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疗斑秃小窍门

  专家指出,家长有意无意给孩子增添压力导致“斑秃”低龄化。

  “我的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居然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日前,一位母亲带着儿子来到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急切地对医生说。

  “最近,医院对青少年特别是儿童斑秃(俗称‘鬼剃头’)现象作了专门的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斑秃症患者已超过患者总数的一成以上,这表明斑秃这种以往困扰岁数较大人群的疾病正在向低龄化发展。”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卢浩锵透露。

  年龄越小病症越重

  卢主任介绍说,他们研究发现:儿童斑秃患者以学龄儿童多见,学龄前儿童中男孩发病率高;发病年龄越小的儿童,患重症斑秃(头发脱落40%以上)的危险性越大。在小于7岁的发病儿童中,男女发病比例为82,但在大于13岁的儿童中,女孩患者要占多数。

  “来医院看病的儿童中,很多人是因为家长要求过高,造成儿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从而诱发病症。”卢主任说,曾有一位母亲带着其上学前班的儿子来看病,孩子脱发已经很严重。当医生询问孩子日常情况时,孩子一直一言不发。后来趁着母亲临时走开,他才断断续续告诉医生,平时在家父亲每天都会规定他一定要记多少个字,记完了才能吃饭,要是记不住不光不能吃饭,还要挨鞭子,所以每当记字的时候他就会特别紧张,越紧张越记不住,常要挨父亲打。在这样的状况下,他的头发便一天比一天少。

  精神紧张诱发斑秃

  卢主任说,所谓斑秃又叫“圆秃”,以突然发生局限性斑状脱发为特征,一般头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斑状脱落,脱发部分头皮光滑无炎症,其边缘头发松动易于拔除。斑秃患者中约有5%-10%的病例,其秃发可逐渐或迅速发展,在几天至几个月内头发全部脱光而成全秃,少数严重患者可累及眉毛、胡须、腋毛等,甚至全身体毛均脱光而称“普秃”。

  现代医学对斑秃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大部分专家的观点认为:可能是因血管运动中枢功能紊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失调,引起患部毛细血管持久性收缩,毛乳头供血障碍,引起毛发营养不良所致。

  为何年龄越小反而病症越重?卢主任解释说,年龄越小的儿童心理承受能力越差,一旦外界压力超出他的承受范围,他的神经中枢很容易发生紊乱,导致脱发。

  放松心情善待斑秃

  “斑秃这种病急不得。”卢主任强调说,现在医学对斑秃的治愈率已经很高了,并且部分病者、尤其是年龄小的患者还可能自行痊愈。所以过分紧张对斑秃症患者来说非但没有好处,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症。对待患斑秃症的儿童,家长更应该持正确的心态,一方面要放下自身的心理包袱,相信现代医学;另一方面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帮助孩子进行治疗,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使孩子保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病症。

  治疗斑秃小窍门

  1、要学会控制情绪,保证饮食和睡眠质量,尽可能忘掉斑秃症,不管遇到何种事情,要拿得起放得下,做情绪的主人。

  2、受到不良刺激时,应换个角度看自己,尽快解脱出来,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宣泄一下,如向亲朋好友倾诉、外出游玩或听听音乐等。

  3、民间有些偏方,如用鲜生姜擦,效果也不错。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11-20 08:30:00浏览8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为什么说脚气是养生病
脚气并非所谓的养生病,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脚气医学上称为足癣,是一种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其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理性状态,而非养生的表现。足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等真菌引起,这些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当足部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如穿着不透气的鞋子、袜子,或足部多汗时,真菌就容易侵入皮肤,引发足癣。足癣通常表现为足部皮肤瘙痒、脱皮、出现水疱或糜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因为瘙痒而抓破皮肤,导致继发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在症状方面,足癣可细分为多种类型,如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足癣主要表现为足部出现小水疱,伴有瘙痒;间擦糜烂型则多见于足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剥脱后可见潮红糜烂面;鳞屑角化型则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甚至皲裂。不同类型的足癣症状各有特点,但均由真菌感染引起,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足癣的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和口服药物。局部用药方面,可以遵医嘱选择抗真菌药膏或喷剂,如酮康唑乳膏,直接涂抹在患处,以杀灭真菌并缓解症状。口服药物则适用于病情较重或局部用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常用的有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不透气的鞋子和袜子,以减少真菌的生长环境。针对足癣这一疾病,建议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足癣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足癣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养生茶有哪些
养生茶种类繁多,包括菊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陈皮茶、荷叶茶等。在选择养生茶时,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需求来决定。例如,体质偏寒的人应避免过多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寒性茶饮。1、菊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效,可用于缓解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合容易上火、用眼过度的人群。2、玫瑰花茶:玫瑰花富含挥发油、花青素等成分。其挥发油气味芬芳,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皱纹产生,保持皮肤弹性。3、金银花茶: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能帮助身体抵御病菌入侵。木犀草素苷也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4、陈皮茶: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等成分。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增强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橙皮苷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5、荷叶茶:荷叶含有荷叶碱、黄酮类等成分。荷叶碱能调节脂肪代谢,抑制脂肪吸收,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起到减肥瘦身的作用。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同时,饮用养生茶也应适量,不宜过量饮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养生不能仅仅依赖于养生茶,还应结合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