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怎让孩子不被寄生虫扰?

  当宝宝得了蛔虫、蛲虫等寄生虫病,看着孩子的小手在小屁股上抓来抓去,爸爸妈妈可心疼坏了。赶快去医院开点驱虫药,多吃几次好把虫子彻底杀死。但是且慢,给宝宝吃驱虫药前有很多事情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否则虫子没消灭,宝宝反倒会得病。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裴胜大夫说,许多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可能感染上寄生虫病,寄生虫包括肠寄生虫、血液寄生虫或其他内脏寄生虫等。儿童期以肠寄生虫病为最多见(如蛔虫、蛲虫等)。因此,对儿童来说,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很有必要。孩子易患的虫病以蛔虫最多,而穿开裆裤的孩子还容易患蛲虫。在给孩子服药前应注意以下事项:

  1.驱虫治疗前首先明确诊断,根据寄生虫的特点选择用药。

  2.为使药物充分接触虫体,宜空腹服,同时不能吃消炎药,驱虫药中含有毒素,与消炎药相结合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对健康不利。

  3.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水和植物纤维能加强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及时把被药物杀死或麻痹的虫体连同粪便一起排出。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有谷类、坚果、新鲜蔬菜及水果。少吃油脂类食物。因为驱虫类药多为脂溶性药物,如果摄入过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可促使驱虫药在体内被吸收,既增加了对人体的毒性,又降低了疗效。

  4.驱虫药本身无导泻作用,且孩子肠蠕动弱,不利于排出毒死的虫子及残余的药物,因此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在服药数小时后吃一些缓泻药物,但要注意的是一旦有了腹泻的效果应立即停服。

  5.大多数驱虫药需经肝脏分解代谢,对于两岁以上儿童来说,肝脏已经发育完全,适量用药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两岁以下儿童的肝脏还在发育之中,驱虫药中所含的一种叫甲苯咪唑的物质会对孩子造成肝功能损害,一定要慎用。

  6.有些寄生虫病不能单纯依赖服药治疗,如蛲虫常在肛门周围或直肠排卵,父母可在每晚的十一二点用手电照孩子肛门,如果看到有白色的成虫或虫卵,则可用棉花棒擦去,连续擦几天,可以不用吃药,也可以用中药百部煎汤外洗。

  7.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未经检查便认为有虫,盲目给孩子服驱虫药后不见虫体排出,又再服,以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其实只有在查了大便确定有虫卵时,才能给孩子服驱虫药,一般只服一次,不能连服。

