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眼眶急性红肿怎回事?

  眶周和眼蜂窝织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侵袭儿童,引起眼睑和眼周围皮肤的急性红肿(眶周蜂窝织炎)或眼睑周围皮肤和眼眶内容的急性红肿(眼眶蜂窝织炎)。

  眶周峰窝织炎发病(占两者总数的85%~90%)明显多于眼眶蜂窝织炎(10%~15%)。眶周蜂窝织炎一般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而眼眶蜂窝织炎在5岁以上多见。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眶周和眼眶蜂窝织炎可由外部感染病灶(例如外伤或昆虫叮咬),内部感染(例如鼻窦炎)或菌血症的传播引起。在普遍推广计划免疫以前,在未接受免疫的人群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继发于菌血症的最常见原因(约占80%),肺炎链球菌是占另20%的主要原因,注射了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以后,肺炎链球菌成了主要的病原体。外部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但这些细菌很少能从血中分离到。一般说来,眶周蜂窝织炎病人的病原菌分离阳性率≤33%。

  眶周和眼眶感染大多由筛窦或邻近皮肤直接蔓延而来。眼周围广泛分布的静脉网有利于感染的扩散。这些静脉无静脉瓣,使感染能向各个方向蔓延。局部炎症引起的静脉或淋巴管梗阻造成感染部位的远端肿胀。

  症状和体征

  眼睑红肿是眶周或眼眶蜂窝织炎的首要体征。单侧感染占90%以上,无论细菌培养结果如何,或为何种致病菌,其中发现有外伤或邻近局部感染者约为33%。75%病儿有发热,细菌性感染者最显著,约20%有鼻涕,20%有结膜炎。只有眶隔前受累时才有球结膜水肿,而眼肌麻痹,眼球突出,眼痛,视力下降则表明是眼眶病变。

  眼眶蜂窝织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中心视网膜动脉或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和由于眼内压增高引起局部缺血造成的视网膜损害。如果感染向颅内扩散,就会发生颅内并发症,包括硬膜外,硬膜下或脓肿海绵窦或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及细菌性脑膜炎

  诊断

  必须检查眼球的位置,眼球运动和视力。由于眼睑肿胀,检查眼球时常需要用开睑器,如有可能,最好请眼科专家会诊。表265-6概括了眶周蜂窝织炎和不同程度的眼眶病变的表现。眼球突出的方向可能提示感染部位,例如额窦扩张使眼球向下往外突出,筛窦扩张使眼球朝侧面向外突出。如果检查不能证实眼球突出,眼肌麻痹(通常有疼痛)或视力下降,则应考虑是否有局部皮肤感染灶。如果无局部损伤或感染的证据,应检查副鼻窦有无感染。

  在33%的病人中血细菌培养阳性,其他实验室检查用处不大。副鼻窦X线片对诊断1岁以上小儿的鼻窦炎有用,但不能鉴别隔前还是隔后受累。如果怀疑眼眶受累,最好作CT扫描以确定副鼻窦是否受到侵犯以及骨膜下是否突起和眶内是否有脓肿形成,并且CT扫描应在取标本培养和开始抗生素治疗后立即进行。

  眼睑红肿的鉴别诊断包括外伤,昆虫叮咬,过敏和肿瘤。其他炎性疾病(例如麦粒肿泪囊炎泪腺炎和结膜炎)一般根据部位和外观不难鉴别。

  治疗

  患眶周和眼眶蜂窝织炎的小儿应该住院并立即治疗。如果眼眶或副鼻窦需要外科引流,应尽早请眼科专家和耳鼻喉科专家会诊。有明显外部感染灶时,应取渗出物进行培养和革兰氏染色,并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进行抗生素治疗。若无明显外部感染灶,应进行血培养并开始按b型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感染进行抗生素治疗。对1岁以下无外部感染灶的小儿应施行腰椎穿刺。由于难以保证无外部感染灶,所以最好在获取脑脊液或血液培养标本后开始有效地针对b型流感嗜血杆菌以及革兰氏阳性需菌进行抗生素治疗(用头孢氨呋肟或头孢三嗪加萘夫西林或氯洁霉素及氯霉素加萘夫西林)。如果怀疑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在尚未取得培养结果之前,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单独使用(头孢三嗪)或联合使用氯霉素和萘夫西林。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1-21 07:48:00浏览12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征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三甲
吃的越少寿命越长,每天两顿饭更长寿吗
不存在“吃得越少寿命越长,每天两顿饭更长寿”的说法。但适当减少进食量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如减轻胃肠道负担等,但是要注意营养均衡摄入,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人体需要通过食物摄取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如果长时间不吃饭或者吃得过少,会导致身体无法摄入足够的能量,从而出现饥饿感和消瘦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引起低血糖症、营养不良等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寿命变长,只是会影响机体健康。此外,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时间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每天定时进食早餐、午餐和晚餐,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食物消化。但是长期只吃两顿饭并不能够达到延长寿命的效果,而且还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诱发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因此,建议患者平时不要盲目进行减肥,可以通过有氧运动的方式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燃烧,比如慢跑、游泳等,能够达到良好的瘦身效果。另外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也可以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类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并且也要做到荤素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
陈筱婷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微浸润肺腺癌最长寿命是多少
微浸润肺腺癌属于肺腺癌的早期阶段,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微浸润肺腺癌患者最长寿命一般可以达到5年以上。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病情的进展不同,所以具体的存活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微浸润肺腺癌属于肺腺癌的一种,是发生在肺部的恶性肿瘤,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微浸润肺腺癌的癌细胞并没有出现扩散和转移的情况,如果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遵医嘱进行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一般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患者的寿命一般可以达到5年以上。但如果患者没有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或者在治疗期间没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癌细胞扩散和转移的情况,此时患者的寿命可能会相对缩短,一般在5年以下。建议肺腺癌的患者及时到医院肿瘤科就诊,完善血常规检查、胸部CT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等,同时还需要配合放疗、化疗等方式辅助治疗,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