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哮喘病的内外因

  小儿哮喘的内因主要是:

  1、痰邪内伏。伏痰产生于津液,津液来源于水谷,依赖脾气的运化,以养肺脏,若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积湿蒸痰,上贮于肺。肾虚精损也能使水湿蕴积成痰。

  构成孩子哮喘病的内外因

  2、在呼吸方面,肾有纳气的作用,若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就会产生喘息的病变。

  3、休质因素。小儿哮喘在乳儿期多有奶癣史,是一种素体湿盛有表现。

  4、脾肾亏损。这些小儿多为发育障碍,体质瘦弱,胖而微肿,肌肉松弛,喉间常痰声呼呼,易感冒,防御功能低下。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虚亏,影响小儿机体水谷精气代谢,痰浊内生,发生哮喘。

  发生哮喘的外因:

  1、外邪侵袭击

  以风寒或风热最多见。外感时邪,引动伏饮,壅阻肺气,宣降失职,气逆为喘。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机体抵抗力差,易感受外邪,故外侵袭是小儿哮喘的常见外因。

  2、饮食失宜

  我国民间有“鱼腥哮”、“烟煤哮”、“咸哮”、等记载,认为哮喘与饮食过咸、过酸等刺激有关,重视对食品和接触物的禁忌。

  3、劳倦过度

  疲劳也是小儿哮喘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多见于虚喘。

  4、情志影响

  忧惊或暴怒可引起哮喘发作,在年长者较多见。《证治心得》中说:“夫肺居具焦而司气化,或暴怒所加,肝气上升,上焦闭郁,肺气失降,则呼吸奔迫而为喘。”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2-19 08:23:00浏览7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中医认为哮喘病根由哪个脏腑虚而发
在中医理论中,哮喘的病根常由多个脏腑虚损而发,其中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若肺气虚,则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外邪犯肺,肺气失宣降,可引发哮喘发作。比如,当气候骤变,寒温失调,风寒之邪侵袭人体,首先犯肺,使肺气郁闭,宣降失常,气逆于上,出现咳嗽、气喘等哮喘症状。同时,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若肺阴不足,虚热内生,也可导致肺失清肃,气逆而喘。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运化失常,一方面不能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导致肺气不足,因为肺的功能依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之气的滋养;另一方面,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聚而成痰,上贮于肺,阻碍肺气的宣降,从而引发哮喘。例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为痰,痰浊阻肺,就容易诱发哮喘。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肾气虚则不能摄纳肺气,使肺气上逆而发为哮喘。尤其是在哮喘的慢性持续期或缓解期,肾虚往往是重要的病理基础。例如,年老体弱或久病之人,肾气渐衰,肾不纳气,就会出现呼吸短促、动则气喘加剧等哮喘症状。而且,肾主水,肾阳虚则水液代谢失常,也可产生痰湿,上犯于肺,加重哮喘。总之,在治疗哮喘时,常常需要综合考虑这三个脏腑的功能状态,进行整体调理,以达到扶正祛邪、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洋葱对哮喘病有作用吗
哮喘病一般是指支气管哮喘。洋葱对支气管哮喘一般没有作用,但是适当吃洋葱通常不会对病情造成影响。洋葱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蔬菜,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适当吃洋葱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而且洋葱还含有大蒜素,具有一定的抗炎杀菌作用,但是洋葱并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强度随时间变化。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因此洋葱对哮喘病一般没有作用。虽然吃洋葱不会对病情造成影响,但是洋葱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吃得过多,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引起胃痛、胃胀等症状,所以在吃洋葱时一定要控制好摄入量。如果患者出现了支气管哮喘,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硫酸沙丁胺醇片、硫酸特布他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遵医嘱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