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现代儿童患哮喘渐增

  饮食调治的几项注意

  1.哮喘小儿饮食宜清淡,应多吃温、平性且易消化的食物。少食热、辣、冷、咸、过甜、油腻的食品

  2.平时应多吃豆制品及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如牛肉、瘦猪肉、鸡肉、豆腐、牛奶。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白萝卜、胡萝卜、青菜、丝瓜、苹果、梨、香蕉等。不宜食用产气较多及易过敏的食品,如土豆、韭菜、菠萝、桂圆、大蒜等。

  3.部分哮喘儿童应忌食海鲜如蟹、虾、带鱼、黄鱼、鲥鱼、三文鱼、鳕鱼等。蘑菇、酒酿、雪里蕻等发物也要忌食。

  4.婴幼儿在2岁后可以试用牛奶,但要慎用,从少到多,如有过敏,应减少摄入

  发作期的食疗

  一、寒喘表现为咳嗽、气喘、流清涕,痰稀而白多泡沫,四肢冷、面色苍白。

  宜用以下食物调理:

  1.白果12克,核桃仁30克,生姜2片,水煎服,每日一次。有平喘温肺的作用。

  2.甜杏仁12克,核桃肉30克,生姜汁适量,混合捣烂加蜂蜜,炖服。有止咳化痰平喘作用。


  3.甘姜粥:取甘姜3克,甘草3克,茯苓12克,粳米50克。将甘姜、甘草、茯苓加水煮20分钟,去渣留汁,将粳米加入汁中煮粥食用。

  二、热喘小儿热喘多于寒喘,表现为咳嗽喘鸣、痰黄稠、咽干红、口渴多饮、大便干结。

  宜用以下食物调理:

  1.将西瓜一只洗净,切下蒂部,用汤匙挖去少量瓜瓤。将冰糖及蜂蜜各50克装入瓜内,加盖,放入大碗中隔水蒸1小时,取瓜肉吃。有清热化痰功效。

  2.取大鸭梨一只,切盖,挖去梨核,装入川贝粉1克,杏仁5克,冰糖少许,将连柄盖合上,隔水蒸,每日吃一只。有清热化痰、平喘镇咳作用。

  六、体质下降:中南社会调查研究所对武汉市城区500个家庭进行抽样调查发现,70.8%的家长从不鼓励和督促孩子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武汉市一所初中升高中体育锻炼考试中,相当部分学生800米跑测试不及格,许多学生到达终点时面色苍白,虚汗淋漓,有的还昏倒在跑道上。当今人们以车代步,以电梯代替登高,以家电代替做家务,缺乏锻炼的习惯,使心肺功能普遍下降,是导致哮喘等疾病上升的因素之一。

  七、化妆美容:各种美容化妆品的普及,也增加了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会。化妆品中的色素、香料、避光剂、漂白剂、防腐剂等,都有可能诱发哮喘。

  八、其它:芬兰学者发现,使用隐形眼镜的人如为过敏性体质者,可因使用隐形眼镜药水发生哮喘。我国医学研究表明,经常睡电热毯的人,由于机体水分被蒸发,也可诱发哮喘等过敏性疾玻香港专家发现,吃快餐也是导致哮喘病的因素之一。因快餐以肉类食物为主,水果、蔬菜、鱼类很少,使机体水分缺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遏制儿童哮喘刻不容缓随着儿童哮喘病发病率骤增,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以及欧洲等一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哮喘病的防治。世界卫生组织于1995年颁布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并相应成立了一些专门组织和机构,以指导各国对哮喘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我国是在1993年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治疗规范,同时陆续在北京、上海等20多个盛市开展医生培训、科研协作、自我管理教育等活动,使哮喘儿童得到规范化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浙江省人民医院于1996年2月首先成立“哮喘之家”。近年来,各盛市陆续建起了一批又一批“哮喘儿童之家”。深圳“哮喘之家”转变了过去“医生———患儿”的单一治疗模式,换成“医生———患儿———家长”共同参与的“治疗、康复、保奖模式,指导家长为儿童科学、合理地防治哮喘。1998年底,扬州“哮喘之家”首批就接纳400多名患者,让病人接受科学治疗,特别是对滥用激素实施健康干预,积极倡导规范使用激素。

  为有效遏制哮喘病,特别是儿童哮喘的发生和流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从整个社会来说,应当重视环境的治理,严控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各级政府应制定出哮喘病防治总体规划,并纳入本身的职能之一。生部门应以社区服务的形式,除向社会广泛宣传哮喘病防治知识外,可以通过举办病人及家属的哮喘知识讲座,推广以吸入药物为主的哮喘预防措施,建立社区哮喘管理网络。

