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9健康

怎早期发现小儿孤独症?

  孤独症易误诊常被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豪豪小时候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特别惹人喜爱。但他却很少说话,与人沟通困难,不懂得危险。他不会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只会以哭闹的方式表达。除了睡觉以外,他整天跑上跑下,没有一刻安静……在他三岁时,我们就把他送到幼儿园,但他整天哭闹,不会说话,不合群,又乱跑,幼儿园最后劝我们退学。"

  这是网民"自在凉"在网上的讲述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十几年前,豪豪三四岁时,他们不断带他往各地大医院跑,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明确诊断,甚至曾怀疑孩子有听力障碍、智障。直到6岁多,才在当时的北京医科大学被确诊为"孤独症"。"近年来,全球儿童孤独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在我国孤独症误诊率还比较高,原因主要在于对孤独症缺乏认识,容易把孤独症误诊为听力障碍、智障、多动症等。"专家说,这使许多孤独症儿童错过了6岁以前的最佳治疗时机。

  不和人对视、语迟、冷漠及早察觉孩子的异常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发育性障碍,由于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和多基因遗传、病毒感染、轻微脑损伤、自身免疫、宫内缺、父母不和等精神因素有关),减少孤独症危害的最好办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早发现呢?

  专家说,儿童孤独症有三大核心症状,表现如下:

  1、社会交往障碍比如,孩子常常呼之不应,对父母缺乏依恋,对同伴缺乏兴趣等。

  2、语言交流障碍半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两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还有些孩子即使有语言,也不会和人正常交流,说话时不与人对视。比如,有些患儿说话像"鹦鹉学舌",大人说"问阿姨好",他也说"问阿姨好";有些则是重复语言,不停地说一句话。

  3、刻板重复行为或狭隘兴趣患儿兴趣狭窄,如迷恋轮子、圆形木棍等东西;他们还经常有一些刻板重复的动作,如啃手指头、不停地转圈等。

  如果孩子1岁以后不明原因不会说话,缺乏和母亲分离的焦虑、对逗弄缺少反应、常常独自躲在角落里玩车轮等单一没意义的游戏,家长最好带孩子找儿童心理行为的专家确诊。

  及早干预孤独症儿童也能正常生活

  儿童孤独症的最佳治疗期是3~6岁,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论如何治疗,其智力和行为只能停留在幼儿时期;但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终生残疾,连自理能力都没有。

  专家说,目前,除了国际上盛行的结构化教育和应用行为分析法,再加上感、听觉统合治疗等特殊训练方法外,家长要积极投入孩子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活动中去:

  1、想尽办法让孩子开口说话。

  孤独症儿童不会和人交流,他想要家长做什么事情,都是拉着家长上前指向这个东西,或通过哭闹、打滚,甚至自伤等行为去表达愿望和要求,从不开口说话。比如,孩子想喝水了,他会拉着家长到饮水机旁。如果不等开口就满足他,他会更封闭。所以,这时哪怕是一个"喝"字,家长也要等孩子说出口,再满足他。

  2、教孩子和他人互动。

  孤独症孩子想要别人什么东西时,常常用"抢"的方式,家长可以和他做一些"交换"互动,让他学会"等待"。比如,他想要什么东西马上就要得到,否则就哭闹、打滚。家长不要急着拉他,不妨漠视地离开,通常孤独症的孩子都会站起来跟着走了。家长一看他爬起来不哭,可以赶紧抱着他说:"妈妈喜欢不哭的孩子",下次他就不哭了。通过这种方式,帮他建立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

  "经过及时干预治疗,相当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小学、大学、正常工作。"专家提醒家长千万不能放弃孩子。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1-27 07:48: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16个月宝宝孤独症的表现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16个月宝宝孤独症的表现,主要包括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情绪不稳定等。 1、语言发育障碍 孤独症的宝宝在语言发育方面会出现明显的异常,通常不会与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也不会模仿别人的语言,而且会出现失语的情况,无法正常与人进行交流。 2、社会交往障碍 孤独症的宝宝会出现社会交往障碍,对别人的呼唤缺少反应,而且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不喜欢与他人进行互动。 3、兴趣狭窄 孤独症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兴趣狭窄的情况,对于正常的儿童玩具不感兴趣,而且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比如泥土、布块等。 4、行为刻板 孤独症的宝宝还会出现行为刻板的情况,行为比较刻板,而且会重复一些刻板的动作,比如玩手枪、转圈等。 5、情绪不稳定 孤独症的宝宝情绪不稳定,会出现持续性的情绪波动,而且容易出现激惹的情况,遇到事情容易出现愤怒的现象,而且情绪不稳定,有时候会出现过度激动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做好宝宝的防护和护理。饮食上建议家长注意保持宝宝的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宝宝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家长带着宝宝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