判断。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操作,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情况,应及时就医。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咽炎片的作用有什么
咽炎片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咽炎的药物,其作用主要包括镇咳祛痰、清利咽喉、养阴润肺、清热解毒等方面。1、镇咳祛痰:咽炎片具有镇咳的作用,可通过作用于咳嗽反射中枢,抑制咳嗽反射,减轻咽部受到刺激后引起的咳嗽症状。同时,还能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减少因痰液积聚而导致的咳嗽加重等情况,缓解患者的不适。2、清利咽喉:咽炎片能够有效缓解咽部的异物感、干燥感、灼热感等症状。药物中的成分可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减轻黏膜的充血、肿胀,使咽部恢复清爽舒适,改善咽部的功能,让患者在吞咽、发声等方面更加顺畅。3、养阴润肺:从中医角度来看,咽炎的发生与肺阴不足等因素有关。咽炎片具有养阴润肺的功效,可滋养肺阴,补充肺脏所需的阴液,增强肺的功能,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因肺阴亏虚导致的咽炎症状,如咽干、咽痒等。4、清热解毒:咽炎片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咽部的炎症反应。对于因热毒内蕴引起的咽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消除炎症,促进咽部组织的修复,使咽部恢复健康状态。在使用咽炎片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服用。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以免影响药物疗效。此外,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咽炎的康复和预防。如果用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