  从广大群众和家长来说,应当为自己和孩子创造一个没有过敏源的生活环境,而且要从细微之处做起,如不能养宠物,不在室内养花、不要乱尝海鲜和洋水果,避免接触浓重的化学气味,使用化妆品不宜求新求洋,不滥用药物等。一旦罹患哮喘,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2-11 07:30:0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生下面有湿是怎么回事
女性出现下体湿润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两大类。非疾病因素包括排卵期分泌物增多、性兴奋等;疾病因素包括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一、非疾病因素:1、排卵期分泌物增多: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分泌增多,质地变得稀薄透明,类似蛋清状。这种分泌物有助于精子通过宫颈,增加受孕几率,属于正常生理变化,无需干预。2、性兴奋:在性兴奋状态下,阴道壁血管充血,腺体分泌增多,导致阴道湿润。这种现象是性反应的自然表现,有助于减少性交时的摩擦,属于正常生理反应,无需治疗。二、疾病因素:1、细菌性阴道炎:由阴道内菌群失调引起,常见致病菌为加德纳菌。患者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伴有鱼腥味,可能伴有外阴瘙痒或灼热感。治疗通常采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等抗生素,局部或口服用药均可。2、霉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典型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伴有剧烈瘙痒和灼痛。治疗常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或克霉唑,局部用药效果较好。3、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患者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伴有恶臭和外阴瘙痒。治疗通常采用甲硝唑或替硝唑口服,性伴侣需同时治疗以避免重复感染。针对女性阴道湿润现象,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若为生理性原因,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即可。若伴有异常分泌物、异味、瘙痒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透气性好的内衣,并注意性行为卫生,以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生例假规律如何计算
女生例假的规律性是评估其生殖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通过月经周期、经期长度以及经量的稳定性来进行判断。如果出现月经周期、经期长度或经量的明显变化,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开始,到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结束,这段时间被称为一个月经周期。正常的月经周期通常为21至35天,平均值为28天。月经周期的长度因人而异,但重要的是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月经周期频繁地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这可能表明月经不规律。月经周期的规律性不仅体现在天数上,还包括周期的稳定性,即连续几个月的月经周期长度应相对一致,变化不应过大。经期长度是指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月经完全结束的天数。正常的经期长度为2至8天,平均为4至6天。经期过长(超过8天)或过短(少于2天)都可能是月经不规律的表现。经期的规律性同样重要,如果经期长度频繁地超出正常范围,或者在不同月经周期中波动较大,这也可能提示月经不规律。此外,经量也是评估月经健康的重要方面。正常的经量通常为20至60毫升,过多(超过80毫升)或过少(少于5毫升)的经量都可能表明存在问题。经量的评估通常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使用的卫生用品数量,但如果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应及时就医咨询。女生们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和减压等。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也是及时发现和解决月经问题的重要途径。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生第一次性生活是不是都会流血
女生第一次性生活是否都会流血是一个常见但存在误解的问题。并非所有女性在第一次性生活时都会流血,流血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处女膜结构、性行为方式及个体差异等。处女膜破裂可能导致少量出血,但并非所有女性处女膜在初次性生活中都会破裂,且出血量因人而异。处女膜是位于阴道口的一层薄膜,其形状和厚度因个体差异而不同。部分女性处女膜弹性较好,可能在性生活中不发生破裂或仅轻微拉伸,因此不会出血。另一些女性处女膜较薄或开口较小,可能在初次性生活中破裂并伴有少量出血。此外,处女膜可能因运动、使用卫生棉条等原因在初次性生活前已部分或完全破裂,因此不会在性生活中出血。性行为方式也可能影响是否出血。充分的性前准备,如情感交流、身体放松及使用润滑剂,可减少阴道口及处女膜的损伤风险,从而降低出血可能性。若性行为过于粗暴或缺乏润滑,可能导致阴道黏膜或处女膜损伤,增加出血风险。个体差异在是否出血中起重要作用。部分女性可能因生理结构或激素水平影响,阴道黏膜较薄或较脆弱,容易在性生活中出现轻微出血。另一些女性可能因处女膜结构特殊或已自然退化,初次性生活时无明显出血。此外,心理紧张或恐惧可能导致阴道肌肉紧张,增加不适及出血风险。建议女性了解相关知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与误解。若出现轻微出血,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保持局部清洁即可。若出血量较多或伴有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生失眠了正常吗
女生失眠是否正常需依据失眠的持续时间、诱发因素来判断。如果是短期、由特定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失眠,通常属于正常情况;而长期反复、缺乏明显临时性诱因的失眠,则很可能是身体或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属于不正常情况。正常的失眠通常是由短期的、临时性的因素引起。比如,女生在面临重大考试、重要面试、工作上的紧急任务等生活事件时,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大脑持续兴奋,难以放松,从而出现失眠。这种因压力和焦虑导致的失眠,一般在压力源消失后,睡眠状况会逐渐恢复正常。还有在生理期,女生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波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情绪不稳定,进而引发失眠。但生理期结束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失眠症状往往也会随之缓解。若是长期、反复的失眠,且没有明显的临时性诱因,那就属于不正常情况。从心理层面看,女生若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失眠是常见的伴随症状。焦虑症患者常常过度担忧,大脑时刻处于警觉状态,难以入睡;抑郁症患者则由于情绪低落、心境恶劣,睡眠质量严重下降,早醒、多梦等问题频繁出现。从生理角度来说,一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加快、神经兴奋性增高,引发失眠。此外,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长期大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等,破坏了睡眠节律,也会导致长期失眠,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如果是偶尔的正常失眠,可尝试睡前放松身心,如泡热水澡、听舒缓音乐、进行简单的冥想等,帮助入睡。若是长期失眠,务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