  预防肠道寄生虫病要从平时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入手,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等卫生习惯。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2-30 07:04:00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杜虹
精选
杜虹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去咨询
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构音障碍、矮小增高、性早熟、智力低下、遗尿症、青少年焦虑抑郁、学习困难、厌学、心理疏导等多项治疗,并对儿童矮小增高、遗尿症、性早熟、肥胖症、生长发育等疾病有独到见解。
毛云英
精选
毛云英主任医师小儿内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去咨询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困难、矮小症、遗尿症、性早熟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生长发育疾病;小儿心脏、肾脏及结缔组织病等免疫性疾病;小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幼年类风湿病、川崎病、肾病综合征、心肌炎等疾病。
李怀宁
精选
李怀宁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去咨询
擅长小儿孤独症、语言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儿童癫痫、脑瘫、感统发育、发育迟缓、自闭症、矮小症、性早熟、智力低下、遗尿症、增高、构音障碍、青少年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疏导、学习困难、厌学等多项治疗,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 在儿童行为发育、生长发育、心理发育综合评估及康复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蒋卫民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是什么病
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有很多,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阿米巴原虫病、蠕虫病、线虫病、疟疾、利什曼原虫病、蛔虫病、鞭虫病、钩虫病、蛲虫病、肝吸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卫生管控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由寄生虫导致的传染病已经较为少见了。寄生虫的传染源主要包括人和各种动物,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寄生虫病有蛔虫病、蛲虫病等。 1.蛔虫病 蛔虫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寄生虫病。蛔虫病会造成儿童出现吃饭量比较多但是容易饥饿、睡觉磨牙以及腹痛等症状,有些蛔虫病甚至会引起胆道蛔虫症以及肠梗阻等严重的并发症。蛔虫病一般遵医嘱服用驱虫药即可,如甲苯咪唑、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 2.蛲虫病 蛲虫感染以后,会引起儿童肛门和会阴皮肤强烈瘙痒以及睡眠不安,此病容易在儿童之间互相传播,主要由儿童的裤子不干净,以及儿童不自觉地搔痒导致的。这类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吸收,勤换内衣裤,内衣裤可用开水消毒杀虫,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甲苯达唑、阿苯达唑等药物进行驱虫。 此外,还有一些寄生虫病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如钩虫病会引起儿童发生贫血,营养不良以及生长发育落后等症状;儿童如果有生食牛肉或者猪肉的病史,往往会感染绦虫病,患儿往往会出现腹痛以及脑囊虫病等;部分沿海城市在饮食方面喜爱生吃淡水鱼生,也会导致感染肝吸虫病。如果疑似感染寄生虫传染病,一定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姜渭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什么寄生虫爬到腿上会痒
通常情况下,在临床上,大部分的寄生虫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瘙痒的症状,如隐翅虫、阴虱、蛲虫、毛囊蠕形螨、疥螨等。 1、隐翅虫 隐翅虫通常生活在人体皮肤较薄且潮湿的环境中,一般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通常是因为接触了隐翅虫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所引起的。患者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2、阴虱 阴虱是一种寄生于人体毛发的寄生虫,通常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等症状,因为阴虱会在局部皮肤产卵,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瘙痒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外用硫磺软膏、克罗米通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3、蛲虫 蛲虫是一种寄生于肠道的寄生虫,因为蛲虫会在肛门周围排卵,所以通常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外用蛲虫膏、氧化氨基汞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4、毛囊蠕形螨 毛囊蠕形螨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微型蠕形螨,通常寄生在人体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因为蠕形螨会在毛囊内大量繁殖,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瘙痒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疥螨 疥螨是一种寄生于人体皮肤的寄生虫,通常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因为疥螨会在皮肤表面排卵,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瘙痒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外用硫磺软膏、水杨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局部卫生,避免用手抓挠患处,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卢新兰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吃完三文鱼吃什么可以预防寄生虫
吃三文鱼后一般建议食用南瓜、胡萝卜、菠萝等食物来预防寄生虫。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吡喹酮片、阿苯达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1.南瓜:三文鱼属于一种海鲜类的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而南瓜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果胶成分,适当进食后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有效预防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发生。2.胡萝卜:由于三文鱼中含有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如果过量摄入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在吃完三文鱼以后适当吃一些胡萝卜,因为其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毒素和垃圾,对于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3.菠萝:此外患者也可以适当吃一些菠萝来进行改善,因为菠萝中的蛋白酶有分解食物残渣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预防寄生虫的效果。4.吡喹酮片: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服用吡喹酮片进行驱虫治疗。但是要注意用药谨遵医嘱,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后果。5.阿苯达唑片:该药为广谱高效抗寄生虫药,适用于治疗囊包虫病、脑囊虫病等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此药,另外对该药过敏者也要避免使用,具体用药需严格遵照医生指导。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要吃不干净或者隔夜的食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眼睛前能看到一团像寄生虫在飘动
眼睛前能看到一团像寄生虫在飘动通常的是由玻璃体混浊、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混浊常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眼睛内的玻璃体会发生蜕变引起的。另外,玻璃体混浊还可能是眼睛高度近视、自身免疫力减弱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引起眼前黑影、视物模糊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眼睛前能看到一团像寄生虫在飘动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引起视网膜脱落的严重后果。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普罗宁、普罗碘铵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2、寄生虫感染 如果患者不注意卫生,可能会导致机体发生寄生虫感染的情况,若寄生虫感染发生在眼睛内,则可能会引起眼睛前能看到一团像寄生虫在飘动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眼睛疼痛、眼睛异物感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搓双眼。 除此之外,眼睛前能看到一团像寄生虫在飘动还可能与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眼底检查、视力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