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应及时治疗孩子斜弱视

  福州总院眼科中心医学高博士根据几年来对斜弱视患儿的治疗观察,表示治疗孩子斜弱视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时:讲的就是斜弱视治疗的时机。高博士介绍,弱视最佳治疗年龄是学龄前期,如果在学龄前发现,并得到及时科学地治疗,大多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年龄越小,疗效越好。若是超过一定的年龄,治疗就较困难,成年后治愈率几乎是零。而斜视,不仅影响美观,还严重危害到视功能,会造成缺乏立体视觉、弱视等;有些甚至还会影响儿童身体发育,如脸面不对称,歪脖子等。

  地利:泛指斜弱视治疗的环境支持。高博士表示,由于斜弱视患者大多年纪小,自制力差等,加上治疗过程长,很多患儿拒绝或不能很好坚持治疗。这就极需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方面,利用现代先进的眼科检查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和准确诊断;另一方面,采用现代视光学原理指导患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在科学的基础上将治疗方法进行游戏化,让患儿更易于接受和坚持训练。

  人和:治疗斜弱视,除了医生的检查、指导外,还需要家长、老师的积极参与、防治。否则不仅事倍功半,而且有可能半途而废。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对弱视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积极与老师取得联系,一起做好孩子的工作,督促孩子坚持治疗,及时复诊。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2-20 07:52:00浏览8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是绝症吗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绝非绝症。尽管其是一种棘手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现代医学有多种手段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患者无需过于担心。从疾病本质来看,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主要因毛囊堵塞、细菌感染引发炎症。针对这些病因,临床有相应治疗策略。在感染控制方面,抗生素,如夫西地酸乳膏,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减轻局部炎症。对于病情较重、感染范围广的患者,口服四环素等抗生素,能系统性地控制感染,缓解炎症反应。同时,维A酸类药物,如维A酸乳膏可调节毛囊角化,减少毛囊堵塞,从源头上改善病情,阻断疾病发展进程,这表明该疾病在病因治疗上具有可行性。此外,虽然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病程较长,常表现为慢性迁延不愈,反复出现脓肿、窦道及瘢痕形成,但并非无法控制。多数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后,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缓解。例如,通过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处理脓肿,可及时排出脓液,减轻局部压力与炎症。随着治疗进展,患者症状通常会逐步减轻,发作频率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确诊后,患者要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日常患者务必注意头皮清洁,使用温和洗发水,减少油脂与细菌积聚。同时,避免搔抓、挤压病灶,防止炎症扩散加重病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按时涂抹外用药物、服用口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会癌变吗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通常不会癌变。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虽然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但癌变的可能性极低。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主要累及头皮的毛囊及周围组织。其发病机制与毛囊堵塞、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导致皮脂排出不畅,进而引发细菌滋生,炎症持续反复。但这种炎症局限于毛囊及其周围,病变主要是炎症细胞浸润、组织坏死、脓肿形成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等。与那些具有明确致癌倾向的疾病不同,其没有导致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关键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等内在因素。而且,炎症虽然长期存在,但并非那种可促使细胞无序增殖、异常分化的特殊慢性炎症类型,所以从疾病本质特性上,癌变风险就很低。患者一旦确诊,应保持头皮清洁,避免搔抓、挤压脓肿,以防炎症扩散。治疗上,可外用抗生素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等,控制局部感染。病情较重者,需口服抗生素,如四环素。还可联合维A酸类药物调节毛囊角化,如维A酸乳膏,但患者需注意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于有脓肿形成的患者,则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另外,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王方敏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肺癌转移到头部的症状有什么
肺癌转移到头部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通常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头痛、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行为改变、癫痫发作。1、头痛: 肺癌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持续性头痛,这种头痛往往在早晨更为严重,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有时头痛可能伴随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在早晨或剧烈头痛时更为明显。2、神经功能障碍: 脑转移瘤的位置不同,可能导致各种神经功能障碍。例如,视觉通路附近的肿瘤可能导致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或复视等症状。位于语言中枢附近的肿瘤则可能引起失语症,表现为表达困难或理解障碍。运动功能受影响时可能出现肢体无力或协调能力下降,行走不稳等情况。精细动作如书写、扣纽扣也可能变得困难。3、认知和行为改变: 肺癌脑转移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受损等。患者可能出现健忘、思维迟缓、难以完成日常任务等问题。情绪方面,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易怒或情感淡漠等变化。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4、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是肺癌脑转移的另一个常见症状,表现为突然的抽搐、意识丧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癫痫发作的形式多样,从局部肌肉抽搐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等。频繁的癫痫发作不仅对大脑造成进一步损害,还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针对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耳边长了很多硬硬的小包是怎么回事
耳边长了很多硬硬的小包可能是由于蚊虫叮咬这一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瘢痕疙瘩等基本因素所致。如有耳部不适或异常,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病情。一、非疾病因素:在夏季或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耳边容易受到蚊虫的叮咬。蚊虫叮咬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的包块,有时可能表现为硬硬的小包。这种情况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退,但可以通过涂抹止痒药膏或冷敷来缓解症状。二、疾病因素:1、毛囊炎:毛囊炎是由细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当耳边皮肤的毛囊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时,会出现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逐渐发展为硬结或脓疱,触摸时感到疼痛。2、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耳边皮脂腺丰富,容易发生堵塞,形成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的肿物,即皮脂腺囊肿。囊肿一般无自觉症状,但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3、瘢痕疙瘩: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纤维组织异常增生的疾病,通常发生在皮肤受损后。如果耳边曾经受过外伤或手术,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瘢痕疙瘩,表现为硬硬的小包。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长时间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如化学溶剂、金属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耳部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