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五招决胜儿童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它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自闭症通常在三岁以前起病,迄今为止,自闭症的病因尚未明了,但已有研究发现:儿童自闭症是与基因遗传高度相关的有生物学基础的疾病。尽管目前我们尚无立竿见影的特效治疗方法,但对自闭症却并非无招可用,积极治疗仍可显着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

  下面五招将有助于您决胜儿童自闭症———

  第一招:早期发现 细察蛛丝

  儿童自闭症在发病以前往往没有显着的异常特征,因此容易被家长忽视,但这并不意味着自闭症不能早期发现。如果孩子在两岁前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考虑请专业人员进一步评估和密切观察了:对语言逗笑缺乏反应,却对音乐特别敏感,喜欢看广告;对普通玩具缺乏兴趣,却对某些非常规的玩具物品非常着迷;喜欢来回奔跑或旋转,不会与人玩互动游戏;与人缺乏视觉接触,呼之无反应;不会主动用食指指物,有需要时即抓着别人的手拖向需要的物品;直到18个月还不会叫爸爸妈妈。

  第二招:主动出击 无须等待

  有些家长虽然觉得孩子有问题,但往往希望只是暂时问题;有些家长甚至相信开口越晚越聪明,采用消极等待法;有些家长则带着孩子辗转各大医院,寻求名医确诊,结果往往错失早期最佳治疗期。其实对自闭症患儿,两岁至三岁的早期干预对预后影响十分显着。因此,如果怀疑存在自闭症或其他发育问题的儿童,主动出击是制胜的重要法宝。家长应积极寻求早期治疗干预。

  第三招:多管齐下 综合治疗

  自闭症没有单一特效的治疗方法,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疗已被广泛认可。其中训练教育是首选的方法。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问题是语言落后,只要进行语言训练即可,其实语言的发育与运动和认知等其他功能的发育密切相关,训练方法也应综合兼顾;其次,自闭症儿童的刻板特征使得其习得技能很难泛化,需要在不同场合对其进行训练和教育,使其适应不同的要求;对于出现自伤、攻击、兴奋躁动、睡眠障碍等症状,可由专科医生处方药物治疗。但对一些未经科学验证的方法不宜盲目采纳,以免给儿童带来不良影响。

  第四招:全面评估 因能而异

  自闭症的治疗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不同治疗训练方法,即使是原理相同的治疗方法,实施时也需根据发育状况加以调整。同一个患儿,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应采用不同的策略,因此特别强调个体化的训练。全面评估往往是了解儿童特点、选择有效治疗的基础。如发育水平未满三岁的患儿,应以个别训练为主;发育水平已经达到四五岁的患儿则应以集体教育配合个别训练。定期进行复评对调整治疗训练方法十分必要。

  第五招:巧妙安排 坚持制胜

  由于自闭症是发育性障碍,不会自然痊愈,治疗的效果往往是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渐显现的,而且随着儿童的成长,对功能的要求也会逐渐增高,不同阶段有不同目标,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家长舍弃自己所有生活,全身心投入,希望立即见效,结果往往自己身心疲惫,训练也难以坚持,效果难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建议家长要先学会接受现实,在做好长期作战准备的前提下,和专业人员一起,分阶段规划治疗计划以及家庭的安排,争取获得较多资源的支持,给自己和家人留下一点自由空间,使家庭仍能成为快乐的基地,这样生活和治疗才可持续进行。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2-29 07:16:00浏览8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免疫性疾病有哪些
儿童免疫系统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为遗传性,由基因缺陷导致免疫功能损害,如X连锁无病种球蛋白血症、慢性肉芽肿病、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等。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改善预后。 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生后不利环境造成的免疫系统暂时性功能失调。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良、细菌病毒感染、肿瘤和血液病等。因病情较重,抗HIV病毒、化疗放疗等治疗难度较高,治愈率相对较低。而蛋白质-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造成的免疫缺陷,在经过营养补充、抗感染等纠正不利因素后,免疫功能即可恢复。 3、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强烈,引起组织严重破坏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等。在发现病情后要及时就诊,并且严格按照医嘱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减慢发展,一般总体预后相对良好。缓解病情的药物有硫酸羟氯喹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抗炎糖皮质激素药物有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 若怀疑出现免疫相关的疾病,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增强儿童免疫力的药物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增强儿童免疫力的药物有很多,比如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维生素AD滴剂等,服用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属于一种免疫调节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也可以用于治疗湿疹、血小板减少、慢性皮肤黏膜念珠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疾病。2、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是一种免疫调节药,主要成分是猪脾脏中提取的多肽,可以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等。3、匹多莫德口服溶液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是一种免疫调节药,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比如呼吸道反复感染、带状疱疹、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等。4、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是一种矿物质补充剂,可以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等。5、维生素AD滴剂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AD滴剂,可以促进钙吸收,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鸡蛋、鱼肉、苹果、橙子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要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支气管咳嗽,咳痰有血丝
儿童支气管咳嗽,咳痰有血丝可能是空气干燥、过敏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空气干燥如果儿童所处的环境空气比较干燥,会导致咽喉部位的黏膜水分蒸发,使咽喉部位的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咽喉部位干痒、咳嗽等症状,如果咳嗽比较剧烈,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改善空气湿度,同时让儿童多喝水,有助于缓解症状。2、过敏性咳嗽如果儿童吸入过敏原,比如花粉、尘螨等,会导致气道黏膜出现过敏反应,引起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出现咳嗽、咳痰、有血丝等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儿童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以免导致病情反复发作。3、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一般是由于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肺部炎症等原因导致,由于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扩张,导致支气管变形,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儿童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除此之外,此类症状还可能是肺炎、肺结核等原因导致,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到医院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儿童肛周瘙痒怎么办
儿童肛周瘙痒可能是饮食不当、卫生习惯不良、肛周湿疹、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饮食不当 如果儿童平时吃了过多辛辣刺激的食物,就可能会刺激到肛门周围的皮肤,从而出现瘙痒的症状。儿童平时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西红柿等,有利于改善症状。 2、卫生习惯不良 如果儿童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时间不更换内裤,或者是不及时清洗肛门部位,就可能会导致该部位的皮肤出现瘙痒的症状。建议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使用温水清洗肛门部位,并及时更换内裤。此外,儿童在排便后也要及时清洗肛门部位,以免粪便残留。 3、肛周湿疹 如果儿童长时间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就可能会导致肛周部位的皮肤出现湿疹,进而引起瘙痒、疼痛等症状。儿童要避免抓挠患处,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儿童还可遵医嘱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等药物治疗。 4、真菌感染 如果儿童肛门部位的皮肤受到真菌感染,也会引起瘙痒、红肿等症状。儿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克霉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 5、寄生虫感染 如果儿童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就可能会导致肠道出现寄生虫感染,进而出现肛门瘙痒、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儿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苯达唑片、甲苯达唑片等药物来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儿童的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自闭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患儿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症状。儿童自闭症的最佳治疗方法这个说法不准确,儿童自闭症可以通过家庭干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家庭干预 家长要多陪伴患儿,给患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并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比如慢跑、散步等,可以促进患儿多与外界接触,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药物治疗 如果患儿的自闭症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3、心理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儿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主要是通过心理教育干预、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等,帮助患儿改善自闭症引起的心理障碍。 4、康复训练 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改善,如感觉统合训练、音乐治疗、社会技能训练等,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5、物理治疗 患儿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等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症状。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给患儿进行饮食调理,适当吃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香蕉、火龙果、鸡蛋等,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患儿的病情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