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睡眠障碍应怎办?

  以往人们认为,夜游发生是因为人在做梦。其实不然。近年实验研究发现,夜游并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非眼快动睡眠的第3-4期,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夜游通常发生在入睡后2-3小时。“夜游”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睡眠障碍,大约每十个正常的孩子中就有一个孩子会发生“夜游症”。

  这种症状可有家族遗传倾向,但大部分夜游的孩子是因为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或与精神创伤、心理紧张等因素有关。夜游对宝宝的健康并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一般无须特殊治疗。不过妈妈要注意加强对宝宝的保护,防止宝宝在夜游时发生意外。比如:把门窗加锁,注意防火,把刀具收藏好,不在房间内堆放危险物等。

  一般来说,发现宝宝夜游,妈妈不必强行叫醒宝宝,因为那样可能会使宝宝出现更为严重的意识模糊、兴奋躁动等状态。如果发现宝宝走出门外或意识迷糊地做事,妈妈可轻柔温和地把宝宝牵回床上,让他继续睡觉。

  宝宝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白天过度疲劳、睡前兴奋都容易诱发夜游的发作,妈妈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因。对于夜游频繁的孩子,妈妈要带他去看医生,按医嘱服用药物。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皮层逐渐完善,宝宝的夜游症将不治而愈,妈妈不必为此害怕、担忧。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2-17 08:03:00浏览2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抑郁症和多动症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好发人群不同等,患者需要明确病因进行治疗。1、病因不同多动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可能是由于遗传、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引起的。而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可能是由于遗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心理社会因素等因素引起的。2、症状不同多动症患者会出现注意障碍、活动过度、情绪激动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学习困难、神经发育异常等情况。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自责自罪的情况。3、治疗方式不同多动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哌甲酯、托莫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而抑郁症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医生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疗法等方式进行改善。4、注意事项不同多动症患者在平时要避免从事危险性的工作,避免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抑郁症患者在平时要避免喝酒、吸烟,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西红柿等,平时可以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和晒太阳,有助于疾病的恢复。5、好发人群不同多动症多发于儿童,而抑郁症好发于成年人。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